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知道《甄嬛傳》中的果親王原型是誰嗎

《甄嬛傳》中的果親王為情所困, 演繹了一段與後宮妃嬪的絕世戀情, 最後飲毒酒而死。

“果親王”, 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果親王”真實的事蹟又是怎樣的呢?

中國歷史上“果親王”確有其人。 愛新覺羅・胤禮(1697年—1738年), 清康熙帝第十七子, 雍正帝異母弟, 母純裕勤妃。 旗籍正紅旗。 胤禮九歲以後常隨康熙帝出塞外, 雍正元年被封為果郡王, 管理藩院事。

雍正帝胤禛即位後, 為避名諱, 除自己外, 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 因此胤禮又作“允禮”。

雍正評價允禮:“實心為國”, “盡心竭力”, “操守亦甚清廉”。 書載, 允禮“幼從學沈德潛, 豁達識體”, “不參與皇權之爭, 且又聰明持重”。

允禮曾秘密奏請蠲免江南諸省民欠漕糧、蘆課、學租、雜稅, 允准, 因而獲“秉性忠直”、“存心寬厚”之讚譽。

雍正元年四月, 雍正帝給禮部諭:“景陵辦理修飾甚好, 十七阿哥、孫渣齊、薩爾那甚屬盡心, 敬謹效力。 十七阿哥封郡王……”。

不久, 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禮為多羅果郡王……”, 管理藩院事。 元年五月, 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鋒統領”, 隸屬前鋒營。

元年七月, 命果郡王允禮管理正黃旗蒙古都統事務和鑲藍旗漢軍都統事務。 即允禮兼任兩個旗的都統事務。 元年九月, 雍正賜允禮白銀一萬兩。

雍正二年正月, 允禮正式出任鑲藍旗漢軍都統。 二年五月, 雍正諭:“以果郡王允禮管理鑲紅旗滿洲都統, 仍兼管鑲藍旗漢軍都統。 ”

二年八月祭大社大稷, 允禮往替皇帝行禮, 而後, 允禮代皇帝祭孔。 雍正四年四月, 允禮奉旨監管鑲藍旗蒙古都統。 四年七月, 命康親王崇安和胤禮負責稽查國子監事務。

雍正六年, 允禮被晉為和碩果親王。 至此, 正黃旗蒙古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鑲藍旗漢軍都統和鑲藍旗蒙古都統四職, 由允禮一人兼任。

允禮于雍正七年管工部事, 八年總理戶部三庫, 十一年管戶部;十二年赴泰甯送達賴喇嘛回西藏, 順路問視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還京師, 辦理苗疆事務。 雍正帝臨終時,

命允禮輔政。

乾隆即位, 允禮任總理事務, 管刑部。 他秉性忠直, 深受乾隆帝賞識;他身體較弱, 雍正年間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辦事, 隔幾天進宮一次即可, 這在當時是一種不同尋常的特殊照顧。

乾隆元年因事罷雙俸, 三年二月薨。 乾隆帝萬分悲痛, 親臨其喪。

二月初九日, 乾隆令給允禮加祭一次, 諡曰“毅”。 因允禮兒子早夭, 故乾隆帝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為其繼子。 允禮死後, 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

歷史上真正的“果親王”:與雍正帝兄弟關係和睦、手足情深, 深受雍正的器重與信任, 而且得享天年, 在乾隆年間因病而逝。

果親王在雍正朝的文治武功都有記載, 也深受乾隆帝的尊崇, 而且在珍貴文化典籍中流下了美名, 為後人萬世傳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