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亮相最多的大殺器:雖然不是最強,但美國最關注它了

圖為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墜母的世界軍情觀察第328期】近日, 據美國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 中國軍方正投入鉅資研發反航母戰法和武器系統,

其中, 就包括中國亮相最多的大殺器, 同時也是反航母主力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雖然相比東風26它不是最強, 但龐大的尺寸還是讓對手膽寒, 有美國媒體坦承東風21D是最需要關注的目標。 有意思的是在它剛出現時, 西方對彈道導彈打航母一事大呼絕對不可能, 讓人不禁覺得很好笑。

其實, 說到反艦彈道導彈, 蘇聯對其的研製歷史更早, 但由於該國於1991年解體, 許多反艦彈道導彈的技術積累已經塵封了起來。 但中國卻對這類技術情有獨鍾, 這是因為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遠、中、近距離上的防禦兵力非常強大, 普通的反艦巡航導彈、潛艇恐怕很難近身。

圖為新聞報導中的東風21C導彈發射

【墜母的世界軍情觀察第328期】因此, 研製一款可以徹底挫敗航母戰鬥群對空防禦的全新作戰系統就成為必然。 1990年代中期, 中國剛剛完成了東風-21C常規彈頭中程彈道導彈的嚴重工作, 它類似于美國“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 是一種兩級固體燃料火箭。 其中, 二級火箭發動機連接著末段可機動變軌的精確制導戰鬥部,

為了實現再入大氣層的戰鬥部能夠精確控制彈道軌跡, 其戰鬥部進行了外部和內部的特殊設計。

戰鬥部外部呈尖銳的圓錐形, 底部裝有4篇彈翼;內部則裝有完整的微控制動力裝置、對地掃描雷達以及彈道控制電腦等精密儀器。 總之, 東風-21C的戰鬥部也具備了簡易導彈的基本結構。 東風-21D是在東風-21C基礎上, 通過換裝全新的制導元件發展而成的。

圖為伊朗猴版反艦彈道導彈擊中目標後場景, 衝擊波都炸出來了

【墜母的世界軍情觀察第328期】其實, 反艦彈道導彈的核心技術就是深度發展的專門針對海上目標的精確制導技術。 為了精確鎖定海上目標, 東風-21D的戰鬥部或採用了主動雷達和紅外成像的複合制導方式, 這為為了在主動雷達制導元件被美軍EA-18G等強大電磁對抗平臺徹底干擾後, 東風-21D的戰鬥部還可以依靠紅外成像戰鬥部繼續鎖定並擊中目標。

另外, 由於東風-21D導彈的再入段戰鬥部的飛行速度往往超過10馬赫, 因此這便讓傳統的艦載防空反導系統很難攔截。

目前, 美國海軍裝備的“宙斯盾”系統和標準-2/3/6防空反導導彈都無法確保精確攔截飛行速度在10馬赫的高超音速目標。 因此, 東風-21D戰鬥部只要能確保始終鎖定目標, 該彈就不怕會被攔截。 總之, 東風-21D使中國火箭軍初步建立起了跨域反航母作戰模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