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找到掙錢門路,貧困戶變身農場主

與周邊光禿禿的耕地不同, 阜南縣鹿城鎮劉樓村大王自然莊村民王朝西的地頭綠意盎然, 黃皮的、白皮的、綠皮的、花皮的香瓜個個探出圓滾滾的身體,

看起來煞是喜人。

“王哥, 你地裡今天出的瓜我全要了。 ”從阜南農貿市場前來進貨的郭金龍開著貨車跑到了王朝西的地頭。

聽聞記者採訪, 郭金龍介紹說, 5月底他在農貿市場嘗過王朝西的小香瓜, 當時就預訂了1000斤, 每過一個星期他都要跑來拉一趟。 他略帶埋怨地說, 王朝西的種植規模不大, 要是能種個百十畝地, 他也不用擔心沒瓜賣了。

“午收期間村民回家的少, 我只流轉了7畝地, 等秋收後再多流轉一些。 ”王朝西說。

如果不是聽了村幹部的介紹, 記者很難相信今年40歲的王朝西去年還是一個貧困戶。 早前, 王朝西和妻子不僅種了3畝多地, 還在周邊打些零工, 生活過得也算安穩幸福。 但是, 他在醫院查出雙側股骨頭壞死後,

家裡收入不僅迅速減少, 而且還因看病欠下了10多萬元外債。

“自從患病後, 我感覺別人都躲著俺走。 ”王朝西說, 後來, 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評議, 他被村裡確定為貧困戶。 可是, 他心裡並不舒服, 想儘快脫掉貧困戶的帽子。 之後, 他嘗試在自家地裡種植一些蔬菜、香瓜, 但由於身體狀況和資金限制, 讓他一度一蹶不振。

2016年全市精准扶貧工作推開後, 劉樓村致力於從根本上改變貧困戶的貧困現狀, 打破“長期救助, 長期輸血”的傳統幫扶模式, 按照“一戶一法、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的原則, 對王朝西實施精准扶貧。 村扶貧幹部瞭解王朝西有種植蔬菜大棚的經驗後, 便跟他商議, 建議他種植大棚蔬菜。 為幫助王朝西樹立信心,

村扶貧幹部多次找他談心, 幫助他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為他解決了技術難題, 村幫扶幹部又為王朝西申請了參加農業技術培訓班的機會;為了解決資金問題, 村裡幫助王朝西申請了貼息小額信貸5萬元, 解決了建設13畝蔬菜大棚的啟動資金問題。 而且, 愛心人士又給他捐款。 國家的救助、社會的援助, 讓王朝西心裡感到溫暖, 也充滿了幹勁。

王朝西告訴記者, 因為去年辣椒行市好, 一個大棚的辣椒就獲純利5000多元, 他憑13個大棚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不錯的收益激發了王朝西種植經濟作物的信心。 今年春季, 他嘗試種植了13畝小香瓜。 “這一季香瓜每畝地可產出5000斤, 剛上市那會兒批發價一斤2.5元, 現在兌價一斤1.4元, 畝均獲純利3000元。

”王朝西說, 想掙更多的錢, 就得做大規模。 在他的帶動下, 村裡的4戶貧困戶跟他一起種植了經濟作物。

“去年6月份, 王朝西種辣椒的時候就跟我說, 現在政府的扶貧政策好, 讓我跟他一起種大棚蔬菜。 因為擔心風險, 我只在自家地裡試種了2畝。 ”貧困戶王洪領告訴記者, 因為去年效益不錯, 今年初他跟著王朝西一起種起了小香瓜。 今年午收後, 他又流轉了6畝地種植辣椒。

眼下, 王朝西正忙著註冊“王朝西家庭農場”。 他打算今年多掙點錢, 到年底把自家房屋改造一下, 給兒子留作婚房。 王朝西說, “政府出臺了扶貧好政策, 加上咱自己努力, 調結構走對了路子, 像俺這樣的貧困戶也能變成農場主。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