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宋末代皇帝趙桓駕崩

是宋徽宗長子, 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乙酉日(5月23日)生, 母顯恭皇后王氏。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 金兵南下時受父徽宗之禪即位。 次年被迫起用主戰派李綱抗金, 斬殺罷黜了蔡京一黨, 卓有成效, 金兵北退。 但仍答應以賠款、割太原等三鎮乞降求和。

靖康元年 (1126年)金人複來, 十一月金兵圍困汴京開封, 親自前往金營議和被扣留。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 汴京城破, 北宋滅亡, 與徽宗被金廢為庶人, 四月與徽宗等宗室以及北宋一些大臣被金兵俘擄北去, 先置於燕京, 九月又徙往更遙遠的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

次年金天會六年(1128年)八月,

方抵上京, 金太宗封徽宗為昏德公, 欽宗為重昏侯。 十月, 又將徽、欽二帝發配至韓州(今遼寧昌圖北, 一說吉林梨樹)。 天會八年(1130年)七月, 又將二帝遷往北國邊陲小鎮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 在此“坐井觀天”。 天會十三年(1135年)四月, 其父徽宗趙佶在五國城病死。

網路配圖

皇統元年(1141年), 金熙宗改封其為天水郡公, 昏德公(徽宗, 已故)為天水郡王, 海濱王耶律延禧(遼末代皇帝)為豫王。

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 高宗之母韋氏與徽宗“梓宮”被放還南歸, 臨行前在五國城趙桓跪求韋氏帶信給高宗趙構, 求他這位同父異母弟將其贖回, “只為太乙觀主足矣, 他不敢望也。 ”明說只求讓他回宋出家去道觀做一個道士就行了, 不再有做皇帝的念頭。 韋氏歸後, 渺無音信。 然高宗議和, 殺岳飛等名將, 所慮著惟欽宗爾。

金海陵王完顏亮即位後, 一度曾把趙桓遷到上京會寧府居住。 貞元元年(1153年), 完顏亮自上京遷都燕京, 改名為中都, 將趙桓帶去。

正隆元年六月(1156年), 趙桓在燕京病死, 終年57歲, 金朝將其葬於永獻陵(今河南省鞏縣)。

趙桓死在燕京是史書有記載的, 有定論的。 《辭海》、《中國歷史大事年表》等說他死在五國城是不對的。

趙桓死因另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 紹興二十六年六月(1156年), 金國皇帝完顏亮命57歲的宋欽宗趙桓和81歲的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賽馬球。 耶律延禧善騎術, 企圖縱馬沖出重圍逃命, 結果被亂箭射死。 欽宗皇帝身體孱弱, 患有嚴重的風疾, 又不善馬術, 很快從馬上摔下, 被馬亂踐而死。

直到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 趙桓的死訊才傳到南宋, 其弟高宗趙構表面上痛不欲生, 內心卻暗自竊喜, 終於可以心安了, 七月, 為其上諡號“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廟號欽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