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2月朗逸丟了第一,捷達少賣3萬台 大眾老本兒要吃完了?

這幾年, 儘管大眾在中國的產品品質問題接踵而至, 雙離合故障、速騰斷軸, 以及最近在美國的排放造假, 但沒有阻止中國消費者對大眾的狂熱, 反而銷量越來越好。 今年1月份, 大眾五款車型登上轎車榜前十名, 分別是朗逸、捷達、桑塔納、寶來和速騰, 而且朗逸還是第一。 尤其是桑塔納和捷達這種“老爺車”僅僅靠“做拉皮兒”就能賣這麼好, 真是讓競爭對手們懷疑人生。 (下表為2月轎車銷量20強榜單)

當然, 古語有雲:“人無千日好, 花無百日紅。 早時不計算, 過後一場空。 ”到了2月, 形勢就發生了變化, 轎車市場統計資料顯示, 別克英朗以30477輛排名第一, 大眾朗逸以30009輛屈居第二。 同時, 1月剛以43265輛的銷量逆襲至國內轎車排行榜第2名的捷達, 2月就又環比下跌七成, 銷量僅為12663輛, 比1月少賣了3萬多輛, 跌到了轎車排行榜的第18位。 儘管從目前的資料看, 大眾仍然優勢明顯, 仍有四款車型進了前10名,

並且在11-20名裡, 還有三款車型, 其中POLO和邁騰仍是各自細分市場的翹楚。

但是像桑塔納、捷達和寶來這些老舊的車型, 仍用比較落後的技術, 雖然憑藉大眾的品牌力和消費者的慣性仍能獲得巨大的銷量, 但是隨著競爭對手包括日系車和美系車在這個領域不斷引進新車型和新技術,

大幅度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以及自主品牌在家轎市場不斷推出高品質車型, 例如吉利帝豪GL、上汽榮威i6以及奇瑞艾瑞澤5等, 大眾的這些“老破舊”將很難長期保持這樣的銷量, 畢竟情懷不能當飯吃。

以捷達為例,

作為一汽大眾生產的第一款汽車, 在中國已經擁有25年的歷史, 它也是很多中國人的第一輛車, 堪稱國內車市王牌車型。 事實上, 在國外捷達已經換了好幾代了, 國內的寶來和速騰其實都是捷達的換代車型, 但在中國市場爺爺輩兒的捷達卻通過不斷“換殼”仍在市場上熱銷。 現在的捷達就是去年12月剛剛中期改款的車型。 但是1、2月份銷量遭遇“過山車”行情, 是否意味著這種新瓶裝舊酒的運作模式走到盡頭了呢?

其實, 從價格來看, 改款後的捷達售價7.99萬-13.49萬元, 但是除了在外形上顯得更加年輕時尚外, 動力卻由原來的1.6L發動機改成了1.5L, 而且其它方面也沒什麼升級, 那麼這個價格有什麼競爭力呢?儘管最早一批捷達打下了“皮實耐用”的底子, 據說“開十年拆開裡面的件都沒問題”, 但現在的捷達已經是大眾的低端車型, 上面還有血統純正的速騰在, 試想大眾能在這款車上下多少“好料”呢?

從經銷商方面得到的資訊顯示,捷達1月熱銷完全是因為清庫存,隨著性價比更高的老款逐漸退出,新款捷達就更難賣動了。隨著消費升級加劇,捷達這樣的入門級轎車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被削弱,同價位車型消費者選擇餘地更多、款式配置更多樣,大眾若不拿出更有誠意的產品,僅靠長期積累的品牌優勢搶市場,無異于吃老本兒,恐怕很難長久。對於大眾來說,捷達的例子極具代表性,還有桑塔納、寶來都面臨這種情況,而且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占比例越來越大,對大眾的情懷會越來越淡薄,大眾是時候考慮一下拿出什麼產品來補位元了。

從經銷商方面得到的資訊顯示,捷達1月熱銷完全是因為清庫存,隨著性價比更高的老款逐漸退出,新款捷達就更難賣動了。隨著消費升級加劇,捷達這樣的入門級轎車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被削弱,同價位車型消費者選擇餘地更多、款式配置更多樣,大眾若不拿出更有誠意的產品,僅靠長期積累的品牌優勢搶市場,無異于吃老本兒,恐怕很難長久。對於大眾來說,捷達的例子極具代表性,還有桑塔納、寶來都面臨這種情況,而且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占比例越來越大,對大眾的情懷會越來越淡薄,大眾是時候考慮一下拿出什麼產品來補位元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