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養豬業正大換血,90%養豬人要面臨重大打擊

我國是豬肉消費第一大國, 每年要吃掉5000萬噸以上豬肉, 而這5000萬噸豬肉折算成生豬約為7億頭, 也就說一年內我國平均每兩人能吃掉一頭豬, 這個資料是非常驚人的。

龐大的豬肉消費群體就需要龐大的生豬產業來支撐, 毫無懸念我國同樣是養豬第一大國, 我國目前有大約4000萬養豬戶, 其中有近90%的養豬戶年提供生豬不足50頭, 而就是他們提供了占總量1/3的生豬, 然而他們以後養豬的日子會越來越難, 很多將被迫退出養豬行業。

2016年是養豬人的最甜蜜的時光, 豬價一竄到20元/kg以上, 每頭豬最高盈利可達1000元以上,

全年每頭豬淨利潤也在500元以上, 這是養豬人養豬幾十年難遇到一次的好行情。

2016年賺錢不?的確賺到了, 但是甜蜜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其實即使在養豬的甜蜜期, 有些養豬人, 特別是小散戶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 甚至可以用無奈來形容。

2016年豬被吹到風口上, 養殖環保同樣處在風口浪尖。 2016年史上最嚴的環保政策開始實施, 在全國20多個省份劃定禁養區, 非禁養區的養殖戶也要嚴格按照要求做好養殖糞汙的處理, 否則將面臨關停的危險。

在環保政策實施之前, 我國絕大多數養豬場對糞汙處理的認識不高, 在糞汙處理上投入資金和時間較少, 糞汙處理技術也就受限。 當環保政策下來時, 財大氣粗的大型的豬場能可以拿出足夠的資金來建設糞汙處理工程,

而資金短缺的小散戶不能拿出足夠的錢來建設糞汙處理工程, 只能無奈關停辛苦經營多年的豬場。

我國決策層對也是有意扶持規模養豬場, 而對小散戶卻不管不問。 近些年來我國對養殖業都有一定的補貼政策, 特別是養豬業補貼豐厚, 但這只是對規模養豬場來說的, 沒有小散戶的份, 因為補貼物件至少是年出欄量為500頭的豬場。 在政策傾斜下, 規模豬場資金雄厚, 又有政策扶持, 發展的自然順風順水, 而小散戶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將會更大。

近兩年因為政策的扶持, 又看到大環境下養豬業發展的巨大潛力, 大企紛紛加快養豬產業的佈局, 不管是養豬大亨, 還是飼料大企都制定了宏偉的養豬大計,

並開始實施。 所建成的豬場已經初具生產規模, 並持續向市場輸送大量生豬, 而近期豬價持續走低和這些大企大量生豬出欄不無關係。

大企瘋狂佈局養豬行業, 而形成的巨大產能, 又因此較低的養殖成本勢必拉低生豬出欄價格, 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小散戶, 養豬利潤低下, 讓本就是小本經營的小散戶更是舉步維艱。 在此種艱難境地小散戶只能靠使用自家種的糧食喂豬、自己管理豬場來盡可能的降低養殖成本, 而這樣的養豬日子勢必越來越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