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年紀比慈禧太后小,卻被慈禧太后稱為姐姐的慈安太后

慈禧太后總是稱慈安太后為姐姐, 可是事實上, 慈安太后比慈禧太后小兩歲, 但因為她是中宮皇后, 地位顯貴, 慈禧太后年紀再大, 也要稱慈安太后為姐姐。

慈安太后並非是咸豐皇帝的原配妻, 咸豐皇帝的原配妻並不是慈安太后, 而是薩克達氏, 在咸豐帝還是皇子四阿哥的時候, 娶了名門千金薩克達氏。 但薩克達氏當了不到兩年福晉就病故了, 而且還是在道光皇帝駕崩前一個月病故了。 咸豐帝登基後, 追封原配妻薩克達氏為皇后, 但薩克達氏活著的時候沒有當過一天皇后。

(咸豐皇帝的原配妻並不是慈安太后,

而是薩克達氏)

慈安太后出生于1837年8月12日, 出生在廣西柳州, 姓鈕祜祿氏, 滿洲鑲黃旗人, 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 她並非是是正出, 而是庶出, 兩任嫡母為皇室宗愛新覺羅氏, 第一任嫡母是愛新覺羅氏“紅帶子”之女, 第二任嫡妻則是克勤良郡王慶恒的孫女。 而她的生母姜氏是小妾。

雖然慈安太后的父親官職一般, 但慈安太后卻有幾門好親戚, 她的祖父名叫福克京阿, 曾任西寧辦事大臣, 所娶兩任正妻都是愛新覺羅氏“紅帶子”之女, 福克京阿的大女兒嫁給了進士出身的尚書瓜爾佳氏德文之子, 第二個女兒嫁給了鄭親王端華作為嫡福晉。

(鄭親王端華是同治皇后阿魯特氏的外祖父, 當然他還有一個身份, 肅順的異母哥哥)

慈安太后的一位姐姐, 嫁給了莊親王奕仁作為嫡福晉。

有這麼強大的關係網, 給慈安太后的出身加分不少。

咸豐二年二月, 慈安太后十六歲, 選秀入宮, 四月封貞嬪, 五月晉貞貴妃, 十月立為皇后, 一路順風, 所向披靡。

有些資料顯示, 慈安太后是咸豐帝當皇子時的側福晉, 這是因為《清史稿·後妃傳》上的記載, 說她“事文宗潛邸”, 但是《清皇室四譜》、《清歷朝後妃列傳》只記載了雲嬪武佳氏出自潛邸(府裡的小妾), 並沒有提及慈安太后也出自潛邸, 這和清史稿前後矛盾。

而且《清宮檔案揭秘》一書第153頁翻拍了慈安太后等人入宮的諭旨,

原文如下:“咸豐二年二月十一日由敬事房傳奉旨, 貞嬪英嬪于本年四月二十七日進內, 蘭貴人麗貴人著于五月初九日進內, 春貴人婉常在著於五月十二日進內。 欽此。 ”

貞嬪就是慈安太后, 哪有側福晉不隨咸豐皇帝入宮, 反而在咸豐皇帝登基兩年之後, 才和其他秀女一起入宮的道理?

但慈安太后升遷太快, 一進宮就是嬪, 其它人卻是貴人、常在, 而且她進宮不到八個月就成為皇后, 這說明她實在是端莊美麗, 溫和賢淑, 令咸豐皇帝一見鍾情, 所以才決定立她為皇后。 若論慈安太后的出身, 只是一個四品官的女兒, 還是庶出, 比康熙皇帝的三位皇后(都是一等公爵的女兒、孫女或表妹)差遠了。

慈安太后為人守禮, 在炎炎夏日也衣冠嚴整, 沐浴時不讓奴婢伺候。

咸豐皇帝最喜歡的是麗妃, 可是最敬重的是慈安太后, 就算慈安太后沒有生育, 不但沒生兒子, 連個女兒都沒生一個, 但哪個妃子都憾不動她的皇后地位。 作為皇后, 慈安太后是幸福的。 咸豐皇帝對繼任皇后慈安算是有情有義。

可是幸福總是不長久, 天妒佳偶。 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 咸豐皇帝駕崩于避暑山莊, 六歲的同治皇帝即位, 慈安太后被尊為母后皇太后。

同治皇帝年幼,由顧命八大臣來主政。其實顧命八大臣很給慈安太后面子,在慈安太后被封為太后的時候,慈禧太后只被封為太妃,第二天,慈禧太后才被封為聖母皇太后。

可是慈安太后卻聽從慈禧太后的如簧之舌,跟著慈禧太后一起鬥顧命八大臣,要求垂簾聽政。慈安太后根本對朝政不感興趣,她只適合當一個深宮裡的賢妻良母,何必要捲入這場鬥爭之中?

慈安太后太不明智了,她應該明白,她的主要威脅不是顧命八大臣,而是慈禧太后。兩後並尊,哪如自己一後唯我獨尊?還不如坐山觀虎鬥,讓顧命八大臣和慈禧太后鬥個我死我活,再坐收漁利。

這時慈安太后面對的困境是,疼愛自己的丈夫皇帝死了,不能再護著自己了,兒子皇帝不是親生的,而她還要面對兒子皇帝的母親----狡猾的慈禧太后。以後的日子是好是壞,全靠自己了。

可是路走得太順的人往往思想單純,慈安太后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她跟著慈禧太后去鬥爭顧命八大臣,雖然鬥贏了,政權從顧命八大臣那裡轉移到慈禧太后那裡,慈安太后並不管事,只是在名義上管著慈禧太后,眾事由慈禧太后決定,慈禧太后給慈安太后說一聲就行了。

慈禧太后由貴妃當了太后之後,就不安份起來,她認為她已經和慈安太后平起平坐,不再給慈安太后請安了。就連慈禧太后的大太監安德海,也對慈安太后沒有以前那麼恭敬了。

狂妄的奴才是沒有好下場的。同治八年(1869),安德海出宮採辦東西,一路上特別張揚,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恭親王奕欣聯合起來,下旨讓山東巡撫丁寶楨殺掉了安德海。這件事讓慈禧太后怨恨慈安太后,她們更加面和心不和了。

慈安太后比別的母后皇太后的幸福之處就在於,並非是她親生的兒子皇帝喜歡她多過喜歡生母,同治皇帝自小就跟慈安太后親近,不和生母慈禧太后親近,也許這就是在慈禧和肅順鬥爭的關鍵時刻,慈安太后選擇了幫助慈禧,因為慈禧騙她說,顧命八大臣中的肅順要篡位,奪去她們共同的兒子同治皇帝的皇位。

都說利令智昏,其實愛更令智昏。慈安太后對同治皇帝的母愛導致了她輕信慈禧的謊言。兩宮皇太后和顧命八大臣在朝堂上吵起來,同治皇帝嚇得鑽進慈安太后的懷抱,而不是他生母慈禧的懷抱,可見,在同治皇帝心裡,慈安太后才是他最親近的母親。

同治十一年(1872)十月,同治皇帝大婚,慈安太后選中了崇琦之女阿魯特氏,而慈禧選定了鳳秀之女富察氏,兩位太后爭執不下,結果讓同治皇帝選,同治皇帝當然聽慈安太后的,選了阿魯特氏當皇后。慈禧深恨之,對阿魯特氏皇后極為不好,不准同治皇帝接近阿魯特氏。最後,同治皇帝病故,阿魯特氏被逼自殺殉夫。

慈禧太后選定自己的三歲外甥當了皇帝,這就是光緒皇帝。這一點,慈安太后並沒有什麼異議,也許在她眼裡,年紀小的皇帝好培養感情,也不錯。她並不象電影裡演的那樣強烈反對光緒繼位,並要拿出遺詔處治慈禧,而被慈禧毒死。慈禧說:“我們姐倆都想選個年紀小的皇帝。”這句話應該是實話。

事實上,慈安皇太后于光緒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崩逝于鐘粹宮,並非是同治皇帝駕崩後就立刻被慈禧害死了。光緒皇帝和慈安太后很是親近,這令作為光緒皇帝親姨母的慈禧很是不滿。慈禧應該檢討一下,為什麼孩子都跟她不親。

本來是慈禧太后病了,可宮裡傳出的消息卻是慈安太后崩逝,大臣們都很吃驚。在慈安太后突然崩逝前的一天,她照常召見了大臣,並無其他異常。第二天到了晚上便突然去世了,當時年僅四十五歲。

《清稗類鈔》中這樣記載,重臣左宗棠在聽說慈安太后突然暴病身亡後,其頓足大聲說:“昨早對時,上邊(慈安太后)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作人要謹言慎行,左宗棠說了這話後,不久後就被降職了。可見慈禧太后實在是不喜歡這句話啊。

野史都說是慈禧太后毒死了慈安太后,但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慈禧是慈安太后崩逝的最大受益者,從此她百無禁忌,任意胡為,再沒有人束縛她了。隨後,她又把恭親王趕出了朝廷。

據慈禧的女官德齡在書裡說,慈禧總說慈安太后欺負她,對慈安太后一句好話都沒有。可見慈安太后和慈禧關係根本不和睦,慈禧根本不喜歡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辛酉政變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她作為名正言順的咸豐帝的皇后、當時的母后皇太后,她是這場政變中決定成敗的關鍵性人物。如果慈禧不將慈安太后爭取過來,垂簾聽政根本名不正言不順。慈禧連哄帶騙,終於將慈安拉到了自己這一邊。如果慈安旗幟鮮明地堅定擁護咸豐帝的遺命,站在顧命八大臣一邊,辛酉政變就不會發生,慈禧就沒戲了。

可惜慈安太后聽信慈禧的謊言,讓慈禧利用了,最後是不是慈禧害死了她,真得很難說。

慈安太后為人賢德,在朝中很有威望,但是政治才能遠不如慈禧,垂簾聽政對她來說,根本不適合。也許在深宮裡當一個撫養小皇帝的太后,她還能多活幾年。何必跟著慈禧鬥肅順呢?

一生富貴榮光的慈安太后的全諡是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同治皇帝年幼,由顧命八大臣來主政。其實顧命八大臣很給慈安太后面子,在慈安太后被封為太后的時候,慈禧太后只被封為太妃,第二天,慈禧太后才被封為聖母皇太后。

可是慈安太后卻聽從慈禧太后的如簧之舌,跟著慈禧太后一起鬥顧命八大臣,要求垂簾聽政。慈安太后根本對朝政不感興趣,她只適合當一個深宮裡的賢妻良母,何必要捲入這場鬥爭之中?

慈安太后太不明智了,她應該明白,她的主要威脅不是顧命八大臣,而是慈禧太后。兩後並尊,哪如自己一後唯我獨尊?還不如坐山觀虎鬥,讓顧命八大臣和慈禧太后鬥個我死我活,再坐收漁利。

這時慈安太后面對的困境是,疼愛自己的丈夫皇帝死了,不能再護著自己了,兒子皇帝不是親生的,而她還要面對兒子皇帝的母親----狡猾的慈禧太后。以後的日子是好是壞,全靠自己了。

可是路走得太順的人往往思想單純,慈安太后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她跟著慈禧太后去鬥爭顧命八大臣,雖然鬥贏了,政權從顧命八大臣那裡轉移到慈禧太后那裡,慈安太后並不管事,只是在名義上管著慈禧太后,眾事由慈禧太后決定,慈禧太后給慈安太后說一聲就行了。

慈禧太后由貴妃當了太后之後,就不安份起來,她認為她已經和慈安太后平起平坐,不再給慈安太后請安了。就連慈禧太后的大太監安德海,也對慈安太后沒有以前那麼恭敬了。

狂妄的奴才是沒有好下場的。同治八年(1869),安德海出宮採辦東西,一路上特別張揚,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恭親王奕欣聯合起來,下旨讓山東巡撫丁寶楨殺掉了安德海。這件事讓慈禧太后怨恨慈安太后,她們更加面和心不和了。

慈安太后比別的母后皇太后的幸福之處就在於,並非是她親生的兒子皇帝喜歡她多過喜歡生母,同治皇帝自小就跟慈安太后親近,不和生母慈禧太后親近,也許這就是在慈禧和肅順鬥爭的關鍵時刻,慈安太后選擇了幫助慈禧,因為慈禧騙她說,顧命八大臣中的肅順要篡位,奪去她們共同的兒子同治皇帝的皇位。

都說利令智昏,其實愛更令智昏。慈安太后對同治皇帝的母愛導致了她輕信慈禧的謊言。兩宮皇太后和顧命八大臣在朝堂上吵起來,同治皇帝嚇得鑽進慈安太后的懷抱,而不是他生母慈禧的懷抱,可見,在同治皇帝心裡,慈安太后才是他最親近的母親。

同治十一年(1872)十月,同治皇帝大婚,慈安太后選中了崇琦之女阿魯特氏,而慈禧選定了鳳秀之女富察氏,兩位太后爭執不下,結果讓同治皇帝選,同治皇帝當然聽慈安太后的,選了阿魯特氏當皇后。慈禧深恨之,對阿魯特氏皇后極為不好,不准同治皇帝接近阿魯特氏。最後,同治皇帝病故,阿魯特氏被逼自殺殉夫。

慈禧太后選定自己的三歲外甥當了皇帝,這就是光緒皇帝。這一點,慈安太后並沒有什麼異議,也許在她眼裡,年紀小的皇帝好培養感情,也不錯。她並不象電影裡演的那樣強烈反對光緒繼位,並要拿出遺詔處治慈禧,而被慈禧毒死。慈禧說:“我們姐倆都想選個年紀小的皇帝。”這句話應該是實話。

事實上,慈安皇太后于光緒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崩逝于鐘粹宮,並非是同治皇帝駕崩後就立刻被慈禧害死了。光緒皇帝和慈安太后很是親近,這令作為光緒皇帝親姨母的慈禧很是不滿。慈禧應該檢討一下,為什麼孩子都跟她不親。

本來是慈禧太后病了,可宮裡傳出的消息卻是慈安太后崩逝,大臣們都很吃驚。在慈安太后突然崩逝前的一天,她照常召見了大臣,並無其他異常。第二天到了晚上便突然去世了,當時年僅四十五歲。

《清稗類鈔》中這樣記載,重臣左宗棠在聽說慈安太后突然暴病身亡後,其頓足大聲說:“昨早對時,上邊(慈安太后)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作人要謹言慎行,左宗棠說了這話後,不久後就被降職了。可見慈禧太后實在是不喜歡這句話啊。

野史都說是慈禧太后毒死了慈安太后,但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慈禧是慈安太后崩逝的最大受益者,從此她百無禁忌,任意胡為,再沒有人束縛她了。隨後,她又把恭親王趕出了朝廷。

據慈禧的女官德齡在書裡說,慈禧總說慈安太后欺負她,對慈安太后一句好話都沒有。可見慈安太后和慈禧關係根本不和睦,慈禧根本不喜歡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辛酉政變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她作為名正言順的咸豐帝的皇后、當時的母后皇太后,她是這場政變中決定成敗的關鍵性人物。如果慈禧不將慈安太后爭取過來,垂簾聽政根本名不正言不順。慈禧連哄帶騙,終於將慈安拉到了自己這一邊。如果慈安旗幟鮮明地堅定擁護咸豐帝的遺命,站在顧命八大臣一邊,辛酉政變就不會發生,慈禧就沒戲了。

可惜慈安太后聽信慈禧的謊言,讓慈禧利用了,最後是不是慈禧害死了她,真得很難說。

慈安太后為人賢德,在朝中很有威望,但是政治才能遠不如慈禧,垂簾聽政對她來說,根本不適合。也許在深宮裡當一個撫養小皇帝的太后,她還能多活幾年。何必跟著慈禧鬥肅順呢?

一生富貴榮光的慈安太后的全諡是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