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共用汽車強勢進入租車市場,打破了租車行業固有的格局

“手機下單-取車-用車-還車”這種模式並不陌生, 這種出行方式也成為很多一二線城市居民出行的新選擇。 你可以叫它“共用汽車”, 也可以叫它“分時租賃”。 它們打著“方便、費用低”的大旗迅速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杭州等十余個大中城市走紅。

隨著共用經濟出現, 共用汽車以分時租賃的方式強勢進入租車市場, 成為租車行業的破局者。 雖然共用汽車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但不可忽視的是, 共用汽車實際上發展相對緩慢。 相比火爆的共用單車, 共用汽車的重資產特性讓其難以實現規模化,

即使很多共用汽車品牌背後有傳統車企作為後盾。 不過充電樁、停車位等配套資源的不足, 極大制約了共用汽車的發展。

發展共用汽車好處多多, 羅蘭貝格發佈的《2018年中國汽車共用出行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描繪了行業發展的廣闊前景:中國汽車共用用戶直接需求將由2015年的每天816萬次,

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每天3700萬次;市場容量也將有望由每年660億元增長至3800億元, 潛在需求帶來的潛在市場容量更有望達到1.8萬億元……

現在共用汽車的興起, 對於我們來說是好事, 不僅方便我們的出行, 而且低碳環保,

租用方式也比較簡單, 沒有租賃公司那麼複雜, 但車型上, 租賃公司就有優勢, 可以提供不同類型, 不同級別的汽車, 滿足了更多是的租車者的需求。 我們在出行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類型的租車方式。

共用汽車發展需要政府、城市、社會、行業等各方合力推,
正因此, 共用汽車需“想”好了再出發, 各方都應為共用汽車發展多想辦法, 尤其是共用汽車運營企業, 事前多做準備, 而後再付諸行動, 總比匆忙上陣、乃至盲目跟風要從容。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發展共用汽車企業要多想而後行, 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否則, 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