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不讓孩子做啃老族!寶貝的獨立性從小培養!

我們常聽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還窩在家裡, 茶來伸手, 飯來張口, 一切家務都由年邁的父母代勞。

在世界各地, 從尼泊爾到新幾內亞, 再到尼加拉瓜, 小孩子年紀輕輕就擔負責任是很正常的事。 他們往往有大人在一旁看顧(不像很多富裕的西方小孩受到忽視), 不過每天都有例常的家務事需要完成, 他們也做得很開心, 而且引以為豪。 當然他們還是有玩耍的時間。 從小開始做事, 讓這些文化裡的孩子順利成長, 輕鬆邁入成年生活。 別以為孩子袖手旁觀, 等著別人服侍, 未來長大自然就會打理生活。

我們能不能幫孩子為自給自足的成年生涯做好準備?當然可以, 其中一種方式, 就是交代事情給他們做。 你可以很早就開始訓練, 早在孩子兩歲大, 可以做點日常小事時就開始, 例如晚餐時幫忙擺餐具等等。

指派的內容可以逐月增加, 選擇經常與簡單的工作,

包括照顧自己和一些對家人有益的事。 四歲時就可以讓他們幫忙擺好碗筷, 把自己的碗盤拿到水槽放好。 等他們年紀愈來愈大, 就比較容易思考要給他們加上什麼新任務。 提醒他們, 留意他們有沒有做好, 不久就可以期待他們自動自發了。 給予讚美, 為他們感到驕傲, 但不要太誇張, 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只不過是他們該做的事而已。

如今很多人強調自尊、讚美、重視孩子和他們的努力有多重要。 更重要的是, 我們應該謹記, 真正的自尊源於貢獻一己之力。 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沒有貢獻, 孩子可能會以為自己是“小天才”, 過度自我膨脹。 等離開溺愛的父母, 踏進真實世界以後, 這樣自我膨脹的形象就會破滅。 這種不經意的漸進方法, 讓未來成長階段更加輕鬆。

從小開始幫忙做家事的青少年就不會抗拒應盡的職責, 因為那只不過是例行的任務罷了。 你的目標是讓孩子在十八歲時, 可以在家裡和父母分攤一樣多的事務。 每週至少為家人料理一餐, 並負責處理其他方面的家務。

和孩子分攤家務時, 多給他們一些他們喜歡做的, 但也包含一點他們比較不喜歡的事。 你的目標是切合實際, 就像成年生活一樣。

那功課怎麼辦呢?有考試壓力時, 可能需要做點調整。 但大致上, 讀書和功課都是他們的日常職責, 不該影響他們對家裡的貢獻。

切記, 你的目標是希望孩子可以學會生活上的基本技能:烹飪、打掃、洗衣、照顧寵物、理財、時間管理、協商與團隊精神。 等青少年離家時, 他們就有足夠的能力照顧自己, 或許他們還會為了躲避家事而早點搬出去獨立也說不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