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交通運輸部通報督導調研情況 “四好農村路”浙江排第一

中國網財經3月21日訊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日前通報了2016年“四好農村路”督導調研情況, 浙江以總分88.3分位列第一。 通報指出, 浙江省美麗鄉村路建設成效顯著, 專業化程度高, 建管養運協調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截至2016年年底, 浙江省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11萬公里, 其中村道超6萬公里, 占公路總里程的92%;農村公路隧道600多條, 居全國首位;橋樑近4萬座, 居全國第二位;鄉鎮和具備條件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車率均達到100%。 目前, 浙江已初步建成具有浙江特色的“農村公路網、安全保障網、養護管理網、運輸服務網”的農村公路“四張網”體系,

基本實現農村公路建管養運一體化協調發展。

五大成效 提升群眾幸福感

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局長洪秀敏介紹, 近幾年是浙江省歷史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最多、規模最大、標準最高、速度最快、反響最好的時期, 有力帶動了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有效提升了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據測算, “十二五”期間, 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帶動農民增收超600億元, 農民增收成效明顯。 調查顯示, 農村公路沿線近四分之一的農民擴大了經濟作物種植面積, 調整了農業生產結構, 53.1%的鄉鎮反映企業數量明顯增加, 效益農業、鄉鎮工業和旅遊服務業蓬勃發展, 農村公路在產業結構調整上成效明顯。

農村公路的建成也帶來人民群眾思想觀念上的變化,

各地在專案建設和養護管理中堅持由民主張、由民管理、由民支撐、由民監督、由民評定的“五個由民”原則, 嚴格落實“一事一議”制度, 資金使用情況100%公開, 促進了基層民主建設, 農民素質提升與農村和諧也取得顯著成效。

在投資帶動方面, “十二五”期間, 浙江省農村公路建設拉動GDP增加值超過800億元, 對年均GDP貢獻率達0.5%, 創造就業崗位約30萬個, 農村公路建設本身就是一場投資成效顯著的民生工程。

加快推進 村村“四好”縣縣達標

對於“五個成效”的取得,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郭劍彪深有感觸:“浙江農村公路工作能夠取得階段性成效, 關鍵得益于習近平總書記以‘兩山’理論引領浙江發展的科學決策;得益於部省重視,

從全域高度統籌推進;得益於政府主導, 加大公共財政支持力度;得益於規劃引領, 因地制宜加快建設;得益於嚴格管理, 在品質安全上毫不鬆懈;得益于精心養護, 形成農村公路發展的長效機制。 ”

“十三五”期間, 浙江省將堅持政府主導、適度超前、突出重點、安全綠色, 繼續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提質增效。 預計到2020年, 全省新建農村公路4000公里以上, 提升改造農村公路1萬公里以上, 確保4A級以上景區、特色小鎮、科創園區、省級產業集聚區基本通達二級及以上公路, 歷史文化名村、美麗鄉村精品村、旅遊風情小鎮、農家樂示範村通達等級公路;實施農村公路路面維修1萬公里以上, 優、良、中等路比例達到80%以上;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1萬公里以上,

危橋改造1000座以上, 縣鄉道安全隱患治理率達到100%。

今後3年, 浙江省還將新增1萬個以上港灣式停靠站, 通客車建制村2公里範圍內全部建設農村客運站點, 建制村客車通達率達到100%, 實現“村村建成四好路, 縣縣建成達標縣”, 全面建成“便捷、暢通、安全、綠色”的農村公路運輸網路, 為浙江省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好先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