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崇禎皇帝不犯這五個錯誤,大明江山或許還能延續下去

明朝末年, 崇禎帝從大哥明熹宗手裡接過了皇位。 當時的明朝, 多地爆發農民起義, 北方的女真族也是虎視眈眈, 相當於崇禎同時也接過了大哥的爛攤子

崇禎即位後, 第一件事就是剷除大奸臣魏忠賢, 希望能平復那些飽受剝削的民眾, 但大明朝已是一副無力回天之勢。 說真的, 崇禎帝是為勵精圖治的好皇帝, 他很努力的將明朝從覆滅的邊緣拉回來, 但是他犯了許多錯誤。

一、處理完魏忠賢等黨羽後, 崇禎帝首先做的並不是穩定朝政, 而是即可著手起遼東的戰事, 未免顯得有些操之過急, 經過魏忠賢的一番折騰之後, 空庫空虛, 錢都到了貪官手裡, 難道不應該抓幾個貪官補補血嗎?

二、崇禎三年, 鎮守邊關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被以“謀叛”大罪論死。 千萬遼東兵馬正在積極備戰, 這個時候處死主帥, 對軍營中士氣來說打擊是極大, 崇禎的做法無疑是作繭自縛自毀長城。

三、西北地方鬧旱災, 農作物顆粒無收, 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崇禎不發救濟糧也就算了, 可偏偏還派征糧隊前來征糧, 這不是赤裸裸的往傷口上撒鹽嗎?

四、崇禎十六年, 李自成攻破潼關, 隨後揮師東下。 那時候崇禎想著遷都南京,

沒錯, 遷都確實是一個沒有辦法的好辦法, 可以憑藉南方雄厚的經濟實力, 守住半壁江山, 然後在伺機反攻。 想歸想, 崇禎面對滿朝官員, 卻不好意思說出口, 加上少數人提出的反攻, 最終這個計畫落空了。

五、與李自成和談時, 李自成表明只要西北地方作為他的封地再給個封號, 願意歸附, 還願意幫助平定遼東。 這還用想嗎?肯定同意啊, 西北地方不管給與不給, 反正都是李自成控制了, 他只是想要個名號。 只可惜, 崇禎礙於面子, 不願意與李自成這個“叛賊”妥協, 最終被李自成逼上煤山, 以身殉國。

雖然明朝葬送在崇禎手裡, 但究其根源, 原因不在崇禎身上。 崇禎也不同於那些亡國的昏君, 至少他一直在努力, 渴望大明朝重回巔峰, 或許崇禎不飯那幾個錯誤還有可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