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強北對智慧音箱說呵呵,科大訊飛決定給行業添把火

有些令人失望——幾乎中國每家互聯網大公司都在做的智慧音箱, 尚未被世界聞名的華強北商戶們所接受。

50-60釐米高的智慧型機器人同樣。 被擺在一層店門口, 像是個吉祥物, 淺藍色的機械眼時不時忽閃兩下, 但幾乎無人問津, 人們還是奔著存量產品手機去的。

老張, 在深圳華強北電子一條街的曼哈廣場裡, 經營著一家五六平方米的商鋪, 零售和批發“新奇”數碼產品和手機配件。 不大的一塊地方, 有20-30款藍牙音響或WIFI音箱, 不見不散、樂果一類老牌子都賣的很好。 他得意地給我看一款扁圓的藍色音箱,

“僅昨天下午就出了五六台。 ”甚至有四家工廠主動找上門長期給他供貨。

他還有不少新鮮玩意:手掌大小的無人機、一款種上植物觸摸不同葉片能發出不同聲響的智慧花盆, 會懸浮的足球……

但, 這些世界上最敏感的硬體零售商, 唯獨就是沒有智慧音箱。

“現在做智慧音箱的少, 有的也主要做白牌的賣給國外。 ”

“如果一千元以上就太貴了, 中國的消費者不太能接受。 ”他櫃檯上最貴的一款傳統藍牙音箱500多塊。 之前進過一款售價600左右能語音交互的智慧型機器人, 沒賣出去幾台, 還都是從北京過來的人買的。 ”

老張們的店鋪, 是華強北的銷售主力, 僅曼哈廣場一層的一條幹道兩側, 就有二十來家。

他們的觀望, 意味著中國的消費端用戶,

對智慧音箱和智慧型機器人的興趣還沒覺醒。 原因是多樣的, 包括語音技術精准度差強人意, 音箱內容資源匱乏。

不過在這條產業鏈裡, 諸如科大訊飛這類B端技術服務商, 已經察覺到硬體廠商急於入局的迫切心態, 甚至收割了最早一批利潤。

一位智能音箱從業者告訴36氪, “除了用百度開放平臺, 或者出門問問那類自己做演算法的創業公司, 幾乎所有智慧音箱廠商, 用的都是科大訊飛的語音模組和方案。 ”

在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看來, 雖然現在很多公司在用訊飛的產品, 但從面向消費端用戶的角度看, 現在很多智慧產品還處於叫好不叫座的階段, 大規模爆發要到今年下半年, 或明年。

顯然, B端與C端市場熱度之間依舊存在一道鴻溝,

科大訊飛的想法, 是通過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 進一步降低開發者的入門門檻, 把以語音交互為主導的智慧硬體市場, 再往前推一步。

6月28日, 科大訊飛在深圳舉辦了一場智慧硬體新品發佈會, 兩款新品值得關注:

其一, 是二麥DSP晶片降噪方案。

早在2016年6月底, 科大訊飛開始對外開放AIUI人工智慧平臺的技術, 並出售部署了六脈的環形功能的陣列評估板和語音交互量產模組。 根據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部副總裁于繼棟介紹, 目前這兩款產品已經用在90%的機器人產品上。

不過一年下來, 訊飛發現, 要讓語音交互技術在智慧硬體的落地中起到好的效果, 對開發者要求非常高, 三個痛點依舊限制著產品體驗:一是體積比較大;二是硬體和軟體成本太高;第三功耗比較大,

現在廣泛應用於持續供電這樣一些, 或者電池體積比較大的產品。

針對上述痛點, 訊飛做了二麥DSP晶片降噪方案。 新品在體積上近乎於芝麻大小, 從原先產品的80mm降低到現在的20mm。 硬體尺寸也由原來模組的24*15縮小到晶片所需要的1.8*2.1mm, 縮小了產品的所占空間;功耗上, 待機功耗為2mW, 喚醒功耗為6mW;此外, 在正常家居環境中可以做到3米內精准拾音, 識別率95%。 支持喚醒詞定制, 喚醒率達93%。 回聲消除量超過50db。

其二, 訊飛做了一款名為“MORFEI麥克風”的成品硬體平臺。

MORFEI產品圖

這是一款卡位“2B2C”的產品。 “我們並不想賣給最終消費者, 它可以融入其他產品裡, 給它們提供一個完整的應用體系, 這樣你就不用花精力自己去做很複雜的事情。 ” 胡鬱接受36氪採訪時表示。

這是一款手掌大小的圓形產品, 可以放置在檯面, 固定在牆面和天花板上, 提供原場識別和基於上下文對話的交互能力。 可以通過AOS的音訊連接、無線、藍牙, 跟各種家庭場景中的硬體設備連接配對。

MORFEI麥克風主打的群體,是迫切希望把自家硬體智慧化,又缺乏技術和內容整合資源的開發者。如果要實現最基本的功能,連接上這款產品後,一小時就可以開發出交互能力。在基本功能之上,廠家也可以再做定制場景的開發。

至於價格,由於面世不久的新技術硬體,早期價格會比較高,面向智慧家居領域的高端客戶、創新者和發燒友。“隨著技術進展,效果不斷提升,價格會不斷降低。”

在這兩款新品背後提供技術和生態支撐的,是AIUI開放平臺。目前智慧音箱未達消費者預期的原因之一,在於內容的匱乏。出貨量幾千上萬台的音箱廠商,很難同內容商達成合作。所以整合這件事,目前大多落在能接入大量前端產品的大體量平臺身上。訊飛目前整合了天氣、火車、股票、音訊和視頻等內容接入,通過AIUI平臺提供給開發者。

“整合音訊內容資源這種事,我們這類方案商的體量是做不了的,科大訊飛為這個至少投入幾千萬上億。”一位與科大訊飛有合作的方案商告訴36氪。

根據科大訊飛官方提供的資料,目前超過35萬開發者使用訊飛語音介面,日均服務次數超過40億次,相對於一年前增長了30億次。在智慧家居領域,目前科大訊飛有3000多家合作夥伴,人工智慧技術灌入超過1000款智慧產品,市場佔有率大於80%。

36氪同其他媒體採訪了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兼消費者事業部總裁胡郁,以下是經精煉後最有價值的資訊: 

問:訊飛從2013年就開始在產業裡跟方案商合作智慧家居的佈局,這幾年間,你看到硬體廠商接入智慧語音模組的需求,呈現出怎樣的增長幅度,有哪些關鍵性的節點?

胡鬱:增長幅度毫無疑問很大,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跟國際巨頭的注意分不開。第一波是2011年手機端Siri的發佈,最早給大家灌輸了什麼是語音交互。第二次是2014年一系列智慧音箱的推出,包括echo、google、蘋果、微軟。在國內中文版的包括科大訊飛,很多產品也在被跟進。第三,從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和智慧硬體的浪潮中,發生了很多轉移,比如原來做手機的開始做機器人了。第四,是資本的力量,畢竟做硬體比做軟體需要更多資本投入。

這幾年增長很快,但還沒有看到爆炸性的突破。我們是爬山型技術公司,在等風口帶來的時間點。等到了時機,和衝浪型公司組合在一起,找到最佳的應用突破點,找到最有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的東西,才能最終引爆。

問:相應的,這半年來,科大訊飛語音模組產品的銷售增長情況如何,是否有具體的資料?

胡鬱:這方面我們確實增長挺快,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家要真正看到兩個數字的差別:一個是開發者數量,另一個是真正能出規模的量。現在是大家都在開發,但批量能出個幾萬台已經相當不錯了。包括我們和京東做的叮咚,賣了幾十萬,整個量不是特別大。前一陣機器人很熱,但我自己感覺,面向2C的產品還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狀態,最終使用者也是早期發燒友。

雖然現在大量公司都在使用我們的東西(語音模組和技術解決方案),但(音箱)大量出貨還要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

問:儘管智能音箱很熱,但有的方案商判斷今年音箱接下來會遇冷,不如在機器人商投入更多。你判斷哪個智慧家居的落地硬體,今年會最先做起來。

胡鬱:音箱就是一種音訊內容輸出型的機器人,只是它不能動而已。我認為要具體情況具體來看,機器人一定要找好定位,到底是迎賓機器人,還是給小孩玩的玩具。

語音交互爆發點的先後,在我們看來手機不是排在最前面的。之前Siri沒有成功,是因為在手機內容的使用模式下,語音根本用不起來。但我認為將來手機周邊,可能會有大規模增長。但等智慧耳機出來了,圍繞手機可能會有一波發展。後面可能是機器人,它有個時間點,最後才是VR。所以我們按照這個節奏來,以前也簽了很多戰略合作協定,包括2014年就和華為手機戰略合作,現在也跟運營商在機上盒等方面合作。我們合作的範圍很大,動作也很多。

問:科大訊飛一致最擅長to B市場,之前在to C領域最接近爆款的產品,是叮咚音箱和靈犀語音助手。但這兩款to C硬體都是以合資的形式去做的,以後在消費級硬體產品上的做法,是否會發生變化?如何保證訊飛在其中的話語權?

胡鬱:那我並不認為這兩款東西找到了真正的爆點,只是說在前面的嘗試過程中非常好的創新,但數量還是比較少的。我們真正的爆款會在後面,未來兩三年內一定會出來。我們的生態是一個混合正交的生態,有些東西必須要大家並到一起來做,但有些東西我們會自己去做。

話語權,我們主要通過聯合品牌。今年下半年會看到我們有很多這類形式的宣傳會出啦。

問:訊飛提出以技術服務商的角色,向下游整合生態鏈。在智慧音箱這樣的新品類中,技術服務商如今佔據絕對的話語權。但對於訊飛未來想做的電視盒子,這些傳統品類的話語權牢牢集中在品牌商手裡,所以你們對不同品類生態鏈的整合,和塑造話語權的方式,是否會不同?

胡鬱:沒錯,我們整合話語權的方式和力度都不太一樣。這方面因為比較繁雜,我只能籠統地說,我們希望跟各個領域裡面最有控制權的人去合作,因為他們在技術上比較缺乏,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共贏的方式,而且我們的切入點是要將我們的語言理解的技術,就是知識的界定技術和內容的標籤結合在一起,我們並不涉及到內容本身,在這一點上我們還在探索。

問:跟合作夥伴採用什麼合作模式?

胡鬱:採用分成模式,最主要的是成立合資公司,如果不成立合資公司就在產品上,這在業界也做得比較多,比如分成的機制。

問:包括百度在內,今年一系列to B的免費開放平臺都出來了,to B業務一直是訊飛的盈利點,如何看待和應對這種行業競爭變化?今年訊飛做事的節奏是否會加快?

胡鬱:這要符合業務發展的速度,因為太快或太早都不行,制約它的根本還是技術能不能達到那個點,沒太成熟之前搞免費也沒太多作用,因為效果沒有達到用戶的期望,沒有打破那個點,我覺得意義並不是很大。

問:中國人工智慧現在有哪幾類玩家,未來誰能生存下來?

胡鬱:做人工智慧的無外乎幾種公司:一種是大的傳統的互聯網企業,國際上像亞馬遜、穀歌、facebook、微軟,國內就是BAT,這些公司希望將人工智慧跟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第二類是大的產品公司,比如蘋果和華為。另外就是專業型的人工智慧公司,比如科大訊飛,規模都比較大。第四類是創業型公司,因為以後人工智慧無處不在,很多廠商都需要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某一些小的點就需要一些小的解決方案,比如做一個自然語音的處理和分析、小的對話系統,也有大量這樣的公司存在。

互聯網公司一定會把人工智慧技術用在自身的主流業務裡面,比如Facebook會用人工智慧進行圖像識別。但是從科大訊飛希望在兩個賽道上跑:其一,未來很多公司和行業會用到人工智慧技術,我們幫助他們在教育、醫療、司法等領域去建立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這是互聯網公司不一定會幫他們做的。其二,對於to C市場,互聯網公司想佔據下一個入口,我們也想在裡面參與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主導權在誰手上。

未來是個別公司壟斷去做這個市場,還是做硬體的、後臺服務的還有訊飛這類公司合作分享市場,這是兩種不同商業生態間的博弈。我認為將來的格局,是生態系統之間的碰撞,我們的想法是和合作夥伴建立混合商業生態。

我們的優勢,在於可以更早地利用技術上的領先突破用戶上的需求點,但是缺點就是我們需要跟做產品的、做應用方面的結合在一起,就有可能能夠在這個上面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問:在科大訊飛未來生態當中,商業化佈局是什麼樣?

胡鬱:第一個我們會提供技術授權、晶片和雲服務,這種商業模式覆蓋我們的常規銷售;第二我們會有靠銷售硬體獲取收入;第三我們非常希望跟合作夥伴一起建立一種分享型的商業模式,比如也許硬體是我們的合作夥伴的,但後面的技術和內容因為我們給使用者帶來的增值價值,所以用戶願意我們付錢,我們再把這個錢在整個鏈條裡去分配。這是圍繞場景,圍繞我們的家庭、車載來做的整體解決方案。這是我們一直嘗試的主要方向,將來很大方面是在這裡。

MORFEI麥克風主打的群體,是迫切希望把自家硬體智慧化,又缺乏技術和內容整合資源的開發者。如果要實現最基本的功能,連接上這款產品後,一小時就可以開發出交互能力。在基本功能之上,廠家也可以再做定制場景的開發。

至於價格,由於面世不久的新技術硬體,早期價格會比較高,面向智慧家居領域的高端客戶、創新者和發燒友。“隨著技術進展,效果不斷提升,價格會不斷降低。”

在這兩款新品背後提供技術和生態支撐的,是AIUI開放平臺。目前智慧音箱未達消費者預期的原因之一,在於內容的匱乏。出貨量幾千上萬台的音箱廠商,很難同內容商達成合作。所以整合這件事,目前大多落在能接入大量前端產品的大體量平臺身上。訊飛目前整合了天氣、火車、股票、音訊和視頻等內容接入,通過AIUI平臺提供給開發者。

“整合音訊內容資源這種事,我們這類方案商的體量是做不了的,科大訊飛為這個至少投入幾千萬上億。”一位與科大訊飛有合作的方案商告訴36氪。

根據科大訊飛官方提供的資料,目前超過35萬開發者使用訊飛語音介面,日均服務次數超過40億次,相對於一年前增長了30億次。在智慧家居領域,目前科大訊飛有3000多家合作夥伴,人工智慧技術灌入超過1000款智慧產品,市場佔有率大於80%。

36氪同其他媒體採訪了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兼消費者事業部總裁胡郁,以下是經精煉後最有價值的資訊: 

問:訊飛從2013年就開始在產業裡跟方案商合作智慧家居的佈局,這幾年間,你看到硬體廠商接入智慧語音模組的需求,呈現出怎樣的增長幅度,有哪些關鍵性的節點?

胡鬱:增長幅度毫無疑問很大,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跟國際巨頭的注意分不開。第一波是2011年手機端Siri的發佈,最早給大家灌輸了什麼是語音交互。第二次是2014年一系列智慧音箱的推出,包括echo、google、蘋果、微軟。在國內中文版的包括科大訊飛,很多產品也在被跟進。第三,從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和智慧硬體的浪潮中,發生了很多轉移,比如原來做手機的開始做機器人了。第四,是資本的力量,畢竟做硬體比做軟體需要更多資本投入。

這幾年增長很快,但還沒有看到爆炸性的突破。我們是爬山型技術公司,在等風口帶來的時間點。等到了時機,和衝浪型公司組合在一起,找到最佳的應用突破點,找到最有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的東西,才能最終引爆。

問:相應的,這半年來,科大訊飛語音模組產品的銷售增長情況如何,是否有具體的資料?

胡鬱:這方面我們確實增長挺快,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家要真正看到兩個數字的差別:一個是開發者數量,另一個是真正能出規模的量。現在是大家都在開發,但批量能出個幾萬台已經相當不錯了。包括我們和京東做的叮咚,賣了幾十萬,整個量不是特別大。前一陣機器人很熱,但我自己感覺,面向2C的產品還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狀態,最終使用者也是早期發燒友。

雖然現在大量公司都在使用我們的東西(語音模組和技術解決方案),但(音箱)大量出貨還要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

問:儘管智能音箱很熱,但有的方案商判斷今年音箱接下來會遇冷,不如在機器人商投入更多。你判斷哪個智慧家居的落地硬體,今年會最先做起來。

胡鬱:音箱就是一種音訊內容輸出型的機器人,只是它不能動而已。我認為要具體情況具體來看,機器人一定要找好定位,到底是迎賓機器人,還是給小孩玩的玩具。

語音交互爆發點的先後,在我們看來手機不是排在最前面的。之前Siri沒有成功,是因為在手機內容的使用模式下,語音根本用不起來。但我認為將來手機周邊,可能會有大規模增長。但等智慧耳機出來了,圍繞手機可能會有一波發展。後面可能是機器人,它有個時間點,最後才是VR。所以我們按照這個節奏來,以前也簽了很多戰略合作協定,包括2014年就和華為手機戰略合作,現在也跟運營商在機上盒等方面合作。我們合作的範圍很大,動作也很多。

問:科大訊飛一致最擅長to B市場,之前在to C領域最接近爆款的產品,是叮咚音箱和靈犀語音助手。但這兩款to C硬體都是以合資的形式去做的,以後在消費級硬體產品上的做法,是否會發生變化?如何保證訊飛在其中的話語權?

胡鬱:那我並不認為這兩款東西找到了真正的爆點,只是說在前面的嘗試過程中非常好的創新,但數量還是比較少的。我們真正的爆款會在後面,未來兩三年內一定會出來。我們的生態是一個混合正交的生態,有些東西必須要大家並到一起來做,但有些東西我們會自己去做。

話語權,我們主要通過聯合品牌。今年下半年會看到我們有很多這類形式的宣傳會出啦。

問:訊飛提出以技術服務商的角色,向下游整合生態鏈。在智慧音箱這樣的新品類中,技術服務商如今佔據絕對的話語權。但對於訊飛未來想做的電視盒子,這些傳統品類的話語權牢牢集中在品牌商手裡,所以你們對不同品類生態鏈的整合,和塑造話語權的方式,是否會不同?

胡鬱:沒錯,我們整合話語權的方式和力度都不太一樣。這方面因為比較繁雜,我只能籠統地說,我們希望跟各個領域裡面最有控制權的人去合作,因為他們在技術上比較缺乏,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共贏的方式,而且我們的切入點是要將我們的語言理解的技術,就是知識的界定技術和內容的標籤結合在一起,我們並不涉及到內容本身,在這一點上我們還在探索。

問:跟合作夥伴採用什麼合作模式?

胡鬱:採用分成模式,最主要的是成立合資公司,如果不成立合資公司就在產品上,這在業界也做得比較多,比如分成的機制。

問:包括百度在內,今年一系列to B的免費開放平臺都出來了,to B業務一直是訊飛的盈利點,如何看待和應對這種行業競爭變化?今年訊飛做事的節奏是否會加快?

胡鬱:這要符合業務發展的速度,因為太快或太早都不行,制約它的根本還是技術能不能達到那個點,沒太成熟之前搞免費也沒太多作用,因為效果沒有達到用戶的期望,沒有打破那個點,我覺得意義並不是很大。

問:中國人工智慧現在有哪幾類玩家,未來誰能生存下來?

胡鬱:做人工智慧的無外乎幾種公司:一種是大的傳統的互聯網企業,國際上像亞馬遜、穀歌、facebook、微軟,國內就是BAT,這些公司希望將人工智慧跟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第二類是大的產品公司,比如蘋果和華為。另外就是專業型的人工智慧公司,比如科大訊飛,規模都比較大。第四類是創業型公司,因為以後人工智慧無處不在,很多廠商都需要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某一些小的點就需要一些小的解決方案,比如做一個自然語音的處理和分析、小的對話系統,也有大量這樣的公司存在。

互聯網公司一定會把人工智慧技術用在自身的主流業務裡面,比如Facebook會用人工智慧進行圖像識別。但是從科大訊飛希望在兩個賽道上跑:其一,未來很多公司和行業會用到人工智慧技術,我們幫助他們在教育、醫療、司法等領域去建立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這是互聯網公司不一定會幫他們做的。其二,對於to C市場,互聯網公司想佔據下一個入口,我們也想在裡面參與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主導權在誰手上。

未來是個別公司壟斷去做這個市場,還是做硬體的、後臺服務的還有訊飛這類公司合作分享市場,這是兩種不同商業生態間的博弈。我認為將來的格局,是生態系統之間的碰撞,我們的想法是和合作夥伴建立混合商業生態。

我們的優勢,在於可以更早地利用技術上的領先突破用戶上的需求點,但是缺點就是我們需要跟做產品的、做應用方面的結合在一起,就有可能能夠在這個上面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問:在科大訊飛未來生態當中,商業化佈局是什麼樣?

胡鬱:第一個我們會提供技術授權、晶片和雲服務,這種商業模式覆蓋我們的常規銷售;第二我們會有靠銷售硬體獲取收入;第三我們非常希望跟合作夥伴一起建立一種分享型的商業模式,比如也許硬體是我們的合作夥伴的,但後面的技術和內容因為我們給使用者帶來的增值價值,所以用戶願意我們付錢,我們再把這個錢在整個鏈條裡去分配。這是圍繞場景,圍繞我們的家庭、車載來做的整體解決方案。這是我們一直嘗試的主要方向,將來很大方面是在這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