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堅持三個原則 高考填報志願不難

第一招學校優先原則 原則上能上985, 不上211, 以此類推

能上985, 不上211, 以此類推。 社會上用人單位對畢業學校的評價, 實際只有以下幾個硬標準,

最高的是985, 其次是211, 其次是本科、專科等等。 在招聘時, 經常會對畢業學校有一個要求, 即便不公開說, 也會悄悄地立下這個規矩。

隨著大學招的大學生越來越多, 學生分層嚴重的同時, 大學在出口把關不嚴, 看出身只能越來越多, 而不會減少。 目前, 全國招收700多萬大學生, 每年畢業700多萬, 淘汰率很低, 沒有辦法, 只能看入口了, 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 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學生層次區別不大說事, 那時的人如果能上專科學校, 放到現在至少都是985了。

其實看出身是世界通則, 不止中國, 比如哈佛的人, 嘴上不說, 暗地裡也會在意這一點。 哈佛本科的申請錄取比只有5%左右, 但到了碩士層面, 平均下來就超過40-50%了。

本科是你第一出身,

一輩子也無法改變, 因此需要更加重視。

這裡特別要提醒家長與考生的是, 在錄取時的一本二本等等劃分, 是最坑人的, 千萬不要在意這個東西。 一本二本不是一個明確的層次區別, 更不是社會上的學校層次區別, 只是當地招生辦為錄取而決定的一個東西。 有的學校在這個省參加一本招生, 在另外一個省可能就是二本, 比比皆是。 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這樣一點。 比如, 如果有985學校部分專業在二本招生, 那就去報, 最後那塊牌子最重要。 聽說北大醫學部護理專業在一些地區是二本招生, 為什麼不去先拿一個北大的招牌?

在這裡, 我想提醒, 有幾個985學校因為地域原因, 比較好上。 第一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地域的確受限制,

不僅在西北, 還不在西安, 在楊淩鎮。 但學校是最早的一批985, 比後來擠進985的高校其實更有資歷。

一般來說, 西北東北的985高校分數都比較低, 但學校很不錯, 比如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是當時在西北佈局的2所綜合性大學, 後來西北大學撤銷下放陝西, 他就成了西北唯一綜合性重點大學。 再比如吉林大學, 與此類似。 最後想推薦的是一個特別的985高校, 西北工業大學。 這個學校在西安, 屬於前國防科工委, 實力強悍, 也是最早入選985高校的, 論資歷在現有的985高校也屬於前列, 但因為地域影響, 影響力下降。

對於更多的考生, 只能選擇地方普通高校, 各個大學本質上區別不大, 相對選擇發達地區的好一點。 非要選好壞, 建議注意學校歷史,

一般來講, 大學還是講究文化積澱傳承的, 歷史長的老本科學校, 可優先選擇。

第二招地域原則 北京上海優先, 其次需要考慮各大區首府城市

在哪裡上大學非常重要, 毫無疑問, 北京上海首選, 其次建議考慮杭州、南京、廣州、天津等東部地區。 有兩個地方比較特別, 一個是重慶, 一個是深圳, 我覺得需要特別提出。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眼界的問題, 見世面的問題。 在中國, 沒有比北京上海更發達的城市了, 你見的世面有多大, 也決定了你的理想與定位。 其次, 也沒有比他們有更多好學校的地方了, 高校聚集, 形成了一種文化生態, 這是所有高樓大廈解決不了的。

對於北京上海的孩子, 給你們一個忠告, 此條不適合你們,

你們已經見過這種世面了, 你們需要其他的, 最好離開本地上大學, 你的收穫會更大, 因為你們欠缺的不是眼界, 是生活, 離開父母生存, 是瞭解中國, 瞭解更豐富的中國。

麻煩的是, 北京上海分數都太高, 很多人難以有條件選擇, 多數孩子不得不去其他地方, 那麼, 我們注意選擇各大地區的首府城市。 如華中地區的武漢, 西南地區的成都, 西北地方的西安, 東北的瀋陽。 其次是這些地區的副中心城市, 如東北的大連, 東南的廈門。 原因非常簡單, 這些地方都是好大學聚集的地方, 不僅都有985, 211學校, 一般都有50年代就佈局的一個大學群, 學科門類齊全, 學術生態環境非常好。 比如西安, 在90年代還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區, 居全國第二位元, 僅次於北京,而且多數是部屬老牌高校(當然現在不一樣了)。

這裡面糾結的就是瀋陽,原來在東北佈局的重要的大學都不在瀋陽,比如綜合性大學吉林大學在長春,工科重點大學在大連,還有一個重要的工科學校哈工大在哈爾濱。

重慶是原來副中心城市裡最特殊的,現在是直轄市了,有一個非常好的重慶大學,還有一個有資歷的西南大學,211大學,也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深圳,主要是著眼未來。深圳已經超越香港,廣州,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學培養了馬化騰,深圳還有華為,華大基因等等,隨著深圳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開眼界,必須考慮深圳了。

第三招專業原則 能上更好學校的學生,可以放棄這一原則;只能上專科的學生,要堅持選喜歡的專業

其實很多人往往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恰恰是最不需要糾結的一個問題。

第一,學什麼就一定做什麼嗎?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圍,有多少人是學什麼就幹什麼的?尤其是那些優秀的人,基本是學什麼不幹什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學什麼不決定你的一生與職業,你能否在這個行業做到最優秀才決定了你的一生。

第二,你打算本科畢業就工作嗎?對於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準備讀完研究生再說。如此,更不需要糾結了。研究生再換專業,很多學校與老師更喜歡複合型人才,即跨專業的。

第三,你確定你想好了學什麼嗎?其實對於多數人,在這個年齡沒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後就後悔也是正常的。美國大學制度就是考慮到18歲時很多人還沒有想清楚到底想學什麼,因此,強調寬口徑培養,按大類招生,包括換專業如喝涼水,非常自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正因為此,你更不需要糾結了,讀碩士時再說,尤其是專業與學校選擇發生矛盾時,可以選擇更好的學校,而不是專業。

第四,實在想不清楚時,給你兩個建議。第一,學數學。數學是學科之母,未來換專業時更受歡迎,比如經濟學,金融,管理等等。8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都是學數學出身的。當然,你想換電腦等工科更沒有問題。學數學只是因為你想不清楚才選擇,主要是為未來考慮打算,不是讓你以此為生,不是讓你當第一名,不要發怵。第二,學英語。幾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實際工作中掌握,但惟獨語言能力,對於絕大多數人是無法在實際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簡單,這是一個死功夫,沒有捷徑。但語言又是一個放大器,比如你是開計程車的,如果英語好會怎麼樣?同時,未來無論出國還是考研,英語都是必須過關的,對於很多學習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語拿下,也是一個不知道學什麼時的選擇之一。

當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應用型大學,三本或者高職高專,那麼專業就比什麼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二,選擇技能性強的,比如軟體工程,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如市場行銷之類。這是和那些有更多選擇權的學生不同的。

最後總結一下,學校第一,如果能上985,原則上就不要糾結專業、地區,尤其是專業,糾結地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能讓你決然的,是985、211這種層次區別,細微的差距上,就算了,不值得你犧牲太多。特別提醒的是,招生中的一本二本是你最不需要關注的,但卻可以利用的。

三個原則卡下來,其實你可以考慮選擇的學校就很少了,在平行志願下,還有什麼難題嗎?

僅次於北京,而且多數是部屬老牌高校(當然現在不一樣了)。

這裡面糾結的就是瀋陽,原來在東北佈局的重要的大學都不在瀋陽,比如綜合性大學吉林大學在長春,工科重點大學在大連,還有一個重要的工科學校哈工大在哈爾濱。

重慶是原來副中心城市裡最特殊的,現在是直轄市了,有一個非常好的重慶大學,還有一個有資歷的西南大學,211大學,也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深圳,主要是著眼未來。深圳已經超越香港,廣州,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學培養了馬化騰,深圳還有華為,華大基因等等,隨著深圳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開眼界,必須考慮深圳了。

第三招專業原則 能上更好學校的學生,可以放棄這一原則;只能上專科的學生,要堅持選喜歡的專業

其實很多人往往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恰恰是最不需要糾結的一個問題。

第一,學什麼就一定做什麼嗎?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圍,有多少人是學什麼就幹什麼的?尤其是那些優秀的人,基本是學什麼不幹什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學什麼不決定你的一生與職業,你能否在這個行業做到最優秀才決定了你的一生。

第二,你打算本科畢業就工作嗎?對於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準備讀完研究生再說。如此,更不需要糾結了。研究生再換專業,很多學校與老師更喜歡複合型人才,即跨專業的。

第三,你確定你想好了學什麼嗎?其實對於多數人,在這個年齡沒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後就後悔也是正常的。美國大學制度就是考慮到18歲時很多人還沒有想清楚到底想學什麼,因此,強調寬口徑培養,按大類招生,包括換專業如喝涼水,非常自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正因為此,你更不需要糾結了,讀碩士時再說,尤其是專業與學校選擇發生矛盾時,可以選擇更好的學校,而不是專業。

第四,實在想不清楚時,給你兩個建議。第一,學數學。數學是學科之母,未來換專業時更受歡迎,比如經濟學,金融,管理等等。8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都是學數學出身的。當然,你想換電腦等工科更沒有問題。學數學只是因為你想不清楚才選擇,主要是為未來考慮打算,不是讓你以此為生,不是讓你當第一名,不要發怵。第二,學英語。幾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實際工作中掌握,但惟獨語言能力,對於絕大多數人是無法在實際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簡單,這是一個死功夫,沒有捷徑。但語言又是一個放大器,比如你是開計程車的,如果英語好會怎麼樣?同時,未來無論出國還是考研,英語都是必須過關的,對於很多學習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語拿下,也是一個不知道學什麼時的選擇之一。

當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應用型大學,三本或者高職高專,那麼專業就比什麼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二,選擇技能性強的,比如軟體工程,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如市場行銷之類。這是和那些有更多選擇權的學生不同的。

最後總結一下,學校第一,如果能上985,原則上就不要糾結專業、地區,尤其是專業,糾結地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能讓你決然的,是985、211這種層次區別,細微的差距上,就算了,不值得你犧牲太多。特別提醒的是,招生中的一本二本是你最不需要關注的,但卻可以利用的。

三個原則卡下來,其實你可以考慮選擇的學校就很少了,在平行志願下,還有什麼難題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