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養生進補不能亂補,服補藥有妙招

在臨床中我的病人經常會問我:“張大夫, 像我身體這個情況, 我吃點什麼補補啊?家裡有西洋參、鹿茸、冬蟲夏草、阿膠等等。 ”

現代人都有這個觀念,

總想吃點補藥, 中藥治病就是以以“偏”治“偏”, 出現疾病了就是身體不平衡, 一方出現偏盛或者偏衰, 治療就是用藥物來治療這種偏。 如身體怕冷, 就用點熱藥, 來補充熱;反之, 如果身體偏熱, 就用點涼藥。 如果你身體沒有出現不平衡, 而你非要吃一些補藥就會人為的造成“偏”。

一個患者的親屬去東北給他帶了點人參和鹿茸, 都知道這是好東西啊, 就送給患者吃了, 沒想到第二天就出現口幹喉嚨疼, 甚至鼻子竄血, 再嚴重者頭痛、血壓升高、失眠。 這種就是“偏”造成的疾病。

由此可見, 服用補品養生也是很講究的, 進補不當就會適得其反。 進補的原則應該是“讓藥湊人”, 而不是那種補品熱銷就去吃。 或者是大家說好的, 我也來試試去吃, 這就成了讓“人去湊藥”!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 身體各種機能都在逐漸的衰退, 我們通過藥物來糾正這種衰老的速度, 或者是緩解因衰老而引起的不適, 我們通過藥物來治療, 通過藥物或食物治療達到壽而康的目的。

進補的原則:肚脹不能補

如果肚脹說明你的消化吸收不好, 連吃飯都感覺到肚脹, 這是明顯的消化吸收不了的情況, 更不要說吃補藥了。 如果這個時間吃補藥, 不但起不到滋補的作用還會有害。

比如容易疲勞乏力、氣短, 容易引起過敏,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病, 易感冒, 或者面色萎黃、氣血不足, 這時可以用點補肺氣的藥。 這裡我給大家說個氣血雙補的方子:黃芪、大棗泡茶飲, 只要肚子不脹就可以服用, 剛開始服用時, 先小劑量的服用, 一次可捏個5-6片, 用開水沖泡, 當茶飲。 喝了十天半月不上火, 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就再增加幾片, 泡個十幾片, 如此遞增。 在服用期間如果上火了就減量或者停服, 等不上火了繼續服用。

服用補藥時, 切記急功見效, 要長期堅持服用, 只要沒有副作用就堅持, 日積月累, 就會從量變到質變, 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而言之, 不管用什麼養生方法或者滋補藥品,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