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生活如此多嬌,是什麼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哎呦, 我的腰...

現今, 長期的伏案辦公, 缺乏鍛煉, 久坐不動, 彎腰駝背等不經意的生活習慣無形當中讓很多人的腰部承受著巨大的負擔。 年紀輕輕就開始扶著腰喊著腰疼的人已不在少數, 更是有人調侃道“十人九腰痛”。 可見腰痛的年輕化趨勢愈演愈烈, 連十幾歲的孩子就能患上腰肌勞損。 今天就讓小編就一同談談腰痛那些事。

首先, 腰疼也是有分類的, 您知道您屬於哪種腰疼麼?通過下面的方法看看您的腰疼類型:

測一測你是哪種腰痛類型?

在全國各大醫院就診人群中, 腰痛患者就診量僅次幹感冒。 由於引發腰疼的原因較多, 大家可以通過自檢來判斷屬於哪一種, 從而對症治療。

1. 能摸到、有壓痛——腰肌勞損

如果感覺腰疼, 而且能摸到, 按壓時有疼痛感, 可能是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重在預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須保持良好的姿勢, 避免容易引起“閃腰”的動作。

2. 位置很深、活動受限——腰椎間盤問題

感覺腰部很疼, 彎不了腰, 但觸摸時沒有很疼的壓痛點。 這往往是腰椎間盤引起的牽扯痛, 或小關節功能紊亂引起的疼痛, 確診需要借助CT或核磁共振。

3. 腰疼並伴隨下肢放射痛——神經受累

放射痛就是沿著腰一直到大腿、小腿, 甚至足背、足底一條線的疼, 或有麻木、下肢無力等症狀, 這些情況都可能是神經受累所致。 此時要儘快去醫院檢查壓迫程度及壓迫位置。

4. 待著不動也疼——須排除腫瘤可能

出現不明原因的腰疼, 又找不到特殊的壓痛點, 夜間睡著和處於舒適、放鬆的休息狀態時仍然很疼, 必須及時到醫院排除是否為腫瘤, 以免延誤治療。

這7種人更易腰傷

1.重體力勞動者和純腦力勞動者

長期伏案工作或彎腰搬重物的人, 腰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就高。

2.過胖或過瘦的人

肥胖人群特別是腹部脂肪堆積的人, 腰部負荷大, 腰痛病的發病率也高。 而體型過於瘦弱的人則因為肌肉組織太少, 力量薄弱, 也容易發病。

3.孕婦

調查顯示, 孕婦腰背痛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正常人。 這是因為妊娠期間整個韌帶系統處於鬆弛狀態, 脊柱上的後縱韌帶也變得鬆弛, 椎間盤易於膨出。

4.常處陰冷環境的人

長期居住或工作在陰冷環境中的人, 如冬季在室外工作、常年在潮濕的礦井裡勞作, 容易發病。

5.受過外傷的人

搬重物、運動時瞬間用力過猛,就會造成腰部受傷,慢性損傷經久不愈可能會發展為腰椎間盤突出。

6個習慣最傷腰

1.站姿或坐姿不對

塵姿前傾時,腰椎間盤承載的壓力最大。因此,長期伏案工作或坐姿不正確,很容易讓人出現腰部肌肉酸痛。

➤ 建議:

平時無論是坐著還是站立都要挺直腰背,最好每一兩個小時就站起來走走。選擇最佳坐姿,即端正頭、頸、肩、背,不要偏頭、聳肩。坐著時可選擇一個好的靠墊,即中間突出,上下為圓弧過渡,並要有一定的硬度。

2.穿不對鞋

穿細高跟鞋走路時,身體會前傾,背部弧度增加;無跟鞋、平底鞋、人字拖同樣會使步態非常不穩,體重無法均勻地分佈在脊柱上,可能導致椎間盤受損,並使肌肉痙攣和疼痛遍及全身。

➤ 建議:

穿著沒有鞋跟的平底鞋時,應在鞋內側加厚鞋墊。需要長時間行走或站立時,最好選擇有2釐米跟的鞋子。

3.運動不當

堅持運動是好事,但運動方式不當,會導致脊柱變形。例如,運動時間過長,每天運動時間超過60分鐘,會使脊柱過度曲伸,使脊椎勞損,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症。

➤ 建議:

每天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30分鐘左右,並加強背部拉伸運動。跳舞、步行、游泳都是鍛煉背部的理想運動。對於需要猛然轉身和扭身的運動,如羽毛球、高爾夫球和網球等,注意保護腰椎,最好佩戴護腰。

4.腰部受涼

在低溫環境下,血運較差的關節很難適應,因此出現腰腿疼痛症狀的人較多。“久坐族”腰部血液迴圈差,稍微一受涼,可能就會引發腰疼。

➤ 建議:

冬天一定要加強腰部保暖,久坐族最好每半個小時站起來活動一下。對於已患有腰椎疾病的患者,還要注意保護腰部,可在醫生指導下,加個護腰。

5.過度按摩

按摩的確能對腰部疾患有所緩解,但頻繁按摩會加速腰關節磨損,令其變得異常脆弱。

➤ 建議:

最好採取“輕按摩”方式,不僅是手法輕,更重要的是減少按摩次數。一般情況下,半個月按摩1次即可。另外,腰部按摩要找專業按摩醫生。

6.床墊太軟或太硬

床墊過軟會讓脊柱在睡眠過程中凹陷變形。而床墊太硬,同樣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 建議:

床墊的軟硬度,以躺在上面腰部沒有明顯下陷最為適宜,而且床墊要有一定的彈力,翻身時可輔助腰部力量,緩解腰椎的磨損度。如果是睡木板床,則可在上面加一個5~10釐米的軟墊。

4個動作教你輕鬆護腰

1.小燕飛

人呈俯臥位,雙手背向放好,頭儘量向上翹,然後放鬆。做這個動作時,不能屈膝,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鐘左右,時間、強度因人而異。

2.五點支撐

建議每天睡前做五點支撐訓練:仰臥在床上,屈肘屈膝,以頭枕部、雙肘尖、雙足底著床,將臀部及腰背部盡力抬離床面,3~5秒為1次,每天50次。

3.平板支撐

俯臥,兩肘打開與肩同寬,肘關節支撐於地面,上臂與軀幹儘量保持90度。兩腳尖並在一起減少支撐面積。頸部自然伸直,眼睛看向前下方,挺胸,使頭、肩、髖和下肢等部位保持在同一平面,腹部肌肉、盆底肌收緊,使脊椎骨處於自然生理彎曲的形態。自然呼吸,不要憋氣,髖關節不能下落或向身體兩側傾斜。

4. 向後抬腿

趴在床上或站立趴在牆上,讓腳、腿向後方使勁,左右腿交替進行,以感覺到後背肌肉收縮、拉緊,整個身體向後弓為最佳狀態。

最後小編提示您:

鍛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慢慢協調肌肉的穩定性,不僅能減輕腰疼,還能延緩腰椎間盤退變速度。不過,腰疼急性炎症期,不建議做功能鍛煉,需要充分休息,最好臥床。當炎症被控制住、疼痛減輕後,才是做功能鍛煉、減少病情復發的最佳時機。

想要學習更多骨科專業知識?

細分骨科所有專業讓您光速獲取資源

隨時隨地,唯醫為醫!

搬重物、運動時瞬間用力過猛,就會造成腰部受傷,慢性損傷經久不愈可能會發展為腰椎間盤突出。

6個習慣最傷腰

1.站姿或坐姿不對

塵姿前傾時,腰椎間盤承載的壓力最大。因此,長期伏案工作或坐姿不正確,很容易讓人出現腰部肌肉酸痛。

➤ 建議:

平時無論是坐著還是站立都要挺直腰背,最好每一兩個小時就站起來走走。選擇最佳坐姿,即端正頭、頸、肩、背,不要偏頭、聳肩。坐著時可選擇一個好的靠墊,即中間突出,上下為圓弧過渡,並要有一定的硬度。

2.穿不對鞋

穿細高跟鞋走路時,身體會前傾,背部弧度增加;無跟鞋、平底鞋、人字拖同樣會使步態非常不穩,體重無法均勻地分佈在脊柱上,可能導致椎間盤受損,並使肌肉痙攣和疼痛遍及全身。

➤ 建議:

穿著沒有鞋跟的平底鞋時,應在鞋內側加厚鞋墊。需要長時間行走或站立時,最好選擇有2釐米跟的鞋子。

3.運動不當

堅持運動是好事,但運動方式不當,會導致脊柱變形。例如,運動時間過長,每天運動時間超過60分鐘,會使脊柱過度曲伸,使脊椎勞損,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症。

➤ 建議:

每天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30分鐘左右,並加強背部拉伸運動。跳舞、步行、游泳都是鍛煉背部的理想運動。對於需要猛然轉身和扭身的運動,如羽毛球、高爾夫球和網球等,注意保護腰椎,最好佩戴護腰。

4.腰部受涼

在低溫環境下,血運較差的關節很難適應,因此出現腰腿疼痛症狀的人較多。“久坐族”腰部血液迴圈差,稍微一受涼,可能就會引發腰疼。

➤ 建議:

冬天一定要加強腰部保暖,久坐族最好每半個小時站起來活動一下。對於已患有腰椎疾病的患者,還要注意保護腰部,可在醫生指導下,加個護腰。

5.過度按摩

按摩的確能對腰部疾患有所緩解,但頻繁按摩會加速腰關節磨損,令其變得異常脆弱。

➤ 建議:

最好採取“輕按摩”方式,不僅是手法輕,更重要的是減少按摩次數。一般情況下,半個月按摩1次即可。另外,腰部按摩要找專業按摩醫生。

6.床墊太軟或太硬

床墊過軟會讓脊柱在睡眠過程中凹陷變形。而床墊太硬,同樣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 建議:

床墊的軟硬度,以躺在上面腰部沒有明顯下陷最為適宜,而且床墊要有一定的彈力,翻身時可輔助腰部力量,緩解腰椎的磨損度。如果是睡木板床,則可在上面加一個5~10釐米的軟墊。

4個動作教你輕鬆護腰

1.小燕飛

人呈俯臥位,雙手背向放好,頭儘量向上翹,然後放鬆。做這個動作時,不能屈膝,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鐘左右,時間、強度因人而異。

2.五點支撐

建議每天睡前做五點支撐訓練:仰臥在床上,屈肘屈膝,以頭枕部、雙肘尖、雙足底著床,將臀部及腰背部盡力抬離床面,3~5秒為1次,每天50次。

3.平板支撐

俯臥,兩肘打開與肩同寬,肘關節支撐於地面,上臂與軀幹儘量保持90度。兩腳尖並在一起減少支撐面積。頸部自然伸直,眼睛看向前下方,挺胸,使頭、肩、髖和下肢等部位保持在同一平面,腹部肌肉、盆底肌收緊,使脊椎骨處於自然生理彎曲的形態。自然呼吸,不要憋氣,髖關節不能下落或向身體兩側傾斜。

4. 向後抬腿

趴在床上或站立趴在牆上,讓腳、腿向後方使勁,左右腿交替進行,以感覺到後背肌肉收縮、拉緊,整個身體向後弓為最佳狀態。

最後小編提示您:

鍛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慢慢協調肌肉的穩定性,不僅能減輕腰疼,還能延緩腰椎間盤退變速度。不過,腰疼急性炎症期,不建議做功能鍛煉,需要充分休息,最好臥床。當炎症被控制住、疼痛減輕後,才是做功能鍛煉、減少病情復發的最佳時機。

想要學習更多骨科專業知識?

細分骨科所有專業讓您光速獲取資源

隨時隨地,唯醫為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