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消滅鄭成功後代,對臺灣實施的一系列新政,漲知識了!

臺灣在中國歷史上自古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於臺灣的記載也非常早, 春秋戰國時期稱臺灣為“島夷”;到了秦朝稱“瀛州”;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至元朝稱“流求”, 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臺灣的稱呼很多, 如“雞籠”(指臺灣北部)、“北港”(臺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台窩灣”(指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 官方稱為“東番”。 鄭成功改稱“東都”, 後鄭經改為“東寧”。 清朝更名為“臺灣”, 並設置臺灣府, 隸屬於福建省, 這是臺灣的正式定名。

對於臺灣的故事, 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事就是康熙年間收復臺灣的戰役, 當時臺灣在鄭成功後裔也稱為明鄭政權的統治下, 因為一直作為反清勢力而存在, 康熙當時決定通過武力來收復臺灣, 於是在1683年7月8日, 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余人、戰船200餘艘, 從銅山(今屬福建漳州)向澎湖、臺灣進發。 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

鄭軍潰敗。 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政府。 至此臺灣在清政府直接統治之下。

但是收復臺灣之後, 並沒有清朝並沒有像我們想像中, 或者是電視劇中那樣的重視臺灣, 相反康熙對於臺灣非常的不在意, 反而認為臺灣是“海外地方, 無甚關係, 得之無所加, 不得無所損。 ”這樣的評價可是把臺灣堪稱了標準的雞肋。

但是後來在李光地和施琅等人的勸說下, 康熙還是決定接管臺灣, 將臺灣納入版圖。 那麼為什麼康熙會對臺灣如此不感冒呢?原因無他, 當時的臺灣實在是雞肋, 清朝對於東南亞地區一直沒有開拓的意願, 對於海域的探索也不甚感冒, 收復臺灣純粹是因為臺灣是反清複明最後的大本營, 而且更多的還是象徵意義, 並沒有太大的威脅, 只是對福建的海防造成威脅。

另一方面就是臺灣的可控制面積,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 並沒有對於臺灣進行太多的開墾和拓展, 明鄭政權只是佔據著靠近大陸的這一側, 島上大片的面積都是原住民在居住, 基本上屬於無主之地,

所以在收回臺灣之後, 清朝也繼續對於原住民區域實行消極統治, 只是島上居民互有來往。

由於這樣的消極統治, 導致臺灣的大部面積處於荒蠻狀態, 很多原住民依舊過著原始的生活, 事件一轉到了1871年10月一艘日本的船隻在航行時遭遇颱風, 漂流至臺灣南端,

船上69名乘客溺死3人, 有66人上島登岸。 但後來他們因闖入高士佛社臺灣原住民住地, 遭臺灣原住民殺害54人, 逃過一劫的其餘12人則在當地漢人營救下前往台南府城, 然後轉往福州乘船歸國。

然後日本就派遣人員來問責, 責問為什麼他們的國民遭到殺害, 而清朝不管, 奉行三不管的清政府則回答:“生番系化外之民, 問罪與否, 聽憑貴國辦理。 ”於是乎日本看到了佔領臺灣的希望, “化外之民”的說法成為日本出兵臺灣的介面和依據, 是次出兵就是著名的“牡丹社事件”。

於是乎日本就出兵臺灣,最早清朝並沒有重視,但隨著日本想要蠶食臺灣的野心曝光,清朝派出了幾千淮軍支援臺灣,日軍當時不敢與淮軍對壘,於是選擇了退兵。清廷方面派遣沈葆楨來台查看,辦理臺灣海防及對各國的外交事務。之後與日本大久保利通進行談判,簽訂《北京專約》。

根據《北京專約》,日本方面要求清朝承認日本出兵是為了“保民義舉”,這就等於承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中止了中國(清朝)與琉球間的藩屬關係。而清朝的主權行使範圍包括全台,也在日本簽下條約之後不再有爭議。仗著美國的撐腰,日本向清政府索賠50萬兩白銀。雖然對日本這樣一個東瀛小國賠款十分有失大清帝國的體面,但是考慮到1840年以來大清帝國積貧積弱的實際情況,清政府最終選擇了花錢消災。

但是這次戰事,也讓清朝看到了之前輕視臺灣的錯誤,於是乎清朝在對台最後統治的20年(1874年-1894年甲午戰爭)中積極建設臺灣。劉銘傳和沈葆楨還留下了非常卓越的政績,開山撫番也成為這個時期臺灣的主要行動,只可惜大清國積貧積弱,臺灣最終在馬關條約中被割走,著實令人惋惜!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代詩人龔自珍的這首詩,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龔自珍世代官宦,出自書香門第,自幼才華橫溢。且其為人正直,在國家落後、列強欺辱的時代中,尋求變革圖強之法。

然而,在清政府腐朽統治下,社會階層固化,人才凋零。龔自珍只能詠詩感歎,希望上天能降下偉人來扭轉乾坤。

龔自珍在世時沒能看到國家改革圖強,反而在清政府統治下,國家逐步沒落。而龔自珍的長子——龔半倫,並未繼承父親憂國憂民的秉性。雖然龔半倫也是有才華之人,但在上進無望的現實面前,放棄了科考,而選擇了給外國人當翻譯。

據說,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方面派出恭親王奕訢為代表和英法聯軍談判。而當時英法聯軍的翻譯官,就是龔半倫。

在談判期間,龔半倫完全站在聯軍一邊,對清政府百般刁難,提出種種無理要求。氣的恭親王大罵他說:“你等世受國恩,如今卻為虎作倀,甘願去做漢奸!”

龔半倫聽了,不但毫不畏縮,反而怒喝恭親王,說:“我本來想報效國家,可是上進之路被你們全部堵死,還讓貪官盤剝得衣食不全,被逼得只能乞食於外邦。今你罵我是漢奸,我看你們才是真正的國賊!”恭親王聽罷,一時啞口無言。

雖說在民族大義面前,大是大非不能站錯隊,龔半倫為圖衣食給洋人賣命,已丟了氣節,不足一哂。然而他對恭親王說的話並非無理,在外敵環伺的情況下,清政府不思求變,仍讓利益集團佔據高位,底層士子上進受阻,百官以盤剝百姓為業。縱是良民,也被逼反了。

於是乎日本就出兵臺灣,最早清朝並沒有重視,但隨著日本想要蠶食臺灣的野心曝光,清朝派出了幾千淮軍支援臺灣,日軍當時不敢與淮軍對壘,於是選擇了退兵。清廷方面派遣沈葆楨來台查看,辦理臺灣海防及對各國的外交事務。之後與日本大久保利通進行談判,簽訂《北京專約》。

根據《北京專約》,日本方面要求清朝承認日本出兵是為了“保民義舉”,這就等於承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中止了中國(清朝)與琉球間的藩屬關係。而清朝的主權行使範圍包括全台,也在日本簽下條約之後不再有爭議。仗著美國的撐腰,日本向清政府索賠50萬兩白銀。雖然對日本這樣一個東瀛小國賠款十分有失大清帝國的體面,但是考慮到1840年以來大清帝國積貧積弱的實際情況,清政府最終選擇了花錢消災。

但是這次戰事,也讓清朝看到了之前輕視臺灣的錯誤,於是乎清朝在對台最後統治的20年(1874年-1894年甲午戰爭)中積極建設臺灣。劉銘傳和沈葆楨還留下了非常卓越的政績,開山撫番也成為這個時期臺灣的主要行動,只可惜大清國積貧積弱,臺灣最終在馬關條約中被割走,著實令人惋惜!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代詩人龔自珍的這首詩,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龔自珍世代官宦,出自書香門第,自幼才華橫溢。且其為人正直,在國家落後、列強欺辱的時代中,尋求變革圖強之法。

然而,在清政府腐朽統治下,社會階層固化,人才凋零。龔自珍只能詠詩感歎,希望上天能降下偉人來扭轉乾坤。

龔自珍在世時沒能看到國家改革圖強,反而在清政府統治下,國家逐步沒落。而龔自珍的長子——龔半倫,並未繼承父親憂國憂民的秉性。雖然龔半倫也是有才華之人,但在上進無望的現實面前,放棄了科考,而選擇了給外國人當翻譯。

據說,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方面派出恭親王奕訢為代表和英法聯軍談判。而當時英法聯軍的翻譯官,就是龔半倫。

在談判期間,龔半倫完全站在聯軍一邊,對清政府百般刁難,提出種種無理要求。氣的恭親王大罵他說:“你等世受國恩,如今卻為虎作倀,甘願去做漢奸!”

龔半倫聽了,不但毫不畏縮,反而怒喝恭親王,說:“我本來想報效國家,可是上進之路被你們全部堵死,還讓貪官盤剝得衣食不全,被逼得只能乞食於外邦。今你罵我是漢奸,我看你們才是真正的國賊!”恭親王聽罷,一時啞口無言。

雖說在民族大義面前,大是大非不能站錯隊,龔半倫為圖衣食給洋人賣命,已丟了氣節,不足一哂。然而他對恭親王說的話並非無理,在外敵環伺的情況下,清政府不思求變,仍讓利益集團佔據高位,底層士子上進受阻,百官以盤剝百姓為業。縱是良民,也被逼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