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魏晉南北朝,5分鐘看懂南朝第一帝王劉裕的翻身之路

前幾天聊了聊五胡十六國, (喜歡的可以關注)今天說說東晉後的第一個割據政權劉宋的建立者劉裕。 話說魏晉時期, 算的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思想大爆發的時代。 其中不乏個性突出的文人墨客, 超然物外的竹林七賢。 這幫經常不上班, 整日喝酒, 彈琴, 作詩, 打鐵, 談論玄學, 與世無爭。 不僅讓位高權重之人羡慕。 也讓周圍這些屌絲直流口水。 但是東晉末年, 有一位逆襲牛人, 他不僅成為國家軍事統帥, 而且兩次北伐中原。 並結束了東晉王朝的統治, 建立了劉宋政權。

說起他的出身, 早年家境貧寒, 和劉邦的亭長, 朱元璋的和尚如出一轍。 據說他和劉皇叔(劉備)職業相同, 都從事手工編造行業。 名副其實的草根。 但是關於劉裕的身世, 比較正統說法是楚王劉交的21世孫。 還有說法是原本姓項後來改姓劉。 他不僅僅出身卑微, 而且還嗜賭成性。 經常借錢不還。

品行受到了眾人的鄙視。 有次, 他輸了三萬還不上了。 被債主困在了馬栓上。 從此他忍辱負重, 決定戒掉這一惡習。 當時農民起義不斷, 朝廷正招募軍隊, 劉裕走投無路, 已傾家蕩產, 只能去當兵。 魏晉時期, 門閥並立。 想要入仕當官都得是世家大族子弟, 像當兵立軍功這樣的苦差事也許是改變劉裕往上爬的唯一途徑。

入伍不久之後, 東晉淝水之戰名將劉牢之率領北府兵和五斗米道道士, 起義軍首領孫恩的軍隊作戰, 劉牢之派遣劉裕帶幾個人前去偵查敵情, 結果迎面撞上了農民軍部隊。 可謂出師不利。 劉牢之懷疑有變, 便派兒子前去查看情況, 只見劉裕追砍千人敵軍, 披堅執銳, 衝鋒陷陣, 猶如無人之境, 小宇宙爆發。

一戰成名, 劉裕被封為建武將軍也奠定了他從士兵到將軍的第一步。

元興元年, 東晉大將桓溫之子桓玄攻入東晉首都健康(南京), 砍死司馬元顯。 掌握了東晉的朝政大權。 劉裕韜光養晦, 順從桓玄。 追擊盧循(孫恩妹夫), 的農民軍殘部。 劉裕屢建軍功。 獲得了桓玄的信任和賞識。 但是桓玄皇后劉氏早已看出劉裕不是久居人下之人。 建議不如早點將他砍死。 但是桓玄不採納, 還想讓劉裕幫其平定中原。

次年十二月, 桓玄篡位登基。 登基後, 由於來位不正, 不得民心。 劉裕回京口後, 趁機聯合其他各路軍事統領密謀恢復東晉帝業。 元興三年, 劉裕以打獵為名, 聚集百餘人首先在京囗發難, 殺死桓修。 第二天城門一打開, 他的部將就順勢砍死了桓玄的親信,

控制了京口。 此次政變大快人心, 眾人紛紛推舉劉裕為盟主。 一日之內, 連失兩座軍事重鎮, 桓玄欲哭無淚逃到了荊楚。 當年六月, 劉裕砍死桓玄。 義軍擁護晉安帝復位。 鹹魚翻身的劉裕從一個草根不斷的積攢實力, 戰勝了高富帥恒玄。 劉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並且成為了軍隊的最高統帥, 掌握朝政大權。

當國內局勢平定, 就開始把眼光伸向北方的中原故土了。 劉裕知道那才是真正的站場, 只有了征服了中原大地, 自己才能獲得更多民眾的支持, 圖謀大業。 所以北伐被劉裕提上了議程。 當時東晉的北部主要對手是三個, 首先是鮮卑拓跋珪建立的北魏, 然後是鮮卑人慕容德建立的南燕, 最後是羌人姚萇建立的後秦。 (這幾個政權都寫過, 喜歡的可以關注去翻翻)。

南燕政權所掌控領土為今山東地區, 慕容德死後, 傳位於侄子慕容超。 可能由於離著淮北比較近。 在東晉內鬥的時, 鮮卑人慕容超正趁機蠶食東晉的淮北領土。 慕容超紙醉金迷嫌宮廷樂師不夠, 欲對東晉用兵掠取。並掠走2500余名樂師所以劉裕首先把目標對準了南燕。西元409年,劉裕開始了第一次北伐,1000多年後的“諾曼地登陸”將提前上演。晉軍從健康出發,經淮河到達山東南部地區,對南燕開始進攻。在晉軍和南燕之間,隔著一道天然的屏障叫大峴(沂山),山谷之間非常的狹小,僅能容下一輛車的寬度。當時,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堅守大峴,割掉自己的禾苗製造撤退的假像然後切斷晉軍糧道,利用地形的優勢對晉軍進行伏擊。可是

慕容超腦子短路,決定放劉裕進來再打。劉裕身邊的謀士也擔心南燕會堅壁清野,可是機智的劉裕早已看透了真相,他感覺鮮卑人的貪婪不會捨得割自己的禾苗,只會因小失大,等我們過了大峴窄小的峽谷,戰士們就會破釜沉舟,毫無退路和南燕決一死戰。一切都如神機妙算的劉裕所想,晉軍殺的南燕片甲不留。於是在次年410年,慕容超就被劉裕俘虜,帶到南京受降,並被砍死。南燕滅亡。劉裕本來打算進一步經略中原,不料後方出了大問題,盧循、徐道覆從嶺南北上,企圖乘虛襲取建康。朝廷立即召劉裕回師,並一舉殲滅盧循的部隊。

西元416年,劉裕開始了第二次北伐,目標是姚氏建立的後秦,此時後秦正割據陝西關中一帶,姚興死後,後秦政權內亂不止,跌宕起伏。先是姚宣叛亂,接著姚懿叛亂,再接著是姚恢在417年正月進攻長安。此時正值姚泓統治時期,後秦內亂自顧不暇。劉裕令劉穆之留守南京,派遣王鎮惡,檀濟道為先鋒進攻河南。而此時的後秦也要分兵對抗胡夏赫連勃勃的干擾。晉軍所向披靡,收復了淪陷百年的洛陽。正當劉裕準備挺進關中時,負責抵禦胡夏的姚恢突然調轉槍口,姚泓立即召集人馬抵抗,雖然姚恢失敗,但是後秦實力進一步瓦解。

劉裕準備借道北魏進入黃河,沿黃河向西北進發。417年三月,與王鎮惡合兵進攻潼關。可北魏拓跋嗣是姚泓的妹夫,在西平公主再三哀求直下,拓跋嗣派遣重兵保衛黃河,但是謀臣崔浩認為沒必要打劉裕,派遣部隊堵住他歸路即可,等到劉裕和姚泓兩敗俱傷,咱們豈不是漁翁得利。可惜拓跋嗣不聽勸,還是重兵壓陣和劉裕死磕。劉裕採用了自創的“卻月陣”把北魏打的大敗而歸。王鎮惡率領水軍逆流黃河而上,大敗秦軍,姚泓投降,後秦滅亡。

不久之後,剛才說的留守南京的劉穆之去世,總管大人去世,老家無人看守,劉裕只好帶兵回家。當時僅留下次子劉義真和王鎮惡留守長安。回到南京後,憑藉著北伐的軍功,劉裕於420年篡位稱帝,國號“宋”。兩年後劉裕病逝。諡號為宋武宗。

700年後,南宋詞人辛棄疾用“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來評價劉裕的北伐。王夫之也這樣說劉裕“為功於天下,烈於曹操,而其植人才以贊成其大計,不如操元矣”。劉裕在位期間對內滅孫恩農民起義,消滅桓玄篡權。對外北伐南燕,滅後秦。在執政期間,也有效抑制了世家大族的土地兼併,任人唯賢,開闢了草根上升的管道。但是後期也是胡亂猜忌,亂殺無辜,將東晉司馬氏斬草除根。最終劉宋存在60年滅亡。劉宋也成為南朝第一個政權。

欲對東晉用兵掠取。並掠走2500余名樂師所以劉裕首先把目標對準了南燕。西元409年,劉裕開始了第一次北伐,1000多年後的“諾曼地登陸”將提前上演。晉軍從健康出發,經淮河到達山東南部地區,對南燕開始進攻。在晉軍和南燕之間,隔著一道天然的屏障叫大峴(沂山),山谷之間非常的狹小,僅能容下一輛車的寬度。當時,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堅守大峴,割掉自己的禾苗製造撤退的假像然後切斷晉軍糧道,利用地形的優勢對晉軍進行伏擊。可是

慕容超腦子短路,決定放劉裕進來再打。劉裕身邊的謀士也擔心南燕會堅壁清野,可是機智的劉裕早已看透了真相,他感覺鮮卑人的貪婪不會捨得割自己的禾苗,只會因小失大,等我們過了大峴窄小的峽谷,戰士們就會破釜沉舟,毫無退路和南燕決一死戰。一切都如神機妙算的劉裕所想,晉軍殺的南燕片甲不留。於是在次年410年,慕容超就被劉裕俘虜,帶到南京受降,並被砍死。南燕滅亡。劉裕本來打算進一步經略中原,不料後方出了大問題,盧循、徐道覆從嶺南北上,企圖乘虛襲取建康。朝廷立即召劉裕回師,並一舉殲滅盧循的部隊。

西元416年,劉裕開始了第二次北伐,目標是姚氏建立的後秦,此時後秦正割據陝西關中一帶,姚興死後,後秦政權內亂不止,跌宕起伏。先是姚宣叛亂,接著姚懿叛亂,再接著是姚恢在417年正月進攻長安。此時正值姚泓統治時期,後秦內亂自顧不暇。劉裕令劉穆之留守南京,派遣王鎮惡,檀濟道為先鋒進攻河南。而此時的後秦也要分兵對抗胡夏赫連勃勃的干擾。晉軍所向披靡,收復了淪陷百年的洛陽。正當劉裕準備挺進關中時,負責抵禦胡夏的姚恢突然調轉槍口,姚泓立即召集人馬抵抗,雖然姚恢失敗,但是後秦實力進一步瓦解。

劉裕準備借道北魏進入黃河,沿黃河向西北進發。417年三月,與王鎮惡合兵進攻潼關。可北魏拓跋嗣是姚泓的妹夫,在西平公主再三哀求直下,拓跋嗣派遣重兵保衛黃河,但是謀臣崔浩認為沒必要打劉裕,派遣部隊堵住他歸路即可,等到劉裕和姚泓兩敗俱傷,咱們豈不是漁翁得利。可惜拓跋嗣不聽勸,還是重兵壓陣和劉裕死磕。劉裕採用了自創的“卻月陣”把北魏打的大敗而歸。王鎮惡率領水軍逆流黃河而上,大敗秦軍,姚泓投降,後秦滅亡。

不久之後,剛才說的留守南京的劉穆之去世,總管大人去世,老家無人看守,劉裕只好帶兵回家。當時僅留下次子劉義真和王鎮惡留守長安。回到南京後,憑藉著北伐的軍功,劉裕於420年篡位稱帝,國號“宋”。兩年後劉裕病逝。諡號為宋武宗。

700年後,南宋詞人辛棄疾用“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來評價劉裕的北伐。王夫之也這樣說劉裕“為功於天下,烈於曹操,而其植人才以贊成其大計,不如操元矣”。劉裕在位期間對內滅孫恩農民起義,消滅桓玄篡權。對外北伐南燕,滅後秦。在執政期間,也有效抑制了世家大族的土地兼併,任人唯賢,開闢了草根上升的管道。但是後期也是胡亂猜忌,亂殺無辜,將東晉司馬氏斬草除根。最終劉宋存在60年滅亡。劉宋也成為南朝第一個政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