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于右任批評西醫偏激:廢中醫就像是洋教徒要消滅和尚、道士一樣

作者:金滿樓

1929年2月, 南京政府衛生部突然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障礙案》等四個提案, 企圖以行政的方式“廢止中醫”, 為西醫強行開闢道路與市場。

消息傳開後, 猶如一顆火星濺入油鍋, 頓時醫界鼎沸, 社會震動, 輿論一片譁然。

令西醫派沒想到的是, 中醫界的反應極為迅速有力。

在上海著名中醫丁仲英、謝利恒的領導下, 年輕的中醫張贊臣、陳存仁利用其開辦的《醫界春秋》雜誌及《康健報》發行網路向中醫界發出召開全國聯合抗議大會的呼籲, 並很快得到各地中醫組織的積極回應。

半個月後,

全國各地中醫代表兩百余人齊聚上海, 並於3月17日在上海總商會召開抗爭大會。

當日, 全上海三千中醫停診, 九百家藥店停業, 中醫學校及藥業代表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會上, 各地代表群情激奮, 有的甚至聲淚俱下, 因為北洋時期的中西醫爭論還僅限於打嘴仗,

但這次卻要來真格的;

而一旦提案通過, 那中醫、中藥產業及其相關從業者就面臨著失業的危險。

餘雲岫之前提出“廢醫存藥”, 以此分化中醫、中藥界, 但後者很快識破了其伎倆。

如上海中醫學會會員陸士諤指出的, “國醫國藥之關係有若唇齒, 國醫今日亡, 國藥即今日亡”, 如禁止中醫, 誰還會光顧全國數十萬家中藥店呢?西醫能夠開中藥處方嗎?

有意思的是, 這次的中醫抗爭大會非但得到中藥業界的全力支援, 其他商會組織如上海總商會、全國商業聯合會、國貨維持會等也都表示支持。

對此, 輿論也極為關注, 中西醫界各派出文筆甚佳的代表在報紙上大打筆仗, 雙方劍拔弩張, 直面對峙, 爭論陷入白熱化。

在西醫派的威脅下,

一向單打獨鬥的中醫界和中藥界也聯合起來, 並創立了統一的組織“全國醫藥團體總聯合會”。

3月20日, 聯合會在抗爭大會閉幕後決議將“3月17日”定為“國醫節”, 並推出5名代表前往南京請願, 由此走出了抗爭的實質性一步。

請願團到達南京時, 正值國民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党國政要聚集一堂, 這為請願團開展活動提供了極大便利。

按之前策略, 請願團決定重點拜訪國民政府五院院長(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和中央黨部, 對於西醫派盤踞的衛生部反而暫時擱置不理。

請願團最先拜謁的是行政院院長譚延闓。

據團員陳存仁回憶, 他們還沒開口, 譚院長就說:“中醫決不能廢止。 我做一天行政院院長, 非但不廢止, 還要加以提倡”。

說完, 譚還當場伸出手腕, 請團長謝利恒為他診脈處方。

次日, 各大報紙便將這張方子登了出來, 對中醫派大造聲勢起了很大的作用。

訪問監察院院長于右任就更簡單了, 因為于一向贊成中醫, 其在接見中醫代表團時說:

“我一生都看中醫吃中藥, 在我們陝西, 全省只有一間教會辦的西醫院, 一共只有三個西醫生, 絕大多數老百姓有病都是靠中醫治理。

所以, 中醫對國人的健康保障有很大的貢獻, 現在西醫褚民誼等當政, 想把中醫消滅, 這等於洋教徒想消滅全國的和尚、道士一樣, 那怎麼可以呢?”

不僅如此,于右任還提議:“中醫該另外設一個機關來管理,要是由西醫組織的衛生部來管,就等於由牧師神父來管和尚一樣。”

請願團到立法院請願時,院長胡漢民因為有病休息,由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焦易堂出面接待。

焦本人傾心于中醫和國粹,其表示請願團盡可放寬心,因為“這件事首先要立法院制定法律,三讀通過才能實行,衛生部不能獨斷專行”。

請願團到林森家(後來的國民政府主席)拜訪時,後者當場表態:

“這件事荒謬得很,都是衛生部幾個西醫和褚民誼攪出來的,相信全國人民都會反對,國民政府奠都南京之後,第一件引起全國反對的大案件,就是你們這件事情”。

說罷,林森又請陪同來訪的南京名醫陸仲安診脈。原來,林森患有氣喘病,一向請陸仲安看病。

之後,請願團又拜訪了葉楚傖、李石曾、張靜江等人,並取得這些党國要人的支持。

西醫派本以為控制了衛生部便可隻手遮天,但在中醫派的抗爭下,才發現他們依靠的汪精衛、褚民誼等人在國民黨高層實際上處於孤立狀態。

就連地方上的巨頭,如馮玉祥與閻錫山也都致電中央力挺中醫,尤其是一向傳統的閻錫山,更是態度堅決。

3月24日,蔣介石親自接見請願團,時間雖然只有五分鐘,卻是一錘定音。蔣表示,“對中醫中藥絕對支持”,其在接見結束時還透露,關於提案的批諭將從速發佈。

請願團節節勝利之時,衛生部長薛篤弼被弄得極其被動,因為他原是馮玉祥部下,受後者推薦就任部長一職,誰知剛上任就遇到這麻煩事。

更讓他著急的是,中醫請願團遍訪党國要人卻把他晾在一邊,而馮玉祥也來電責問,更讓他左右為難。

最後,薛篤弼也只好放下身架,親自接見了請願代表並當場承諾:該提案雖獲通過,但暫不執行;改稱中醫為國醫;同意成立“中醫學社”。

數日後,蔣介石的批諭下來,衛生部的幾項提案全部撤銷,只交立法院作參考。至此,這次的中西醫之爭暫告一段落。

節選自金滿樓:《民國原來是這樣》,現代出版社2010年版。

那怎麼可以呢?”

不僅如此,于右任還提議:“中醫該另外設一個機關來管理,要是由西醫組織的衛生部來管,就等於由牧師神父來管和尚一樣。”

請願團到立法院請願時,院長胡漢民因為有病休息,由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焦易堂出面接待。

焦本人傾心于中醫和國粹,其表示請願團盡可放寬心,因為“這件事首先要立法院制定法律,三讀通過才能實行,衛生部不能獨斷專行”。

請願團到林森家(後來的國民政府主席)拜訪時,後者當場表態:

“這件事荒謬得很,都是衛生部幾個西醫和褚民誼攪出來的,相信全國人民都會反對,國民政府奠都南京之後,第一件引起全國反對的大案件,就是你們這件事情”。

說罷,林森又請陪同來訪的南京名醫陸仲安診脈。原來,林森患有氣喘病,一向請陸仲安看病。

之後,請願團又拜訪了葉楚傖、李石曾、張靜江等人,並取得這些党國要人的支持。

西醫派本以為控制了衛生部便可隻手遮天,但在中醫派的抗爭下,才發現他們依靠的汪精衛、褚民誼等人在國民黨高層實際上處於孤立狀態。

就連地方上的巨頭,如馮玉祥與閻錫山也都致電中央力挺中醫,尤其是一向傳統的閻錫山,更是態度堅決。

3月24日,蔣介石親自接見請願團,時間雖然只有五分鐘,卻是一錘定音。蔣表示,“對中醫中藥絕對支持”,其在接見結束時還透露,關於提案的批諭將從速發佈。

請願團節節勝利之時,衛生部長薛篤弼被弄得極其被動,因為他原是馮玉祥部下,受後者推薦就任部長一職,誰知剛上任就遇到這麻煩事。

更讓他著急的是,中醫請願團遍訪党國要人卻把他晾在一邊,而馮玉祥也來電責問,更讓他左右為難。

最後,薛篤弼也只好放下身架,親自接見了請願代表並當場承諾:該提案雖獲通過,但暫不執行;改稱中醫為國醫;同意成立“中醫學社”。

數日後,蔣介石的批諭下來,衛生部的幾項提案全部撤銷,只交立法院作參考。至此,這次的中西醫之爭暫告一段落。

節選自金滿樓:《民國原來是這樣》,現代出版社2010年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