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非遺"錦灰堆"備受香港矚目 驚歎:太神奇了

中國網6月29日訊 5月23日至24日, 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香港體驗交流系列活動在香港理工大學校徽廣場舉行, 淄博第四代錦灰堆傳人耿學知先生提供的22幅參展作品甫一掛出便吸引了一眾人的目光。

“太神奇了, 簡直難以置信”、“這是一種攝人心魄的藝術形式”、“看似雜亂無章, 實則井然有序”……縱是見多識廣的香港文化人面對錦灰堆那豐富的想像、奇妙的構圖也發出了由衷的讚歎。

錦灰堆藝術源自中國傳統本身, 並受到西方物質文明的一定影響, 非常真實的描繪古代文人雅士書房所常見的雜物, 具三維視覺藝術特點的寫實畫法。 如:古舊字畫、廢舊拓片、青銅器拓片、瓦當拓片、蟲蛀的古書、廢棄的畫稿以及扇面信劄等。

這些雜物件件呈現破碎、撕裂、火燒、沾汙、破舊不堪的形狀, 給人以古樸典雅、古色古香、雅氣橫生、耐人尋味的感覺, 有人稱之為“非書勝於書、非畫勝於畫”, 因此備受文人雅士的青睞。

由於繪製“錦灰堆”技術含量高, 繪畫者需書、畫、拓、印諸藝俱佳, 並且製作難度大,

耗時長, 勝任者極少, 所以日漸萎縮, 終成絕響。

耿學知先生自小便師從父親——第三代錦灰堆傳人耿玉洲先生——學習書畫, 為傳承錦灰堆藝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近三十年的探索, 耿學知先生的錦灰堆製作技藝已臻化境, 他的作品不但在國內,

在歐美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據悉, 這次在香港展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除錦灰堆外, 還包括京杭運河、柳編技藝、曹州面人、繩編技藝、傳統鋸藝、魯班傳說及魯班鎖技藝在內的共16個項目。 (夢中五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