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包拯出殯用21口棺材,900多年沒被盜,卻因拆遷屍骨難全

包拯, 一個被神話的歷史人物, 他一生剛正不阿, 就算是當今的宰相都敢動刀子。 民間更有包拯夜審鬼魂的傳說, 關於他的故事可以說是神乎其神。 現在人關於他的電視劇也是比比皆是, 知道你還是否記得小時候把你嚇壞的那部《少年包青天》。

歷史上的包拯曾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 後又權知開封府、權禦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因廉潔公正、立朝剛毅, 不附權貴, 鐵面無私, 且英明決斷, 敢於替百姓申不平, 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京師有“關節不到, 有閻羅包老”之語。

北宋嘉佑七年, 一代名臣包拯, 64歲的包拯離開了人世, 出殯當天, 從包家卻抬出棺材21口, 分7個城門出去, 並散佈了一些虛假墓地和棺材詛咒之類的謠言, 這一幕可是讓在場送行的百姓們都很是納悶。

其實是想想也是可以理解, 當年包拯為官也是得罪了不少人, 這時候難免會被人挖墳, 挫骨揚灰。 這21口棺材正好能迷惑他人, 那麼這包拯的墓穴到底在哪裡呢?

合肥的包拯墓, 宋金戰爭的時候包拯墓受到了破壞, 墓中陪葬品被洗劫一空, 但遺骨仍保存完好。 他的後人將包公遺骨轉移到了原墓地不遠處安葬, 從此900多年來包公墓一直安然無恙。

直到1973年的春天, 合肥一家鋼鐵廠要在包公墓所在的地方蓋磚窯廠, 限時遷出已具有974年歷史的包公墓。 當時物館工作人員挖出了包公的遺骨, 並將其交給了他的後人。 包公後人本想將其安葬在老家, 卻被當時書記說是封建宗教活動不允許下葬, 後人無奈之後偷偷系下葬。

後期重修包公墓時, 本想重新尋回包公的遺骨, 可惜只找到34塊斷裂的遺骨, 真是讓人汗顏。 一代名臣躲過了戰亂了, 卻沒躲過拆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