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獨霸法蘭西天空50年!達索三角翼傳奇

本圖集我們將詳解達索公司的經典戰機發展史。

首先從“暴風”說起(另譯 “暴風雨”)戰鬥機, 這是二戰後重建的達索公司的第一種噴氣式戰機,

因法國當時沒有國產發動機, 選用了英國發動機。 儘管這種形似美軍F-84的戰機只生產了350架, 但卻在多場實戰中取得了不俗戰果, 特別是為以色列引進法制戰機開了個好頭。

圖中展示了法國空軍“暴風”戰機採用的各種塗裝。

MD.452 神秘II是達索在“暴風”基礎上改進的一種戰鬥轟炸機(採用了後掠角為30度的後掠主翼, 垂尾也進行了優化設計), 該型機是第一種飛行速度突破1馬赫的法國飛機(1951年10月, 利用俯衝飛行時突破), 是法國航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神秘”IV是達索於20世紀50年代推出的一種基於神秘II改進的戰鬥轟炸機, 該型機也是法國空軍批量裝備的第一種跨音速戰機。

圖為“神秘”IV戰機的各種塗裝側繪圖,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有以色列空軍和印度空軍所採用的塗裝。

“超神秘”是法國空軍裝備的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超音速戰鬥機(以平飛狀態超音速飛行), 同時也是西歐第一種批量裝備服役的超音速戰機。

在開始講述幻影系列的傳奇之前, 必須提下這架代號“神秘-三角”550的原型機, 於1955年6月首飛,這是所有幻影三角翼戰機的“始祖”。

幻影III是開啟“幻影”系列三角翼戰機傳奇的首位“功臣”,該型機是歐洲第一種批量裝備部隊的2馬赫超音速戰機,參加過包括六日戰爭在內的多場局部戰爭,戰功卓著。由於性能優秀,至今仍在多個國家的空軍中服役。

儘管在與英軍鷂式戰機的空戰中損失慘重,但阿根廷空軍的幻影III戰機在馬島海戰中,針對英軍艦隊的空襲中表現突出,特別是阿軍飛行員高超的超低空突防能力,著實令英軍汗顏。 圖為阿軍幻影III轟炸英軍驅逐艦的油畫,小圖為阿軍幻影III從英軍艦隊中高速低空掠過照片。

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掘幻影III的改進潛力,達索也嘗試過多種改進方案,代號“米蘭”(Milan,一種鷹的統稱)的試驗機就是其中之一,其在機頭首次採用了可收放式小鴨翼設計,雖然可改善短距起降能力,但效果並不理想,而且會影響飛行員的視野。

提到幻影III,就不得不介紹下它著名的“表親” ,以色列“幼獅” 戰機,該型機是以色列基於摩薩德特工從瑞士盜取的幻影III圖紙,以及借鑒米蘭試驗機基礎上所改進而來的,可謂是結合了兩者所長(特別是將鴨翼移至進氣道兩側的設計)。由於性能優秀,甚至連美海軍都曾租借過一些作為假想敵機使用(見小圖)。

除了米蘭試驗機外,達索還於1965年在幻影III基礎上研發過一種代號為幻影IIIV的垂直起降試驗戰機,其上除一台作為主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外,還加裝了8台羅羅公司的升力渦噴發動機用於垂直起降。除具備垂直起降功能外,該機仍保留了2馬赫的超音速飛行能力。

幻影IV戰略轟炸機作為幻影系列中尺寸最大的機型,也顯示出了幻影戰機的另一條獨特的發展路線。在幻影2000N服役前,該型機在冷戰時期是法國的空基核力量支柱。即使在去除核能力後,幻影IV也是一種優秀的遠端偵察機(配圖為使用火箭助推短距起飛的壯觀場面)。

從這張十分珍貴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幻影IV與此前達索戰機的鮮明差距;圖中由遠至近依次為暴風、神秘IV、超神秘、軍旗IV艦載戰機、幻影III、幻影III改進型。

有人曾稱幻影F1為幻影系列的 “離經叛道者” ,因其是幻影系列中唯一一種未採用三角翼佈局的戰機,但其用出眾的實戰表現證明了,即使改用常規氣動佈局,達索依舊能研發出性能優秀的戰機。

頗有戲劇性的是,儘管不是三角翼戰機,但幻影F1系列的實戰經驗卻是“幻影”家族中最豐富的,幾乎參加過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所有局部衝突,圖為2013年,法空軍幻影F1C在東歐上空攔截俄軍蘇27戰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直接對比兩機尺寸的機會。

儘管法國空軍的幻影F1C已於2014年從全部退役,但該機的故事並未終結,目前該型機仍在多國空軍中服役。

儘管在幻影F1上進行的大膽嘗試取得了成功,但三角翼佈局畢竟是達索最為拿手的,在搭載了當時最新的電傳飛控系統後,幻影2000用實戰證明了,其作為西方三代戰機佼佼者的地位。

幻影2000作為法空軍的主力機型,參加了自海灣戰爭以來的多場局部衝突,繼續將達索的三角翼傳奇推向了一個更高的階段。圖為法軍幻影2000在2013年馬來維和行動中進行空中加油,小圖為1996年,希臘幻影2000擊落土耳其F-16的HUD畫面。

圖為幻影2000與幻影F1在查德上空編隊飛行資料圖。

實際在幻影2000問世後,達索還於1979年嘗試過在其基礎上研發一種放大版的雙發重型戰機,即幻影4000,但由於未爭取到外購訂單,後來終止了研發, 但為後來陣風戰機的研發積累了相關經驗。

圖為幻影4000(編隊最後方) 與幻影2000的編隊飛行,可見兩者尺寸的差距之大。

“超軍旗”雖然借鑒了“軍旗”IV的設計,但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為恰當,各項性能指標雖不算突出,但卻是一種綜合性能很強的艦載戰機。1982年馬島海戰中,阿軍超軍旗用飛魚導彈擊沉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已成為了現代戰史上的經典戰例。即使步入暮年,超軍旗目前仍堅持奮與後輩“陣風”一同打擊IS目標,後於2016年3月最後一次出擊後,光榮退役。

圖為掛載ASMP防區外核巡航導彈的“超軍旗”戰機準備彈射起飛資料圖。

作為法國海、空軍的“當家花旦” ,“陣風”是今日達索戰機的最佳名片,儘管在隱身性能上不及F-22等四代機,但其出眾的多用途性能毫不遜色於四代機。儘管服役時間不長,但“陣風”的實戰記錄可排在三代半戰機中的前列。

圖為“陣風”的全外掛武器示意圖,從米卡空對空導彈、AASM“鐵錘”模組化空對地導彈到風暴之影防區外巡航導彈,再到夥伴加油吊艙,豐富的掛載搭配凸顯出了“陣風”優秀的多用途作戰性能。

從阿富汗、非洲、再到中東,近年來每當法國需要展示武力時,“陣風”幾乎都是作為先鋒參戰,例如2011年空襲利比亞時,就是“陣風”打響了開戰的第一槍。圖為2011年3月,“陣風”M與幻影2000編隊飛行,準備空襲利比亞境內的政府軍目標。

圖為2012年10月,為紀念諾曼第-涅曼團成立70周年,“陣風”首次換上了 紅星塗裝,與俄軍的雅克螺旋槳戰機編隊飛行。

圖為2014年12月,正在執行空襲IS極端武裝目標任務的法軍陣風戰機。

圖為2017年6月,北約“大西洋三叉戟”聯合軍演期間,法空軍“陣風”戰機與美軍F-22隱身戰機編隊飛行。

如果說“陣風”是今日達索的最佳名片,那麼“神經元”就代表了達索的未來發展趨勢。隨著近年來無人戰機的異軍突起,達索也不甘落後,積極參與了歐洲的“神經元”無人戰機計畫,力求在技術上不輸給美國的X-47B等隱身無人戰機。

在2014年,達索公佈的最新宣傳片中,首次出現了神經元無人戰機與陣風戰機和“隼”7X公務機編隊飛行的場面。在無人戰機與多架有人機編隊飛行方面,達索走在了世界前列,用行動再次顯示了其“不走尋常路” 的獨特風格。

在剛剛閉幕的2017年巴黎航展上,達索展示了“神經元”無人機與“陣風”有人戰機的最新聯合作戰概念視頻,大圖為“神經元”無人戰機編隊,小圖為“陣風”有人機編隊,其中最危險的壓制敵方防空系統作戰均交由無人戰機完成,“陣風”只擔任後方指揮任務,展示了空軍未來聯合作戰的發展趨勢。達索在未來還能創造出怎樣的成就,我們將拭目以待。

最後附贈大家幾張福利圖,法空軍的“名片”法蘭西巡邏兵所使用的“阿爾法”噴氣教練機實際也是達索公司的作品。

難得一見的幻影2000、陣風和阿爾法噴氣與螺旋槳運動機編隊飛行的圖片。

圖為“陣風”M有人戰機與“神經元”無人戰機編隊從“戴高樂”號核航母上空飛過。

於1955年6月首飛,這是所有幻影三角翼戰機的“始祖”。

幻影III是開啟“幻影”系列三角翼戰機傳奇的首位“功臣”,該型機是歐洲第一種批量裝備部隊的2馬赫超音速戰機,參加過包括六日戰爭在內的多場局部戰爭,戰功卓著。由於性能優秀,至今仍在多個國家的空軍中服役。

儘管在與英軍鷂式戰機的空戰中損失慘重,但阿根廷空軍的幻影III戰機在馬島海戰中,針對英軍艦隊的空襲中表現突出,特別是阿軍飛行員高超的超低空突防能力,著實令英軍汗顏。 圖為阿軍幻影III轟炸英軍驅逐艦的油畫,小圖為阿軍幻影III從英軍艦隊中高速低空掠過照片。

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掘幻影III的改進潛力,達索也嘗試過多種改進方案,代號“米蘭”(Milan,一種鷹的統稱)的試驗機就是其中之一,其在機頭首次採用了可收放式小鴨翼設計,雖然可改善短距起降能力,但效果並不理想,而且會影響飛行員的視野。

提到幻影III,就不得不介紹下它著名的“表親” ,以色列“幼獅” 戰機,該型機是以色列基於摩薩德特工從瑞士盜取的幻影III圖紙,以及借鑒米蘭試驗機基礎上所改進而來的,可謂是結合了兩者所長(特別是將鴨翼移至進氣道兩側的設計)。由於性能優秀,甚至連美海軍都曾租借過一些作為假想敵機使用(見小圖)。

除了米蘭試驗機外,達索還於1965年在幻影III基礎上研發過一種代號為幻影IIIV的垂直起降試驗戰機,其上除一台作為主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外,還加裝了8台羅羅公司的升力渦噴發動機用於垂直起降。除具備垂直起降功能外,該機仍保留了2馬赫的超音速飛行能力。

幻影IV戰略轟炸機作為幻影系列中尺寸最大的機型,也顯示出了幻影戰機的另一條獨特的發展路線。在幻影2000N服役前,該型機在冷戰時期是法國的空基核力量支柱。即使在去除核能力後,幻影IV也是一種優秀的遠端偵察機(配圖為使用火箭助推短距起飛的壯觀場面)。

從這張十分珍貴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幻影IV與此前達索戰機的鮮明差距;圖中由遠至近依次為暴風、神秘IV、超神秘、軍旗IV艦載戰機、幻影III、幻影III改進型。

有人曾稱幻影F1為幻影系列的 “離經叛道者” ,因其是幻影系列中唯一一種未採用三角翼佈局的戰機,但其用出眾的實戰表現證明了,即使改用常規氣動佈局,達索依舊能研發出性能優秀的戰機。

頗有戲劇性的是,儘管不是三角翼戰機,但幻影F1系列的實戰經驗卻是“幻影”家族中最豐富的,幾乎參加過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所有局部衝突,圖為2013年,法空軍幻影F1C在東歐上空攔截俄軍蘇27戰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直接對比兩機尺寸的機會。

儘管法國空軍的幻影F1C已於2014年從全部退役,但該機的故事並未終結,目前該型機仍在多國空軍中服役。

儘管在幻影F1上進行的大膽嘗試取得了成功,但三角翼佈局畢竟是達索最為拿手的,在搭載了當時最新的電傳飛控系統後,幻影2000用實戰證明了,其作為西方三代戰機佼佼者的地位。

幻影2000作為法空軍的主力機型,參加了自海灣戰爭以來的多場局部衝突,繼續將達索的三角翼傳奇推向了一個更高的階段。圖為法軍幻影2000在2013年馬來維和行動中進行空中加油,小圖為1996年,希臘幻影2000擊落土耳其F-16的HUD畫面。

圖為幻影2000與幻影F1在查德上空編隊飛行資料圖。

實際在幻影2000問世後,達索還於1979年嘗試過在其基礎上研發一種放大版的雙發重型戰機,即幻影4000,但由於未爭取到外購訂單,後來終止了研發, 但為後來陣風戰機的研發積累了相關經驗。

圖為幻影4000(編隊最後方) 與幻影2000的編隊飛行,可見兩者尺寸的差距之大。

“超軍旗”雖然借鑒了“軍旗”IV的設計,但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為恰當,各項性能指標雖不算突出,但卻是一種綜合性能很強的艦載戰機。1982年馬島海戰中,阿軍超軍旗用飛魚導彈擊沉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已成為了現代戰史上的經典戰例。即使步入暮年,超軍旗目前仍堅持奮與後輩“陣風”一同打擊IS目標,後於2016年3月最後一次出擊後,光榮退役。

圖為掛載ASMP防區外核巡航導彈的“超軍旗”戰機準備彈射起飛資料圖。

作為法國海、空軍的“當家花旦” ,“陣風”是今日達索戰機的最佳名片,儘管在隱身性能上不及F-22等四代機,但其出眾的多用途性能毫不遜色於四代機。儘管服役時間不長,但“陣風”的實戰記錄可排在三代半戰機中的前列。

圖為“陣風”的全外掛武器示意圖,從米卡空對空導彈、AASM“鐵錘”模組化空對地導彈到風暴之影防區外巡航導彈,再到夥伴加油吊艙,豐富的掛載搭配凸顯出了“陣風”優秀的多用途作戰性能。

從阿富汗、非洲、再到中東,近年來每當法國需要展示武力時,“陣風”幾乎都是作為先鋒參戰,例如2011年空襲利比亞時,就是“陣風”打響了開戰的第一槍。圖為2011年3月,“陣風”M與幻影2000編隊飛行,準備空襲利比亞境內的政府軍目標。

圖為2012年10月,為紀念諾曼第-涅曼團成立70周年,“陣風”首次換上了 紅星塗裝,與俄軍的雅克螺旋槳戰機編隊飛行。

圖為2014年12月,正在執行空襲IS極端武裝目標任務的法軍陣風戰機。

圖為2017年6月,北約“大西洋三叉戟”聯合軍演期間,法空軍“陣風”戰機與美軍F-22隱身戰機編隊飛行。

如果說“陣風”是今日達索的最佳名片,那麼“神經元”就代表了達索的未來發展趨勢。隨著近年來無人戰機的異軍突起,達索也不甘落後,積極參與了歐洲的“神經元”無人戰機計畫,力求在技術上不輸給美國的X-47B等隱身無人戰機。

在2014年,達索公佈的最新宣傳片中,首次出現了神經元無人戰機與陣風戰機和“隼”7X公務機編隊飛行的場面。在無人戰機與多架有人機編隊飛行方面,達索走在了世界前列,用行動再次顯示了其“不走尋常路” 的獨特風格。

在剛剛閉幕的2017年巴黎航展上,達索展示了“神經元”無人機與“陣風”有人戰機的最新聯合作戰概念視頻,大圖為“神經元”無人戰機編隊,小圖為“陣風”有人機編隊,其中最危險的壓制敵方防空系統作戰均交由無人戰機完成,“陣風”只擔任後方指揮任務,展示了空軍未來聯合作戰的發展趨勢。達索在未來還能創造出怎樣的成就,我們將拭目以待。

最後附贈大家幾張福利圖,法空軍的“名片”法蘭西巡邏兵所使用的“阿爾法”噴氣教練機實際也是達索公司的作品。

難得一見的幻影2000、陣風和阿爾法噴氣與螺旋槳運動機編隊飛行的圖片。

圖為“陣風”M有人戰機與“神經元”無人戰機編隊從“戴高樂”號核航母上空飛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