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大眾汽車強化願力 寄希望未來依然主流

近日, 李嘉誠在汕頭大學的演講有句話獲得廣泛認同“愚人只知道‘為’(to do), 智者有願力, 把‘為’(to do)變‘成為’(to be)。 ”而道力有差, 可用願力補足。 回歸到大變革的汽車產業, 基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作為傳統汽車巨頭的大眾汽車無疑面臨剔骨般的轉型期, 如今在不斷強化“願力”, 寄希望未來依然主流。

6月29日, 大眾汽車在北京舉行大眾汽車品牌電動車戰略媒體溝通會, 對品牌電動車戰略進行了展示。 在編輯眼裡, 這無非是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的一次“願力”強化。

大眾汽車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預期

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大眾汽車品牌致力於為中國消費者帶來電動出行。

我們將為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推出極具吸引力、高品質的車型。 大眾汽車正在逐步研發數位化服務以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 正如今天大眾汽車所展示的整合式充電應用程式。 這一應用程式整合了數家領先的充電服務供應商, 同時整個充電過程變得更為簡便快捷。 ”

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博士

從大眾汽車品牌中國官方獲悉:到2025年, 大眾汽車將在中國投放超過20款新能源車。 其中有13款是基於當前車型的新能源版本, 有4款為純電動I.D。 家族成員。 新車型中, 有三分之二將會國產化。 目前已揭曉了5款產品, 分別為:將於今年下半年亮相的輝昂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將於年內以進口形式引進的e-Golf、將于明年上市的蔚攬GTE, 以及基於MEB平臺的兩款純電動車(I.D。 和I.D.CROZZ)。

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說:“在大眾品牌2025戰略規劃中,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目標是100萬輛, 而中國的銷量占比三分之二……”。 可見中國汽車市場的價值。

大眾汽車模組化延伸至新能源汽車

對於大眾品牌電動汽車的發展, 相對其他新能源汽車廠商, 此前被認為滯後。 而馮思翰在活動上進行了反駁, 他稱: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歷史始於45年前:T2 Elektro Transporter, 這款亮相於1972年, 量產了270台, 續航里程50-80公里的純電動車, 是大眾汽車的第一款電動車。

技術已經不是問題。

未來, 基於模組化發展, 大眾汽車旗下的新能源車型均將基於MQB及MEB平臺打造, MQB平臺適用於各種動力系統和不同車身風格, 可將大量的汽車零部件實現標準化, 並可在不同級別的車型中實現共用, 使產品覆蓋從掀背車、斜背車、轎車到SUV各個細分市場。 MEB平臺是大眾最新研發的電動車模組化平臺, 基於該平臺打造的車輛具有較長的軸距和較強的拓展性, 車軸模組和傳動系統模組相隔較遠, 電池則完全嵌入車底。 今年上海車展亮相的I.D。 家族成員I.D.CROZZ就是基於MEB平臺打造的純電動跨界SUV。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大眾汽車品牌研發負責人杜思凱

眾所周知, 中國不斷湧現的新能源汽車新勢力, 有的基於軟體優勢, 希望借助電動汽車平臺, 完成一次對傳統汽車產業的顛覆。 而這種自信, 來自於軟體技術實力以及對使用者體驗的深度理解。 新浪汽車基於此向杜思凱提問:“大眾汽車工程師在傳統製造和軟體工程人員的比例是多少?未來這一比例發展方向如何?”

杜思凱認為,大眾汽車傳統製造工程人才擁有優勢,而軟體工程師方面的會從傳統製造領域中轉型,另外,大眾也在軟體方面開放合作,諸如與上海汽車嘗試更多軟體發展,而其他軟體人才也在引進,未來隨著MEB平臺推進,軟體人才比例將擴大,也為推進MEB平臺提供支援。

大眾汽車品牌基於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的落地

基於大眾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售後服務無疑同樣重要。大眾汽車品牌中國銷售與售後運營總監申蓧潔教授介紹:“大眾汽車基於經銷商合作夥伴,進行電動汽車線上線下綜合服務,不僅線上提前監控電動汽車各項狀態,更線上下為用戶售後服務提供保障。”

在充電樁配套服務方面,大眾汽車基於線上軟體平臺,聯合諸如e充網等充電服務企業入駐平臺,優化用車服務體驗優化。

對於大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確實滯後於國內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而對未來體系化專業化佈局值得學習。目前其基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品牌打造,正是強化品牌“願力”,為後續新能源汽車發展提升道力,值得關注。

杜思凱認為,大眾汽車傳統製造工程人才擁有優勢,而軟體工程師方面的會從傳統製造領域中轉型,另外,大眾也在軟體方面開放合作,諸如與上海汽車嘗試更多軟體發展,而其他軟體人才也在引進,未來隨著MEB平臺推進,軟體人才比例將擴大,也為推進MEB平臺提供支援。

大眾汽車品牌基於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的落地

基於大眾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售後服務無疑同樣重要。大眾汽車品牌中國銷售與售後運營總監申蓧潔教授介紹:“大眾汽車基於經銷商合作夥伴,進行電動汽車線上線下綜合服務,不僅線上提前監控電動汽車各項狀態,更線上下為用戶售後服務提供保障。”

在充電樁配套服務方面,大眾汽車基於線上軟體平臺,聯合諸如e充網等充電服務企業入駐平臺,優化用車服務體驗優化。

對於大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確實滯後於國內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而對未來體系化專業化佈局值得學習。目前其基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品牌打造,正是強化品牌“願力”,為後續新能源汽車發展提升道力,值得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