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值得反思的一件小事

今天, 兒子的言行給我上了一課, 讓我反思良久, 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 從輔導班剛回到家的兒子給我打電話,

說是有重大消息要告知, 聽語氣, 很興奮。

孩子的事是大事, 那就洗耳恭聽吧!

電話的大意是:他們去年參加省運動會的幾個小夥伴, 今年暑假有資格去臨沂參加一個免費足球夏令營, 問我可不可以報名去?

接電話的我, 當時沒有直接回答兒子是可以還是不可以, 只說回家咱們再討論。 原因有二, 一是, 感覺這個事不是什麼著急的事;二是, 我從心裡不是太願意讓孩子去, 因為夏令營的時間和孩子的高中預科班的時間是衝突的。

回到家, 抱著手機的兒子告訴我, 他不能去臨沂了。 看兒子的表情, 我心裡咯噔一下。 我明白了, 兒子是很想去的, 因為他熱愛足球。

忙問原因, 不是說, 凡是去年參加省運動會的都可以去嗎?

不是的,

是只有4個名額。

我一臉的茫然, 為什麼又成了有名額限制?

本來就是有名額限制的, 開始我沒鬧明白。 現在已經有4個同學報名了, 名額滿了。

我的心在往下沉, 忙問, 你是第幾個知道這個消息的?

第一個。

為啥不先給自己報上名?

因為您說回家再討論, 您還沒同意我去, 所以我不能自己擅自報名。

你若真心想去, 可以先報上名啊!等媽媽回來, 如果真的不同意, 你可以再退出啊!

如果我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能去, 我絕對不會先占下一個名額, 那樣不好。 您現在願意讓我去嗎?

主要是看你心裡是否想去?你自己非常想去就可以去。

我很想去, 但是您在電話裡沒有同意我去, 說是回家再討論, 所以我就沒報名。

兒子的話讓我啞然。

在和我對話的過程中,

兒子始終在和他的老師同學用手機在他們的群裡交流著。

當兒子的小夥伴知道他也有想去的意願時, 大家提出用抓鬮的方式決定, 而不是用報名順序決定。

孩子們的友誼和大氣讓我很感動。

通過抓鬮, 兒子還是失利了, 沒能爭得去夏令營的報名資格。

看得出, 兒子很難過。 但他在群裡仍然告訴他的小夥伴, 如果還有第5個名額, 第一時間通知他。

兒子表面上的淡定, 讓我的心裡好像堵著一塊石頭, 可又無能為力。

按說, 兒子不去夏令營, 可以好好學習了, 我應該高興才對, 可是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就連做飯的心思也沒了。

反思整個事情的經過, 讓我意識到以往自己對孩子的管教是不是過於寬泛, 以至於孩子沒有了自己的主見,

凡事都要請示彙報, 即使自己夢寐以求的機會擺在眼前, 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怕冒犯媽媽的威嚴, 最終失去機會。

對於這一點, 我和兒子及時進行了溝通, 兒子也認同。 我告訴孩子, 媽媽會慢慢改, 慢慢對你放手, 讓你用自己的翅膀去飛。 兒子笑了。

看著兒子臉上不甘的神情, 我心裡也不舒服, 但對於兒子表現出來的大度和善良, 我心生佩服, 他寧願自己失去機會, 也不搶佔下一個名額, 據為己有, 孩子真是長大了。

我和兒子開玩笑說, 媽媽佩服你的人格魅力, 怪不得你認識那麼多的朋友, 怪不得你買同學錄要最大最厚的, 怪不得你去哪個學校比賽都有認識的人……

真是善有善報, 一直拿著手機的兒子說,

他的一個同學要去上海, 和夏令營的時間衝突了, 二選一, 他選擇了去上海, 所以要把名額讓出來。

兒子用極短的時間在網上報上名, 一塊石頭落了地, 一直緊繃的小臉, 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那種發自內心的開心是掩飾不住的。

兒子一步三跳地沖進廚房, 媽媽, 我餓了。

我也餓了。

兒子真是媽媽的前世情人嗎?兒子高興, 媽媽才開心;兒子不開心, 媽媽也高興不起來。

原來看過一篇文章, 說是孩子太聽話了不好, 當時真是不理解,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 怎麼說孩子聽話就不好了, 讓我一頭霧水。

從今天這個小事上看, 孩子不是聽話不好, 而是太聽話的孩子容易形成對大人的依賴, 甚至是沒有主見, 這是個大麻煩。 我們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 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孩子將會面對無數的機會和選擇,如果不能獨立思考,自己做主,凡事都要靠父母拿主意,孩子的一生將會很不快樂,也會很沒有成就感。

作為家長不能管的太寬,事無巨細,都管著,孩子也就不懂自己的腦子了,他知道,不管出現什麼樣的爛攤子,都會有人替他收拾,會有人替他想著,所以啥也不懼,只管等著就是了,反正最後拍板的也不是自己,也不用自己負責任。

活的像一個提線木偶的人生,肯定是無趣的,沒有挑戰性,沒有創造性,沒有新鮮感的人生,是沒有色彩的。

每個孩子都是有夢想的,只不過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儈子手太多,一個一個的夢想泡泡都被扼殺了,最後變成了討生活的平凡人。

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孩子將會面對無數的機會和選擇,如果不能獨立思考,自己做主,凡事都要靠父母拿主意,孩子的一生將會很不快樂,也會很沒有成就感。

作為家長不能管的太寬,事無巨細,都管著,孩子也就不懂自己的腦子了,他知道,不管出現什麼樣的爛攤子,都會有人替他收拾,會有人替他想著,所以啥也不懼,只管等著就是了,反正最後拍板的也不是自己,也不用自己負責任。

活的像一個提線木偶的人生,肯定是無趣的,沒有挑戰性,沒有創造性,沒有新鮮感的人生,是沒有色彩的。

每個孩子都是有夢想的,只不過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儈子手太多,一個一個的夢想泡泡都被扼殺了,最後變成了討生活的平凡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