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把玩精美貨幣通讀歷史系列——從新朝貨幣改革看王莽的瞎折騰

現在流傳一種說法, 說王莽是穿越者, 有的說他是從現代穿越到古代, 提出了很多超時代的觀點和想法, 並付諸實踐;有的說他是從古代穿越回漢代, 復古了一大批莫名其妙的官職、禮儀、制度, 弄得當時人也手足無措, 比如錢幣改革就是王莽的一項傑作。

王莽的錢幣改革歷經四次, 每次改革都產生了精品的錢幣, 可惜改革並不得人心, 除了為我國錢幣收藏屆添磚加瓦, 為歷史研究提供了一些素材外, 對當時的老百姓生活並沒有多大幫助。

王莽在西元7年, 居攝時期, 進行了第一次一次幣制改革。 這時候普遍用大錢來代替小錢, 產生了大泉五十、契刀五百、金錯刀等等虛值大錢, 所謂虛值大錢就是當時銅作為貴金屬, 應該等價面值, 但大錢重量沒有以前小錢分量足, 但卻代替等額小錢使用, 瘋狂掠奪百姓財富。 比如大泉五十, 重量僅僅為五銖錢的2倍多, 但規定頂50個五銖使用, 這脫離了當時的實際, 造成百姓的抵制。

第二次貨幣改革是在始建國一年, 即西元9年, 發行小泉直一。 銅質精良, 文字精美, 懸針篆。 一枚“小泉直一”相當於一枚五銖錢的價值, 分量不如五銖重, 但頂一個五銖用。

次年, 王莽第三次改革幣制。 他認為百姓對新錢的接受與認同程度不高是因為使用不夠方便, 所以他再一次對幣制進行調整, 將錢幣分為六等二十八品, 使得幣制更加混亂。 他把五物(金、銀、龜、貝、銅)納入幣制中, 把六名(錢貨、金貨、銀貨、龜貨、貝貨、銅王莽貨)分二十八品。 改革一出, 一片譁然, 百姓這時候都不是被掠奪, 是根本無法進行貨幣交易, 市場上往往只能以物易物。

第四次改革王莽終於清醒過來, 禁止大小錢, 鑄造貨泉與貨布, 與五銖重量相差無幾, 這次改革等於對前面的改革全盤否定, 試圖糾正之前的錯誤, 重新恢復五銖錢的使用, 然而卻為時已晚, 新莽王朝早已深陷農民起義的漩渦之中。 地皇四年, 更始軍攻入長安, 王莽死於亂軍之中。

王莽的幣制改革,其實並沒有後人附會的現代金融理念,他的初衷一是為了掠奪百姓財富以充國庫,二是為了消除漢朝政權根深蒂固的影響力,可惜並不得人心,最終國破身亡,成了新朝開國皇帝也是亡國之君。

王莽的幣制改革,其實並沒有後人附會的現代金融理念,他的初衷一是為了掠奪百姓財富以充國庫,二是為了消除漢朝政權根深蒂固的影響力,可惜並不得人心,最終國破身亡,成了新朝開國皇帝也是亡國之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