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劉牧樵2015醫療產業觀察(12)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0):國務院頒發《關於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 首提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的創業“四眾”, 有媒體說醫療健康是創業重點之一。 對於醫療健康產業來說, 舊模式證明必須改革, 那麼, 未來的醫療健康產業, 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 將成為新常態!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1):戰略可複製, 路徑是唯一。 企業選擇醫療健康養老產業作為未來發展戰略, 是需要找到企業獨特的實現路徑以及支援實現戰略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只有找到唯一的路徑, 戰略才是可實現的。 否則,

再好的企業戰略也難以落地, 反反復複, 戰略還是戰略。 所以, 戰略+路徑+系統解決方案, 才是可操作的落地戰略。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2):近日, 與業內一知名移動醫療創業者探討一移動醫療創業項目, 大家滔滔不絕, 激動不已。 在聽完創業者介紹之後, 他發現其中一個更好的創意, 說如果改變原來就事論事的定位, 放大需求, 項目:價值可能就由1億美金變成100億美金。 可見, 胸懷和格局決定移動醫療專案未來價值。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 開放的心態非常重要, 儘管我們會遇到一些這樣或那樣的人。 資訊透明正在悄悄顛覆醫療行業, 許多牢固不破的結構將被打碎, 個人被邊緣化, 可是, 我們大多數人仍未感知。

唯有開放心態, 整合資源, 形成新的結構, 才可持續發展。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4):今天, 6月份的一篇博文《論春雨醫生的倒掉》刷屏, 鋪天蓋地, 文章的衝動在於春雨開線下診所, 並認為““互聯網+”的妖風吹了一批非醫療人進入醫療行業, 模式類似春雨的公司多如牛毛。 ”細讀此文, 通篇文章浮在表面, 缺乏對行業的理解, 無亂對比, 以偽證偽。 作者根本不知道線下醫療實體已經普遍遇到結構性危機, 行業變革已經悄悄來臨, 春雨醫生就是顛覆者, 是未來。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5):由春雨醫生引出的移動醫療話題, 關於“輕問診”。 對於“輕問診”普遍的理解是, 醫生看病必須面對面, “輕問診”只是概念炒作。 其實, 從專業角度來看, 患者看病是一個決策過程,

在沒有“輕問診”時代, 身體出現問題, 要麼首先諮詢身邊的人, 或者“百度”一下, 然後再做決策。 在我國分級診療體系沒有建立起來的情況下, “輕問診”扮演的是國外“家庭醫生”的角色。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6): 由春雨醫生引出的移動醫療話題, 關於“移動醫療”在醫改中的角色。 移動醫療如果只是去搶掙公立醫院的資源, 挖掘醫生所謂“碎片時間”, 這樣的移動醫療肯定沒有出路。 個人認為, 中國目前醫療體系已經陳舊, 變革勢在必行。 行政結構束博體制內變革, 外部力量(移動醫療)將起推動作用。 移動醫療的作用, 是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優勢, 來重組未來醫療體系。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7):醫療服務貿易難, 需原創和本土化。

當資本來臨, 挺任性, 動不動用錢買品牌和服務, 結果, 水火不容, 散夥了事。 現在一些新建醫療機構, 滿世界買醫療服務模組, 結果亦然, 美國、歐州、臺灣等頂級醫療機構模組, 更不相容!當然, 學習借監是必須的, 但是, 原創更重要!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8):中國醫院已經遇到“結構性”危機——如果我告訴大家, 一半以上的民營醫院危機重重, 公立醫院發展正遇瓶頸, 中國醫院已經遇到“結構性”危機。 所謂“結構性”危機, 就是說醫療機構治療模式、服務模式、盈利模式都遇危機。 所以, 現在無論是移動醫療還是醫生集團等, 都顯得和實體醫療機構不相容, 束手無策。 但是, 突破“結構性”危機, 需要打破結構, 創造新的體系, 所有創業者, 機會在此。

劉牧樵醫療產業觀察(119):當人和資訊合二為一, 越來越透明的資訊, 將首先衝擊的是那些資訊不對稱的行業——醫療行業當然是最受衝擊的行業之一。 基於這樣的判斷, 我們就可以得出醫療行業的舊結構將被越來越透明的資訊擊垮, 作為傳統醫療從業者, 或許根本就感覺不到, 但事實如此。 那麼, 重建移動互聯網時代醫療行業的結構, 唯有移動醫療才能擔此重任, 因為, 舊模式以及沒有任何價值, 創新顛覆是唯一途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