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一道空城計聞名古今,其實空城計乃是趙雲所設

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 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 當時, 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 只有一班文官, 所帶領的五千軍隊, 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 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 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 諸葛亮傳令, 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 士兵原地不動, 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 立即斬首。 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 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 灑水掃街。 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 戴上高高的綸巾, 領著兩個小書童, 帶上一把琴,

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 燃起香, 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 見了這種氣勢, 都不敢輕易入城, 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 司馬懿聽後, 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 自己飛馬前去觀看。 離城不遠, 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

笑容可掬, 正在焚香彈琴。 左面一個書童, 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 手裡拿著拂塵。 城門裡外, 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 旁若無人。 司馬懿看後, 疑惑不已, 便來到中軍, 令後軍充作前軍, 前軍作後軍撤退。 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 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 不曾冒險。 現在城門大開, 裡面必有埋伏, 我軍如果進去, 正好中了他們的計。 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但歷史正史上, 諸葛亮並沒有用過“空城計”, 這是羅貫中移花接木, 把趙雲在漢中巧設 “空城計”, 用在諸葛亮身上了。 趙雲, 字子龍, 蜀漢著名將領, 有勇有謀有膽有識。 《三國志》記載, 趙雲一生到過兩次漢中, 一是隨劉備奪取漢中;二是隨諸葛亮北伐駐守漢中。 其中, 巧設“空城計”, 智退曹軍, 就發生在劉備奪取漢中時。 陳壽《三國志·趙雲傳》裴注引《雲別傳》載:“夏侯淵敗, 曹公爭漢中地, 運米北山下, 數千萬囊。 黃忠以為可取, 雲兵隨忠取米。

忠過期不還, 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 迎視忠等。 值曹公揚兵大出, 雲為公前鋒所擊, 方戰, 其大眾至, 勢逼, 遂前突其陳, 且鬥且卻。 公軍敗, 已複合, 雲陷敵, 還趣圍。 將張著被創, 雲複馳馬還營迎著。 公軍追至圍, 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 翼欲閉門拒守, 而雲入營, 更大開門, 偃旗息鼓。 公軍疑雲有伏兵, 引去。 雲雷鼓震天, 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 公軍驚駭, 自相蹂踐, 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 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作樂飲宴至暝, 軍中號雲為虎威將軍”。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六十八載:“三月, 魏王操自長安出斜穀, 軍遮要以臨漢中。 劉備曰:“曹公雖來, 無能為也, 我必有漢川矣。 ”乃斂眾拒險, 終不交鋒。 操運米北山下, 黃忠引兵欲取之, 過期不還。 翊軍將軍趙雲將數十騎出營視之, 值操揚兵大出, 雲猝與相遇, 遂前突其陳, 且鬥且卻。 魏兵散而複合, 追至營下, 雲入營, 更大開門, 偃旗息鼓。 魏兵疑雲有伏, 引去;雲雷鼓震天, 惟以勁怒于後射魏兵。 魏兵驚駭, 自相蹂踐, 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備明旦自來,至雲營,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為膽也!’”

備明旦自來,至雲營,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為膽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