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分析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內外部環境趨勢向好

中國網財經6月29日訊(記者 馬玉潔) 2017年上半年經濟資料即將公佈, 多家機構紛紛發佈預測。 在28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 數位經濟學家和業內人士對中國今年和明年的宏觀經濟走勢做出了各自的判斷,

並就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進行了闡述。

朱民:外部政治經濟環境在改善

在昨日的“中國經濟展望”分論壇上,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副總裁朱民表示, 對於中國經濟而言, 外部環境的穩定很重要。 “目前中美關係在緩和, 這是一個好事。 ”

同時朱民認為, “一帶一路”的利好因素給未來18個月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他表示, 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可以看到, “一帶一路”不再是簡單的產能出口和融資投資, 還包括金融的全面開放, 建立政策的溝通、監管者的溝通、培訓人員的溝通和交流等, 從而降低了各方面風險, 未來沿線國家的投資和商貿會得到快速的提升。

除了外部政治經濟環境, 中國經濟內部也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 朱民指出, 目前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比重大大提高, “雙創”浪潮興起, 就業形勢很好, 投資也較為穩健強勁。 “如果這個環境繼續的話, 我對明年的經濟走勢還是看好。 ”

李稻葵:明年GDP增速有望接近7%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預測稱, 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與去年持平, 維持在6.7%的增速, 明年GDP有望實現6.9%的增長, 接近7%。

在李稻葵看來, 有三個主要因素影響未來中國的宏觀經濟:首先國際環境整體對中國有利, 一季度出口增長了8%, 進口增長了15%;其次是週期性因素,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在經過連續52個月為負後探底反彈, 企業利潤上升, 變得願意投資;此外, 地方政府也開始恢復對招商引資的重視。

關於中長期改革紅利的釋放, 李稻葵認為, 需繼續推進國企改革的落地, 樹立國企改革典型。 同時, 要推進公共財政改革, 改善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他建議, 鼓勵地方政府長期持有一些資產, 並把更多中央政府收的稅直接在當地返還。

傅成玉:結構調整更重要 亟需轉變政府職能

中石化集團原董事長傅成玉則表示, 相對於GDP增長數字, 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更為重要。 在他看來, 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還沒有到位, 特別是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還遠未實現, 把就業搞好, 把當前存在的一些風險釋放掉, 是更加需要考慮的問題。

傅成玉指出, 當下的政府組織機構和管理職能已經不適應未來中國發展的需要。

在快速轉型發展的階段, 特別是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下, 要從根本上轉變政府職能, 為新經濟服務。

他表示, 政府體制機制改革包括兩部分, 一方面是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另一方面要在放權的過程中加強事前、事後的管理和服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