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擁抱人工智慧大潮需引導應用落地

人工智慧正成為公眾生活中的高頻詞, 同時觸動資本市場敏銳的神經。 如何更好地應對洶湧而至的人工智慧浪潮, 這是企業和政府都在思考的問題。

昨日, 在2017世界智慧大會開幕式演講中,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透露, 最近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 該規劃對直到2030年的中國人工智慧產業進行系統部署, 包括與此相關的人工智慧重大科技專案。 規劃將于近日向全社會公佈。

誠然, 我國工業機器人(300024,診股)產業正在加速發展, 近年來, 我國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有目共睹。 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消費的升級,

人工智慧對經濟增長的提振作用毋庸置疑。 普華永道最新一份報告顯示, 到2030年, 人工智慧將促使全球GDP增長14%, 這意味著至2030年人工智慧將為世界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 而由於製造業在GDP佔有很大比重, 中國或將是人工智慧的最大受益者。

人工智慧市場的蛋糕究竟有多大呢?據機構統計, 保守估計最遲至2019年我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而2022年這一數字應在700億元左右。 一方面, 人工智慧引領著科技發展的潮流, 吸引著資本源源不斷地流入, 另一方面, 人們不禁思索人工智慧如何落地變現, 如何切實改變我們的生活?

人工智慧本質上是研製出具有類人智慧的機器或系統, 從而能夠類比、延伸和擴展人類智慧。

因此, “場景驅動”會是未來人工智慧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 簡而言之, 人工智慧需要在衣食住行等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智慧化”, 幫助人類去做人無法做到的事情, 或者代替人類重複勞動, 提高效率。

沒有應用場景支持的人工智慧研究終究是空中樓閣。 人工智慧可以支撐技術不斷發展, 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需求又會反過來驅動支撐技術, 從而帶動整個人工智慧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以“場景應用”為導向, 將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的具體領域中, 才能實現人工智慧的商業落地。

目前, 我們看到了人工智慧在醫療、教育、娛樂等方面的一些嘗試, 但其開發的廣度和深度還有待拓展。

我國人工智慧要想獲得長足健康的發展, 還需要相應的發展規劃進行引導和規範, 説明人工智慧開拓發展空間。

值得期待的是, 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即將發佈。 據萬鋼透露, 規劃將重點推進四項工作, 其中一項便是加快人工智慧的成果向應用轉化。 包括加快智慧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工智慧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 培育具有人工智慧引領作用的核心關鍵技術, 通過開源眾智平臺推動大眾創業。

此外, 加強人工智慧能力建設、加快人工智慧人才聚集及人才儲備;強化政策儲備、注重風險防範;加強國際合作、實現人工智慧全球發展的統籌協調等, 也是規範和引導人工智慧發展的題中之義。

找到技術落地的場景, 找到技術驅動的產品。 不久的將來, 人工智慧或許將很快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相信在新的規劃下, 我們能更從容地迎接人工智慧浪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