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下半場,將是「小程式」,「小外掛程式」爆發的時代

張小龍

下半場,

商業社會中的每個單細胞生物,

都需要「小程式」「小外掛程式」的能力

如果說, 互聯網的上半場是通過技術來賦能互聯網公司本身,

賦能 C 端用戶, 搞定商業的閉環;

那麼, 互聯網下半場則一定是用互聯網來賦能每一個線下商業, 每一個商業社會的單細胞生物, 提高服務分發的效率, 將整個服務鏈條的效率不斷進行優化。

一部電影、一部綜藝、一則動畫, 這些內容早在上半場就被各種全管道地分發;現如今, 所見即所得的時代, 線下服務、任何一個小的商業體也都需要具備這種全管道分發的能力, 並把自己的資訊資料化、服務資料化, 形成可支付的商業閉環。

一家餐飲店, 如今需要接入餓了麼、美團外賣、口碑、大眾點評……

一家服裝店, 需要淘寶、京東、各種電商、乃至自己的微店來開闢新的管道……

互聯網的上半場, 各大巨頭一頭聚攏顧客,

一頭籠絡服務提供方, 搞通了各種服務的閉環, 也壟斷了各種入口。

進入到互聯網的下半場, 首先巨頭進入內容分發之戰、Feed 流之戰, BAT 中的百度, 也因此「被掉隊」;視頻網站陸續推出收費會員、知識型內容也在探索付費之路。

接下來, 內容也需要有更加豐富多元的商業閉環模式;這就會對各個提供線下服務的商業體提出來更為「個性化」「碎片化」的「功能分發」的需求。

淘寶早就推出了「淘寶頭條」;支付寶裡把口碑推薦作為二級類目;美團、點評、58…也陸續在產品更新中將「內容推薦」放在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互聯網的下半場, 很多巨頭平臺都開發了自己的「XX 號」, 但也只是提供內容輸出, 並無法產生服務的閉環。

未來, 每個商業社會的單細胞生物都將成為科技型公司,

線上與線下不再會有明顯的界限, 每一家公司也都將學習更深度地接入互聯網。 把公司內部運營資料化、資訊化;對外業務的對接, 實現全管道、外掛程式化、碎片化。 最重要的, 實現自我進化。

而小程式, 就是在 pc 與 app 時代, 在自由生長, 與絕對壓制之間, 所探索的一條新的「http 協議」。 小程式的出發點, 就是去解決未來商業社會協作的效率問題。

平臺作為造物主, 需要對物種之間設定相應的鏈條關係。 小程式可以說是 API 的介面化, 單個物種在不同的生態圈內遵守不同的鏈條關係, 就需要展示出不同的形態。

互聯網下半場的問題:技術開發成本高昂, 線下商家負擔不起

在對互聯網下半場的趨勢進行研究之後,

小編也調研了 N 家小程式協力廠商製作平臺。

在目前市面上, 定制一個小程式, 一般得兩萬起;選擇現成的小程式範本, 一年也要至少 2000 塊。

動輒成千上萬的開發費用, 究竟幫客戶獲取了多大的流量紅利?或者是帶來了怎樣逆天的轉化率, 暴漲的銷售額呢?可能都沒有。

這便是目前小程式外包行業的現狀:開發成本高的嚇人, 但實際能給服務物件提供的價值卻極為有限。

解決了 h5 與 App 在開發效率與顯示效果間的平衡問題, 以及究竟選擇安卓還是選擇蘋果的跨平臺問題, 小程式在給我們提供一種商業社會全新的協作模式。

希望錯過了 pc 和 app 紅利期的你, 這次真的不要再錯過小程式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