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深度解密北京明十三陵無字碑的來歷

北京深度文化之旅:北京名人墓祠(4)十三陵無字碑

一提到無字碑, 很多人會想起武則天, 然而, 在北京的明十三陵卻有好幾塊沒有任何字跡的無字碑。 十三陵裡躺著的可是明朝的十三位皇帝, 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 除了長陵和思陵之外, 其他十一陵雖然都是明朝時建造的, 但是每一座都有一塊無字碑。 按常理來說, 歷代皇帝歸天后, 不管生前是好是壞, 負責撰寫碑文的文官哪怕是昧著良心也都要誇一番的, 否則會掉腦袋。


明十三陵神路

關於十三陵中的十一陵都有無字碑的原因存在著好幾種說法, 有人說皇帝的功勞太大無法用文字來表達, 這顯然不太靠譜, 比如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立業皇帝朱棣都是政績累累, 都刻有神功聖德碑, 而後面一些碌碌無為的皇帝, 功勞怎麼就大到無法書寫了呢?

清乾隆帝在《哀明陵三十韻》中就提出了質疑:“明諸陵,

唯長陵有聖德神功碑文, 餘俱有碑無字, 實不可解也。 ”

這個謎團一直吸引著無數人研究探秘, 直到今天, 相關研究明十三陵的專家解釋, 這可能要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 朱元璋算是有勇有謀、戰功赫赫, 但是同樣雙手沾滿了鮮血, 尤其是在建國後, 很多忠臣良將死於他手。

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

人們常說“人之將死 其心也善”, 朱元璋在臨死之前似乎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悔悟, 希望給子孫後代留一個經驗教訓, 便對身邊的大臣們交代:“皇陵碑記一向都是大臣們的粉飾之文, 根本不能表明歷史, 教育子孫。 ”暗示大臣們在自己離世後, 能夠給他一個比較公正、真實的評價。

這可為難了翰林院的學士們, 如果不按照朱元璋的遺囑辦吧, 犯了欺君之罪, 如果按照旨意辦吧, 如實寫出來那朱元璋的手上可是沾滿了鮮血啊。 最後他們把這個艱巨的任務, 以太祖的“名訓”做擋箭牌推給了嗣皇帝。 所以孝陵(朱元璋的陵墓)的碑文是明成祖朱棣撰寫的。 而長陵(朱棣的陵墓)的碑文則是明仁宗朱高熾為其撰寫的。

因朱元璋的孝陵遠在南京紫金山, 所以明十三陵裡只有長陵有碑文。

無字碑

從仁宗以後的皇帝, 在陵門前都沒有碑亭和碑。 嘉靖十六年(1537年), 大學士夏言建議為獻、景、裕、茂、泰、康六陵立碑。 根據朱元璋和朱棣的陵墓“帝陵功德碑文需出自嗣帝之筆” 這一碑文撰寫原則,

嘉慶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 在碑亭立起來的時候, 禮部尚書嚴蒿就上奏世宗, 請他為六陵撰寫碑文。 可惜這位皇帝一心迷戀仙術, 過著紙醉金迷的日子, 哪有心思撰寫那麼多碑文呢?

因為獻、景、裕、茂、泰、康六陵石碑都是無字的, 所以後來的永、昭、定、慶、德五陵也沿用這個方法, 都只在陵前建造了無字的神功聖德碑和碑亭。

到崇禎帝時, 明朝滅亡, 是清朝皇帝為他刻碑並撰寫了碑文。 所以, 明十三陵中只有第一座長陵和最後一座思陵的神功聖德碑上有碑文, 其它十一帝均為無字碑。

版權聲明:本文為醉月聆蕾原創, 禁止轉載。 本人只以“醉影”、“醉影北京”筆名在其他平臺發表文章, 除此以外的帳號發表此文均為盜版。

相關連結:李蓮英墓:一生平步青雲咯 終了死無全屍 墳墓被人挖開

除此以外的帳號發表此文均為盜版。

相關連結:李蓮英墓:一生平步青雲咯 終了死無全屍 墳墓被人挖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