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解密:曹操為何不肯放過漢獻帝的董妃?

曹操為什麼要誅殺漢獻帝的董妃?封建時代裡, 皇帝是“九五之尊”, 皇后則要“母儀天下”, 堪稱世上一等一的尊貴男女。 然而, 那是治世、盛世。 等到了王朝末世, 地位越高, 在改朝換代的浪潮之下, 便更是無可逃避, 只能眼睜睜承受命運的刀斧。

比如, 東漢的最後一位天子漢獻帝, 儘管與諸葛亮同年生同年死, 本人也並非毫無才略, 但處在大勢之下, 他也只能乖乖成為一個又一個野心家和陰謀家把持、玩弄的物件。 最終在曹丕的威逼下, 上演了一出“禪讓”的醜劇, 自己也在後世中成為無能與傀儡的代名詞。

西元189年十常侍之亂時, 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就是漢獻帝)被宦官劫持到野外, 遇上帶兵前來的董卓。 董卓向少帝詢問變亂經過, 少帝結結巴巴, 啥都說不清楚。 再問陳留王, 陳留王雖然年紀比少帝小好幾歲, 卻能從頭到尾說得很清楚。 董卓大喜, 認為劉協更賢能, 於是把持朝政後就廢了少帝, 改立劉協為皇帝。

天資聰明的漢獻帝, 其實完全具備做一個明君的才能, 可惜遇上末世, 身不由己, 只能徒呼奈何。 同樣, 漢獻帝身邊的那些後妃, 她們的命運甚至更加悲慘。 漢獻帝儘管是傀儡, 畢竟還有皇帝名分。 除了董卓這種莽撞屠夫, 敢擅自動手開殺的畢竟不多。 相對來說, 後妃雖然也是“國母”, 動起手來就容易多了。

常伴漢獻帝身邊的貴人, 共有兩位, 一位是伏皇后, 一位是董貴妃。

伏皇后名叫伏壽, 是諸葛亮的老鄉琅琊人。 她的八輩子祖宗伏湛曾經當過大司徒, 也算是名門望族。 伏皇后的老爹叫伏完, 老媽是漢桓帝的女兒陽安公主。 論輩分, 漢桓帝是漢獻帝的堂叔公, 伏完是漢獻帝的表姑父, 伏皇后跟漢獻帝也就是拐彎抹角的表兄妹了。

另一位董貴妃, 史書未記載其名。 董小姐的父親叫董承, 是董太后的侄兒, 董太后是漢獻帝的祖母。 所以董承是漢獻帝的表叔, 董小姐也算得上漢獻帝的另一個表妹。 在《三國演義》中, 羅貫中誤寫董貴妃是董承的妹妹, 大約看史書中寫“董承是漢獻帝之舅”, 把這個“舅”理解為舅兄。 其實, 這裡的“舅”是指岳父的意思。

曹操自從移駕許都之後, 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漢獻帝完全當做自己的傀儡,諸般國事,盡是自己掌握。甚至對於漢獻帝左右的大臣,也是擅殺擅貶。對漢獻帝而言,從小受董卓的挾持,後來又被李傕、郭汜欺負,現在來的曹操,原以為是忠良之臣,誰知道手段比前面幾位更狠。

此刻漢獻帝年齡漸長,對於曹操的專橫也越來越不滿。他要尋找其他的忠臣,去遏制和剪除曹操。找來找去,表叔兼岳父董承便成為最佳的人選。於是,漢獻帝咬破手指,在一條衣帶上寫了密詔,然後偷偷賜給董承,讓他聯絡同志,誅殺“國賊”曹操。董承受詔之後,又聯絡了吳蘭、王子服、劉備等人,結盟同心,誓殺“曹賊”。然而,他們的心機計謀比起曹操畢竟差得遠,而運氣也不太好。建安五年(西元200年),密謀洩露,董承等人被曹操殺個一乾二淨,結束了他在東漢政治舞臺上的活躍史。

曹操殺了董承,對於董承的女兒(《三國演義》誤作妹妹)定要斬草除根。於是,帶領兵馬,殺奔宮廷。漢獻帝已經下達了誅殺曹操的密詔,操哥自然也不會客氣。後人有詩歎董妃曰:“春殿承恩亦枉然,傷哉龍種並時捐。堂堂帝主難相救,掩面徒看淚湧泉。”

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漢獻帝完全當做自己的傀儡,諸般國事,盡是自己掌握。甚至對於漢獻帝左右的大臣,也是擅殺擅貶。對漢獻帝而言,從小受董卓的挾持,後來又被李傕、郭汜欺負,現在來的曹操,原以為是忠良之臣,誰知道手段比前面幾位更狠。

此刻漢獻帝年齡漸長,對於曹操的專橫也越來越不滿。他要尋找其他的忠臣,去遏制和剪除曹操。找來找去,表叔兼岳父董承便成為最佳的人選。於是,漢獻帝咬破手指,在一條衣帶上寫了密詔,然後偷偷賜給董承,讓他聯絡同志,誅殺“國賊”曹操。董承受詔之後,又聯絡了吳蘭、王子服、劉備等人,結盟同心,誓殺“曹賊”。然而,他們的心機計謀比起曹操畢竟差得遠,而運氣也不太好。建安五年(西元200年),密謀洩露,董承等人被曹操殺個一乾二淨,結束了他在東漢政治舞臺上的活躍史。

曹操殺了董承,對於董承的女兒(《三國演義》誤作妹妹)定要斬草除根。於是,帶領兵馬,殺奔宮廷。漢獻帝已經下達了誅殺曹操的密詔,操哥自然也不會客氣。後人有詩歎董妃曰:“春殿承恩亦枉然,傷哉龍種並時捐。堂堂帝主難相救,掩面徒看淚湧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