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霸氣一生:卻只怕小廚子,這到底是為什麼?

我國歷史上, 朱元璋興起於布衣, 平定天下, 可謂極為強勢的開國帝王。 但是, 他卻不敢容易開罪身邊兩種小人物:一是剪髮匠(櫛工), 一是廚子(膳夫)。

洪武三年, 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諸王, 將他已經出生的十個孩兒(包括一個侄孫)一體封王, 其中最小的才幾個月, 還是繈褓中的嬰兒。 八年之後, 洪武十一年, 朱元璋把那些已經長成大小夥子的兒子們打發到他們的封地去, 讓他們在各自的封地建藩立國, 以屏翰他朱家的王朝。

兒子們在文武官員及大勢軍馬的護衛下上路了, 朱元璋灑淚而別, 轉回宮去。 忽然有一天, 他接到密報, 說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 因為一點小不如意, 鞭打了廚子。 這讓朱元璋大感恐懼, 急忙鋪紙提筆, 親自寫來一份敕諭, 令人急送到秦王處, 向他這位次子指出侮辱“造膳者”的危險性。

看官或奇了, 堂堂王爺, 還怕一個廚子麼, 打了也便打了, 能咋的?

朱元璋可不這麼看, 他說:“膳, 立命也, 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 人之榮華富貴, 不過吃穿住行, 而以吃為首。 他對秦王說:小子你聽真了, 你的吃食, 掌于廚子之手, 你不把廚子當人, “將操膳者視以尋常, 是不可也”。 為何?吃食是要入口的, 你若得罪了廚子,

他往你飲食中吐口水, 或彈點鼻屎什麼的, 你哪裡知道!“若頻加棰楚, 不測之禍, 恐生於此”。 聽說你動不動打他, 廚子雖是小人物, 你把他打狠了, 他豁出去, 在

說起來他的這些兒子大多是在蜜罐裡長大的, 自然受不了趕路的苦, 心情不好, 廚師成了出氣筒。 這邊老朱剛教訓完秦王, 晉王朱棡在去太原路上, 也笞辱了膳夫。 這次老朱急了, 以八百里加急快馬, 星夜傳諭晉王, 讓他對廚子好些。

這次老朱爽性用自個做例子, “老父我率領群雄平定禍亂, 對人從未姑息過。 唯一廚子徐興祖, 事我二十三年, 我從未摧辱過他。 ”

為何不能摧辱廚子, 朱元璋把道理講得很明白了, 下面說說剪髮匠。

在老朱看來, 除了帶刀侍衛, 可以在御前動刀子的, 只要剪髮匠、侍衛們的刀, 藏在皮鞘裡, 容易不拔。 但是剪髮匠的刀, 哪次不亮出來?一把利刃, 在龍喉前橫飛, 那但是要一命嗚呼的。

古話說:君子遠庖廚。 這是為什麼呢?我見《醒世姻緣傳》裡是這麼解釋的:“君子因甚卻遠庖廚?正是要將殺機不觸於目, 不聞於耳, 涵養這方寸不忍的心”?這似乎符合孟子所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原意。 然而朱元璋讓兒子們小心庖廚, 敬重廚子, 與牛羊無關, 在他眼裡, 廚子就是潛伏的忍者和殺手, 一定要收買他;他之“不忍”, 是不忍自己的孩子被廚子所毒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