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蔦屋書店:設計力的年代和沙丁魚組織

蔦屋書店被稱為全世界最美的書店之一。 它的創始人增田宗昭, 是日本文化產業、零售業和商業地產業鼎鼎大名的人物。 增田宗昭在1985年創立了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公司,

這家公司在全日本運營了1400多家“蔦屋”(英文名是“TSUTAYA”, 是日本規模最大的圖書、唱片、電影DVD租賃連鎖店)。 蔦屋發行的T-Card, 可以在包括全家便利店在內的很多商店使用, 在日本擁有超過6000萬用戶, 接近日本總人口的一半。 在全世界實體書店都很不景氣的情況下, 增田宗昭於2011年在日本代官山開設了蔦屋書店。 增田宗昭在《知的資本論:蔦屋書店的經營之道》中, 介紹了他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理念。

首先是強調顧客價值。 增田宗昭說, 人們習慣把購物的商場叫做“賣場”、“大賣場”。 這個名字就表現出, 商場還是站在銷售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如果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商場應該叫什麼, 顯然應該叫“買場”。 在買場中, 消費者扮演主動角色。

站在顧客或者說用戶角度去考慮, 增田宗昭就認為, 絕對不能把推出“世界首次嘗試”、“全球第一款”等作為追求目標。 這些口號, 仍然是站在產品的銷售者、生產者或服務提供者的立場, 是在把商家和服務提供者的價值觀強加給用戶。 雖然會有具備嘗鮮精神和冒險精神的用戶, 希望能夠比其他人更早享受到新產品和新服務。 但是, 絕大多數情況下, 使用者和消費者在判斷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時, 更看重它們對自己是不是有用、是不是好用、價格是不是合適, 而不是這個產品和服務是不是世界首創。 增田宗昭說:“很多時候, 這是世界首次的產品, 這句行銷語背後, 是這樣一句潛臺詞:多少有些不便或者出現問題是難免的。

接著, 增田宗昭站在顧客價值的角度去思考消費社會的變遷, 把消費社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是商品匱乏的時代。 在匱乏時代, 對於顧客而言, 商品的價值就是商品本身。 只要能生產出來, 就不愁賣不出去。

第二個階段, 商品價值的中心從商品本身轉移到顧客選擇購買商品的場所,

也就是平臺。 大型超市、購物商場都屬於這種商品銷售平臺。 在這個階段, 商品的供給已經很豐富, 不是只要生產出來就能賣出去。 所以, 能夠為顧客提供有效購買的平臺, 就能夠創造更大的顧客價值。

第三個階段, 平臺也氾濫了。 而且, 由於互聯網的發展、出行的便利等原因, 人們的消費活動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價值中心再次轉移。 增田宗昭認為, 這個階段會是設計力和提案力的時代。 消費體驗和感受越發重要。 比如, 增田宗昭就說, 書店的最大問題是, 它在賣書。 其實書店應該提供給顧客的是, 合適的內容。 所以, 一本書旁邊應該放的是一張黑膠唱片, 或者跟顧客感興趣的內容相關的產品,

而不只是書。

如何形成提案力、設計力或者說策劃力呢?對於自己, 增田宗昭說:“我把自己擺在了一個不做策劃就無法生存的位置上。 這樣一來, 我就有緊迫感, 與那些只把策劃當做工作的一部分的人截然不同。 ”

對於組織, 增田宗昭也有自己的思考。他稱之為雲思路的組織。在這個組織中,“每個人都是並列存在、相互聯繫,並將每個人的力量凝聚起來,提高整體的功能。只有從垂直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人,才具有組成這種公司的資格。”

他理想中的組織是沙丁魚群。沙丁魚又叫鰯(ruò)。沙丁魚每一條都很弱小,所以必須抱團行動。即使遭到大型魚類攻擊,整個魚群仍然會像一個整體一樣保持隊形,靈活地變換方向,躲避攻擊,“每一條都是各自獨立的存在,沒有領頭魚,魚群卻能採取統一的行動,也不會散開。這才是今後商業單位應有的形態。”

增田宗昭說, 要想成為這樣的組織,必須做到離心力和向心力有機配合。離心力指向顧客,向心力指向同事。“只有離心力,組織就會是一盤散沙,只有向心力,組織就會變成相互看臉色的集體,無法推出有效的策劃。”

這樣的組織要求的是有自由精神和自由能力的員工。增田宗昭認為,自由對人的要求其實更高。要保持自由,需要有使命感。相比之下,被管理其實很輕鬆,只要聽上級命令就可以。所以很多人才會把自由拱手讓出去,做組織中的一顆螺絲釘。增田宗昭說:“鮑勃·狄倫曾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清晨起來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才是成功者。可以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就是對我而言的自由。”

這就是增田宗昭的理念:站在顧客價值的角度考慮,現在的商業需要策劃力和設計力。為了擁有策劃力和設計力,必須建立一個離心力和向心力結合的組織。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增田宗昭也有自己的思考。他稱之為雲思路的組織。在這個組織中,“每個人都是並列存在、相互聯繫,並將每個人的力量凝聚起來,提高整體的功能。只有從垂直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人,才具有組成這種公司的資格。”

他理想中的組織是沙丁魚群。沙丁魚又叫鰯(ruò)。沙丁魚每一條都很弱小,所以必須抱團行動。即使遭到大型魚類攻擊,整個魚群仍然會像一個整體一樣保持隊形,靈活地變換方向,躲避攻擊,“每一條都是各自獨立的存在,沒有領頭魚,魚群卻能採取統一的行動,也不會散開。這才是今後商業單位應有的形態。”

增田宗昭說, 要想成為這樣的組織,必須做到離心力和向心力有機配合。離心力指向顧客,向心力指向同事。“只有離心力,組織就會是一盤散沙,只有向心力,組織就會變成相互看臉色的集體,無法推出有效的策劃。”

這樣的組織要求的是有自由精神和自由能力的員工。增田宗昭認為,自由對人的要求其實更高。要保持自由,需要有使命感。相比之下,被管理其實很輕鬆,只要聽上級命令就可以。所以很多人才會把自由拱手讓出去,做組織中的一顆螺絲釘。增田宗昭說:“鮑勃·狄倫曾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清晨起來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才是成功者。可以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就是對我而言的自由。”

這就是增田宗昭的理念:站在顧客價值的角度考慮,現在的商業需要策劃力和設計力。為了擁有策劃力和設計力,必須建立一個離心力和向心力結合的組織。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