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這一聲聲感謝 從蘭溪香溪救災安置點發來

從6月26日淩晨開始, 受梅溪流域壩體管湧坍塌影響, 蘭溪市香溪鎮洲上村居民陸續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他們在救災安置點的生活如何?

今天(6月27日)上午, 筆者前往蘭溪市岩山中學、香溪鎮中心幼稚園等抗洪救災安置點, 看到在現場工作人員的精心組織下, 安置點內人心安定, 秩序井然, 轉移群眾食有糧、飲有水、住有所、病有醫。 “這裡的生活很舒適, 安置點就是我們臨時的‘家’。 ”安置人員說, “我們很好, 謝謝大家的照顧。 ”

“剛到這裡還有點擔心, 沒想到啥都有”

上午9點, 在岩山中學安置點內, 香溪鎮洲上村村民章春洪告訴記者, 他是26日上午9點過來的, 出來時家樓下水深已經有一米五了, 還好有政府及時幫助村民轉移出來。 “現在我們一家六口全部住在這裡, 雖然暫時無法回家, 但住在這裡溫暖、踏實。 ”

另一邊, 在岩山中學防汛指揮部, 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開會, 協調解決飲用水問題。 岩山中學校長方建輝告訴記者, 昨天因為水勢較大, 連接學校的自來水管被沖毀。 設在岩山中學的聯合救援指揮部第一時間進行了協調, 並馬上與蘭溪市錢江水務公司聯繫, 要求進行緊急搶修。 在多方商定搶修方案後, 今天一大早,

錢江水務工作人員趕到香溪, 鋪設300米管道, 從香溪鎮的自來水總管引來自來水, 及時解決飲用水問題。

在岩山中學安置點內, 前期騰出的教室、宿舍、食堂, 部分用於安置轉移群眾, 部分為部隊官兵和外來搶險救援團隊提供休息場地。 在安置點內, 工作人員為近200名轉移群眾準備了充足的食品、純淨水。 來自香溪鎮中心衛生院、市人民醫院、中醫院的醫療人員還在現場設攤, 為群眾提供義診服務, 從各方面保證轉移群眾的生活和健康。

洲上村村民夏撮洪是26日下午轉到安置點的。 他說, 自己心中充滿了感激:“這裡免費給我們解決伙食、飲水, 衛生又可口, 吃住都有保障, 非常方便。 幹部們和志願者整天守著, 有什麼事情也能及時幫我們解決。

“你們需要什麼, 我們就提供什麼”

今天上午10時半, 臨時安置在岩山中學的近200名群眾轉移出來, 陸續前往香溪鎮中心幼稚園安置點。 “因為那裡的安置條件更好, 這是我們臨時安排出來的, 為的就是讓轉移群眾生活得更舒適。 ”香溪鎮黨委副書記王壽豐說。

當天11時半, 在眾人的幫助下, 88歲的吳桂香奶奶安全抵達香溪鎮中心幼稚園安置點, 她是最後一位從岩山中學轉移出來的群眾。 到達“新家”後, 大家很快就被領進了提前準備好的房間。 幼稚園頓時就變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幼稚園園長肖紅說, 學校從昨天開始準備, 騰出了所有教室和活動室, 獨立的房間裡配備了空調、衛生間, 以及生活用品。 這裡還臨時設置了食堂、醫療點、志願者服務台等。 眾鄉親轉移時的疲憊已經消除, 老人、婦女、小孩們有的領取了食物充饑, 有的在整理被褥, 有的談天休息, 一派安定景象。 筆者注意到, 幼稚園內還有許多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忙碌的身影。

“我們都是蘭溪人qq群”的30餘位志願者,帶著“精神大餐”來到安置點,通過歌舞、戲曲等喜聞樂見的表演給群眾帶去溫暖和歡樂。現場掌聲不斷,大家興致勃勃地觀看演出。洲上村村民金蓮英說:“這裡很舒服,看到這些精彩歡快的表演,感覺一切煩惱都會過去的。”

幼稚園的老師們則時刻關注著群眾的居住情況,安排住宿,發放物資,把毛巾、牙刷、礦泉水、泡面等生活用品一份份分發到群眾手中,讓安置點的“家味”越來越濃。王夏是該幼稚園的老師,家中的小兒生病,她便帶著孩子始終奮戰在一線,不喊一聲累,不叫一聲苦。“只要群眾不返家,我們就一直服務。大家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她說。

“我們都是蘭溪人qq群”的30餘位志願者,帶著“精神大餐”來到安置點,通過歌舞、戲曲等喜聞樂見的表演給群眾帶去溫暖和歡樂。現場掌聲不斷,大家興致勃勃地觀看演出。洲上村村民金蓮英說:“這裡很舒服,看到這些精彩歡快的表演,感覺一切煩惱都會過去的。”

幼稚園的老師們則時刻關注著群眾的居住情況,安排住宿,發放物資,把毛巾、牙刷、礦泉水、泡面等生活用品一份份分發到群眾手中,讓安置點的“家味”越來越濃。王夏是該幼稚園的老師,家中的小兒生病,她便帶著孩子始終奮戰在一線,不喊一聲累,不叫一聲苦。“只要群眾不返家,我們就一直服務。大家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她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