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變法失敗,康有為立即逃走譚嗣同堅決留下,結果被鈍刀砍幾十刀才斷氣

1898年9月21日淩晨, 慈禧太后突然將光緒皇帝囚禁在中南海涵元殿, 隨即下詔太后訓政。 從當年6月11日開始, 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

變法失敗後, 慈禧太后向維新派舉起了屠刀, 其中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6人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慘遭殺害, 史稱“戊戌六君子”。

眾所周知, 作為維新派的領袖康有為是在變法失敗後, 偷偷逃出了北京城, 並開啟了長達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 “戊戌變法”中除了康有為外, 譚嗣同的名字如今也家喻戶曉, 那麼當時譚嗣同為何不逃走呢?

變法失敗後, 梁啟超立即勸說譚嗣同跟著自己一起去日本使館躲避, 可是譚嗣同卻說, “我與你不同。 理由是, 一、大概往後這十年八年, 國內沒有我們的立足地。 逃亡的話, 華僑多為廣東人, 我既不能講英語, 又不會粵語。 一些活動能力都消失了, 成為廢料;二、我父親在官, 我跑了, 一定會株連家屬;三、我有肺病, 壽命不會很長了;四、世界史先例, 政體轉變, 無不流血, 讓我來做個領頭人吧。 你該逃生, 我則待死。 ”

譚嗣同說完這些話之後, 把自己的一些著作裝在一個小箱子裡, 交給了梁啟超代為保管以作紀念。 當年9月25日, 譚嗣同在家中被捕, 三天后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被斬首, 年僅33歲。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譚嗣同被砍頭的過程, 慈禧太后恨透了維新派這些人, 在行刑前特意下令劊子手以最殘忍的方式殺掉這些維新派。 清朝最殘忍的刑罰是淩遲, 不過此時已經被廢除。 慈禧太后也不敢違背,

於是讓劊子手換成鈍刀, 而且還給刑部下令, 讓譚嗣同等人死的越慘越慢越好。

據說, 譚嗣同砍了幾十刀才死去, “那天用的刀叫 ‘大將軍’, 一刀飛去, 鮮血汩汩然冒出, 腦袋還裝在頸脖上哩。 這不叫砍頭, 叫鋸頭, 鋸頭比砍頭的痛苦要添上幾十百倍的。

而對這痛入骨髓的慘狀, 第五個受刑的譚先生, 一直是若無其事的樣子。 刀甚鈍, 五砍其頭方絕”譚嗣同臨行前, 大呼, “有心殺賊, 無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譚嗣同死後, 他的老管家雇人將遺體抬重播在瀏陽會館譚家後院的老槐樹下, 當大家在縫合頭頸的時候, 發現他肩胛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刀痕。

發現他肩胛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刀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