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經的錫金王國,現在的錫金邦

錫金

錫金, 原為獨立的世襲君主國, 現為錫金邦(Sikkim), 古稱“哲孟雄”, 1975年被印度吞併, 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 與中國西藏、不丹和尼泊爾接壤,

地勢北高南低, 全境海拔幾乎都在1500米以上。

錫金

錫金面積約7096平方公里, 人口約50-60萬。 75%為尼泊爾族, 其餘為錫金族和雷布查族等, 信秦喇嘛教和印度教。

1890年錫金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1950年又成為印度的保護國, 1973年4月, 印度開進錫金, 接管了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

錫金

1700年尼錫戰爭爆發, 尼泊爾的廓爾喀軍隊入侵錫金, 攻佔錫金當時的首都拉達孜, 錫金國王越境逃亡到西藏, 廓爾喀軍隊繼續向西藏推進。

當時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後兩次用兵, 最後由福康安和海蘭察統率清軍於1791年將廓爾喀人全部逐出西藏,

並越境追擊至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城郊。 廓爾喀軍隊在挫敗清軍前鋒後隨即請降, 從此成為中國的藩屬。

錫金

1975年2月3日, 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 軟禁了錫金國王。 同年4月10日, 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廢黜國王, 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錫金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流亡美國,

並於1982年1月29日逝世, 爭取主權多年無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