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國學故事之孝:緹縈上書救父

西漢文帝時的淳於意, 是我國古代名醫之一。 他曾任齊國太倉令, 所以世稱”倉公”。

他少時喜歡鑽研醫方, 後來毅然辭去官職, 尋訪名醫, 拜師求學, 專攻醫道。

學有所成的淳於意用精湛的醫術治好了不少疑難病症。 而且, 他不論貧富, 對病患都是一視同仁, 多次拒絕王公高第邀請, 不想成為少數權貴的私人醫生, 更樂於為天下大眾治病。

淳於意為民出診, 時常行遊在外, 不以家為家。 因此, 得罪不少權貴官僚, 他們對淳於意不能及時為自家出診看病, 深為不滿, 積怨很深。

有一次, 淳於意有在外行醫, 不巧當地有個大官得了急病。 一幫隨從偕同大官老爺從老遠趕到淳於意門口, 卻見大門上貼著一張告示:出診在外, 請諒!大官忙派人去找, 可是差人剛走不久, 那大官就突然病倒在大外, 一命而亡。

這可嚇壞了大官的手下人。 為了推卸責任, 他們便回稟說:“淳於意故意耽誤時間,

貽誤出診, 不然大人是不會身亡的。 ”大官家人聞言大怒。 他們仰仗權勢, 不分青紅皂白, 告到官府。 第二天, 官府公差便登門抓人。

天降橫禍, 可憐淳於意剛剛到家, 還沒來得及歇一歇, 就被公差抓走了。 公堂上, 地方官吏根本不允淳於意申辯,

硬說他行醫害人, 判為“刖刑”。

因為淳于意曾做過太倉長, 是朝廷的命官, 所以需要有皇帝的批准, 才能最後定罪行刑。 這樣就得把淳於意押解到京師長安去。

淳于意沒有兒子, 只有五個女兒。 小女兒名叫緹瑩, 別看她年齡小, 是個女孩子, 但她從小就與眾姐妹與眾不同, 性格剛強, 又十分富於心計。

消息傳來後, 眾姐妹都非常恐慌, 只有她表現得很鎮靜。 她想:這不是以勢壓人、顛倒黑白嗎?病人來看病時父親不在家, 有門上告示為證, 怎麼能說是行醫害人呢?我一定要陪父親到京師, 在皇上面前為父親申辯, 討個公道!

於是,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姐們們, 大家大吃一驚。 但想到緹瑩的為人性格和平時所行所為, 大家也就沒有阻攔,

只是囑咐她一路小心。

父親被押解進京的那天, 小緹瑩早早就起床了。 她帶齊了必備的用品, 就辭別母親和眾姐妹上路了。

在一個十字路口, 她等到了父親。 幾天不見, 父親蒼老許多, 又戴著沉重的刑具, 小緹瑩心疼地哭了起來。

她一頭撲進父親懷裡,

抽泣著說:“我要護送您上京去, 路上我一定要照顧好您!”父親愣住了, 急忙說:“你年齡還小, 又是個女兒家, 怎麼能受得了路途上的辛苦呢?你還是回家去吧!”緹瑩卻堅定地說:“不, 我一定要去, 一定要為您伸冤。 ”說完, 不由父親在說, 就攙著父親上路了。

解差們本來就知道淳於意是冤枉的, 心中也很同情。 小緹瑩的孝心和勇氣感動了他們, 一路上也沒有為難父女二人。 小緹瑩又聰明機智, 對父親的照顧十分周到, 淳於意少受了不少的苦。

一路風塵,到了京城。聰明的緹瑩害怕情況有變,迅即上書給皇帝,訴說父親的冤屈,請求免除父親的“刖刑”。

她寫道:“我父為官清廉,行醫有術,卻被人誣告。人一受‘刖刑’,不是也得殘疾。死者不能複生,受刑斷足不能再生,即使想改過自新,也喪失了機會。我甘願入官府為奴婢,替父贖罪免刑,請皇上明察。”

漢文帝讀過奏書暗暗稱讚,緹瑩年紀不大,孝心卻不小,上奏所言至誠有理。於是,他詔令赦免淳於意,讓他帶女兒回家。

後來,漢文帝也認識到“刖刑”的危害,就下令廢止肉刑。

孝敬父母是人的一種本性,不分男女,也不分長幼,只要心誠,就會感動天下人。所以,緹瑩雖是個小女孩,但正是憑藉著至誠孝心和果敢行動,打動了漢文帝,為父親平反昭雪。

【學國學網】一個有視角的國學傳播平臺。

一路風塵,到了京城。聰明的緹瑩害怕情況有變,迅即上書給皇帝,訴說父親的冤屈,請求免除父親的“刖刑”。

她寫道:“我父為官清廉,行醫有術,卻被人誣告。人一受‘刖刑’,不是也得殘疾。死者不能複生,受刑斷足不能再生,即使想改過自新,也喪失了機會。我甘願入官府為奴婢,替父贖罪免刑,請皇上明察。”

漢文帝讀過奏書暗暗稱讚,緹瑩年紀不大,孝心卻不小,上奏所言至誠有理。於是,他詔令赦免淳於意,讓他帶女兒回家。

後來,漢文帝也認識到“刖刑”的危害,就下令廢止肉刑。

孝敬父母是人的一種本性,不分男女,也不分長幼,只要心誠,就會感動天下人。所以,緹瑩雖是個小女孩,但正是憑藉著至誠孝心和果敢行動,打動了漢文帝,為父親平反昭雪。

【學國學網】一個有視角的國學傳播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