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法國而戰鬥的戴高樂

傑出指揮官

1914-1924年:接受戰火的洗禮

1914年8月3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 戴高樂中尉在駐紮在東北部的朗熱紮克和未來的蘇聯紅軍元帥圖哈切夫斯基(Thoukhatchevski)。 他沒有在獄中虛度光陰, 通過閱讀大量書刊加深了對德國的瞭解。 在戰俘營裡, 他就戰爭進展形勢多次舉辦戰略和地緣政治講座。 身為上尉的戴高樂不甘心做俘虜。 他曾多次試圖逃跑重返前線。 但他五次越獄, 五次被俘, 每一次都被關進堡壘或懲罰營。

1918年戰爭結束之後他終於返回家鄉, 但後又地重上戰場。 這一次, 他是作為志願者在波蘭執行軍事任務,

從1919年至1921年間幫助年輕的波蘭軍隊與蘇聯紅軍作戰, 並大獲全勝。

回國後, 1921年4月6日, 他與伊馮娜·旺德魯(Yvonne Vendroux)結婚, 並在第二年12月28日有了兒子菲力浦。 當時他在聖西爾軍校任講師, 1922年考入高等軍事學院。 1924年他先後在特雷夫(Trèves)和駐萊茵河馬揚斯的法國軍隊參謀部實習。 5月15日, 他的女兒伊莉莎白出世。

1925-1940年:一位不墨守陳規的軍官

1925年戴高樂在貝當元帥參謀部擔任最高戰爭委員會副主席。 1927年再次被派往特雷夫任營長。 1928年1月1日他的小女兒安娜出世。 1929年戴高樂被調往地中海東岸地區, 與他的家人在貝魯特度過兩年。 1931年, 他在巴黎的國防部總秘書處任職。

在此期間, 在貝當元帥的許可和支持下, 他發表了許多文章, 並在軍事學院舉行了多次報告會。

他的獨立思想逐漸顯示出來, 並提出軍隊首領應該具有“行動果敢”和“有個性”的素質。 戴高樂認為有必要進行軍隊改革, 並對軍隊與政治的關係進行思索。 在1924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敵人內部的傾軋》中, 他強調政治應優先於軍事。 在1932年出版的《劍刃》一書中, 他強調了培養軍事首領和進行戰時分析的重要性。 1934年, 他寫成《建立職業軍》, 在書中提出了有必要建立一支結合機動能力和毀滅性火力, 既能夠主動出擊、又能夠出奇制勝的裝甲師的理論。 根據這一理論應該成立一支職業軍隊, 與常規軍配合作戰。

然而, 這一設想除了得到右派議員保羅·雷諾(Paul Reynaud)和菲力浦·塞爾(Philippe Serre)的支援外, 沒有得到其他人的熱烈反響。 但是, 在國外,

尤其在德國, 戴高樂提出的使用裝甲部隊的想法卻引起了極大的注意。 在巴黎, 戴高樂經常拜會以主張改革馬奇諾防線防禦戰略的埃米爾·梅耶上校(Émile Mayer)為首的各界人士。 但他們二人的觀點都沒有被接受。

1937年, 戴高樂晉升為上校, 在梅茲任第507坦克團團長。 1939年9月3日, 英法對德宣戰時, 戴高樂上校指揮第五集團軍坦克部隊。 1940年1月, 戴高樂向萊昂·勃魯姆(Léon Blum)、保羅·雷諾以及甘末林將軍(Gamelin)和魏剛將軍(Weygand)等八十多人發出了根據他在波蘭的經驗寫成的備忘錄《機械部隊的誕生》, 強調了坦克與飛機配合作戰的重要性。 1940年5月10日, 德國軍隊使用飛機與裝甲車雙管齊下的方法突破了法國防線, 驗證了戴高樂提出的理論。 隨後, 戴高樂奉命指揮第四裝甲師,

在蒙科爾內(Montcornet)和拉昂(Laon)大獲全勝, 並於1940年5月27日至30日在阿布維爾(Abbeville)阻斷了德軍進攻。 他因此受到部隊嘉獎, 被稱為“勇敢果斷的傑出指揮官”。

1940年6月1日, 戴高樂被拔擢為臨時準將。 6月5日, 當時的議會主席保羅·雷諾將其任命為國防和戰爭部副國務秘書, 負責協調與英軍的行動, 以繼續作戰。 6月9日, 他與邱吉爾會晤, 並試圖勸說邱吉爾增派部隊, 包括空軍部隊, 但遭到拒絕。 6月10日, 戴高樂離開了已交到敵人手中的巴黎, 前往奧爾良、布裡亞爾和圖爾。 6月16日, 他從英國返回到波爾多時, 得知議會主席保羅·雷諾已經辭職, 由貝當元帥接替。 貝當元帥于6月17日要求停戰。 戴高樂將軍於是被排擠出政府。

1940年6月:發出抗戰號召

戴高樂立即返回倫敦,

以準備繼續進行戰鬥。 貝當元帥宣佈停戰之後, 戴高樂將軍于1940年6月18日在邱吉爾的同意下在英國廣播電臺BBC發出抵抗號召。 在第二天報紙進行了轉載, 並由播音員重新誦讀。 這個與政府唱反調的將軍受到貝當政府的降級和停職處理, 並於8月份被缺席審判, 宣判為死刑。

優秀領導者

1940-1944年:“自由法國”的領袖

以溫斯頓·邱吉爾為首的英國政府,1940年6月28日宣佈承認戴高樂將軍為自由法國的領袖。戴高樂組織的武裝力量被稱為“自由法國軍隊”(FFL)。8月7日,由著名法學家勒內·卡森(René Cassin)起草的協議得到了英國的認可。根據這份協定,自由法國軍隊在英國軍隊中不屬於外籍兵團,擁有自己的國別和獨立性。

1940年10月27日,戴高樂將軍在布拉柴維爾成立了帝國防禦委員會,但強調戰爭結束後,將由法蘭西對其一切行為進行評價。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入侵蘇聯。12月7日,日本空軍襲擊美國軍事基地珍珠港。戰爭由此轉變為世界大戰。1941年9月,戴高樂將軍為自由法國設立了一個法蘭西民族委員會,委員會成為流亡政府的象徵。1943年6月3日他到達阿爾及爾之後,又將其改名為法國國家解放委員會CFLN,與吉羅將軍(Giraud)共同主持。吉羅將軍曾忠實于貝當元帥,但其部隊隨後轉向自由法國軍隊。在阿爾及爾,戴高樂將軍分配給聯合指揮部一支部隊。一年後,1944年6月3日,戴高樂將軍被推選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

從1942年起,自由法國與內地抵抗運動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戴高樂委派讓·穆蘭(Jean Moulin)在法國成立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代表所有不同黨派、工會和抵抗力量,以協調針對佔領國和維希政府的鬥爭,最終解放法國領土。在解放法國的戰爭中,面對盟軍,國民的團結也至關重要。儘管戴高樂作出各種保證,一些盟國仍然拒絕承認戴高樂為法國的合法代表,因為他的權利沒有來自民主選舉。直至1944年10月23日,巴黎解放後的三個月,臨時政府才終於被美國、蘇聯和英國三大強國承認。

1944-1946年:解放者

戴高樂將軍迅速地恢復了國民政府的權利。美國人本來要將解放了的法國看作是被戰勝國統治和佔領的國家。1944年6月6日諾曼地登陸之後,他強烈要求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將軍迅速解放巴黎,而在此之前艾森豪的戰略計畫則是不途經巴黎,而直接向歐洲東部進軍。

1944年6月14日,戴高樂抵達諾曼第,他在這片被解放了的法國領土上第一次發表演說。8月24日,勒克雷爾將軍率領裝甲師解放了法國,戴高樂將軍于8月25日重回巴黎聖-多明尼克街的戰爭部,這是他在1940年6月10日之前曾工作過的辦公室。他以此強調維希政權只是一段插曲,共和國從來沒有停止存在過。隨後,他來到市政廳發表了演說,在講話中他強調了法國人民在自身解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天,8月26日,戴高樂將軍凱旋地穿過香榭麗舍大道,巴黎民眾向他熱烈歡呼。9月9日,由他主持的國民政府成立。從1944年4月21日起恢復了選舉權的法國人民於1945年4月至5月期間首次參加了市政公民普選投票。1945年10月,即戰爭結束後的六個月,選舉出制憲議會。

任臨時政府總理的戴高樂將軍在國家的概念和政黨的作用方面與制憲議會發生了衝突。1946年1月20日,戴高樂因為軍事貸款問題向國民議會主席費力克斯·古安(Félix Gouin)提出辭職。

優秀領導者

1940-1944年:“自由法國”的領袖

以溫斯頓·邱吉爾為首的英國政府,1940年6月28日宣佈承認戴高樂將軍為自由法國的領袖。戴高樂組織的武裝力量被稱為“自由法國軍隊”(FFL)。8月7日,由著名法學家勒內·卡森(René Cassin)起草的協議得到了英國的認可。根據這份協定,自由法國軍隊在英國軍隊中不屬於外籍兵團,擁有自己的國別和獨立性。

1940年10月27日,戴高樂將軍在布拉柴維爾成立了帝國防禦委員會,但強調戰爭結束後,將由法蘭西對其一切行為進行評價。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入侵蘇聯。12月7日,日本空軍襲擊美國軍事基地珍珠港。戰爭由此轉變為世界大戰。1941年9月,戴高樂將軍為自由法國設立了一個法蘭西民族委員會,委員會成為流亡政府的象徵。1943年6月3日他到達阿爾及爾之後,又將其改名為法國國家解放委員會CFLN,與吉羅將軍(Giraud)共同主持。吉羅將軍曾忠實于貝當元帥,但其部隊隨後轉向自由法國軍隊。在阿爾及爾,戴高樂將軍分配給聯合指揮部一支部隊。一年後,1944年6月3日,戴高樂將軍被推選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

從1942年起,自由法國與內地抵抗運動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戴高樂委派讓·穆蘭(Jean Moulin)在法國成立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代表所有不同黨派、工會和抵抗力量,以協調針對佔領國和維希政府的鬥爭,最終解放法國領土。在解放法國的戰爭中,面對盟軍,國民的團結也至關重要。儘管戴高樂作出各種保證,一些盟國仍然拒絕承認戴高樂為法國的合法代表,因為他的權利沒有來自民主選舉。直至1944年10月23日,巴黎解放後的三個月,臨時政府才終於被美國、蘇聯和英國三大強國承認。

1944-1946年:解放者

戴高樂將軍迅速地恢復了國民政府的權利。美國人本來要將解放了的法國看作是被戰勝國統治和佔領的國家。1944年6月6日諾曼地登陸之後,他強烈要求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將軍迅速解放巴黎,而在此之前艾森豪的戰略計畫則是不途經巴黎,而直接向歐洲東部進軍。

1944年6月14日,戴高樂抵達諾曼第,他在這片被解放了的法國領土上第一次發表演說。8月24日,勒克雷爾將軍率領裝甲師解放了法國,戴高樂將軍于8月25日重回巴黎聖-多明尼克街的戰爭部,這是他在1940年6月10日之前曾工作過的辦公室。他以此強調維希政權只是一段插曲,共和國從來沒有停止存在過。隨後,他來到市政廳發表了演說,在講話中他強調了法國人民在自身解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天,8月26日,戴高樂將軍凱旋地穿過香榭麗舍大道,巴黎民眾向他熱烈歡呼。9月9日,由他主持的國民政府成立。從1944年4月21日起恢復了選舉權的法國人民於1945年4月至5月期間首次參加了市政公民普選投票。1945年10月,即戰爭結束後的六個月,選舉出制憲議會。

任臨時政府總理的戴高樂將軍在國家的概念和政黨的作用方面與制憲議會發生了衝突。1946年1月20日,戴高樂因為軍事貸款問題向國民議會主席費力克斯·古安(Félix Gouin)提出辭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