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學生因作弊跳樓而亡:父母高品質陪伴,是孩子心理健康基礎

文/桐陽媽

3月19日, 據灌雲縣官方通報, 3月17日15時許, 灌雲縣實驗中學一學生墜樓, 據公安部門調查, 墜樓者系灌雲縣實驗中學初三(12)班學生殷某。

該生當日下午在灌雲縣實驗中學大考場參加初三年級月考, 14時30左右, 監考老師發現其在考試過程中使用手機, 隨將其手機沒收, 過程中殷某拒交手機, 監考老師在沒收手機過程中用手打了殷某面部一下。 約20分鐘後, 該考生向監考老師請假上廁所, 隨後獨自離開考場, 走到該校初二教學樓五樓, 從五樓翻越護欄跳下, 後被及時送往灌雲縣人民醫院救治, 經搶救無效死亡。

據官方通報, 事情發生後, 灌雲縣高度重視, 第一時間組織醫護人員全力救治, 安排公安警力開展現場勘查、調查取證、善後處置等相關工作。 有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有關學生跳樓自殺事件經常發生。 據統計, 我國目前中小學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

30%左右是源于年幼時經歷的挫折和打擊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 孩子在經歷挫折時常會產生比較消極的情緒和抵觸心理。

為了避免孩子們情緒低落, 出現意外, 那麼就需要父母高品質的陪伴孩子, 引導孩子, 讓孩子有面對挫折的勇氣, 從而積極樂觀的生活, 感受世界的美好。

我們從小的教育, 大部分都是追求卓越, 追求成功。 其實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 人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挫折。 當孩子遇到挫折是自尋短見還是積極面對, 這取決於孩子平時的心理素質鍛煉。 當然這種心理鍛煉在於父母平時的高品質陪伴。

以前看變形記, 把富人家的孩子和窮人家的孩子交換, 培養孩子的挫折教育。 父母本意是為了鍛煉孩子,

其實這並不能真正的培養挫折, 只會增加孩子的痛苦, 逃避這種生活。

所以培養孩子的挫折教育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父母的點滴陪伴。 高品質的陪伴從以下3點做起:

1.寶寶小的時候, 不要剝奪孩子挫折體驗。

當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 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不要看到孩子摔了一跤, 父母立馬啊呀一聲, 嚇的不行。 然後抱著或者幫孩子邁步等。 孩子動作發展的同時也是心理的不斷發展完善。

孩子嘗試穿鞋, 穿衣服的時候, 讓孩子自己來, 不要剝奪孩子挫折體驗, 這就是高品質的陪伴。

比如1歲多的孩子在穿鞋, 鞋子穿不上, 最後把鞋摔到地上。 很多大人就會說, 這孩子怎麼脾氣這麼大, 然後幫孩子把鞋穿好。

看起來這樣很好, 大人也穿的快。 實際上, 這剝奪了孩子的挫折體驗。

孩子發脾氣, 把鞋摔到地上, 就是因為體會到自己不會弄, 受到挫折。 好的處理方式是同理孩子的感受。 寶貝, 想穿鞋, 沒穿上, 有些著急, 慢慢來, 我們再試一次。 一次次的陪伴孩子, 讓孩子自己完成, 這個時候就是天然的鍛煉挫折能力。

2.不要去否定孩子, 讓孩子感受自己沒價值。

我倆娃騎自行車, 滑板車, 我只是在邊上跟著, 很少去教孩子, 指揮孩子。 孩子可能掌握不好方向, 會一次次騎不動, 這些都是挫折體驗, 孩子會自我修正。

如果大人著急, 你怎麼那麼笨呢, 半天學不會。 在旁邊不停的指揮說教。 那麼孩子會感受到自己不行, 自己沒有價值。 雖然最終也學會了騎車,

但是和自己一次次的探索, 一次次的失敗, 最後成功, 這種體驗完全不一樣。

3.不要只看分數, 要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多父母和老師看孩子分數, 看孩子成績, 結果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 這位跳樓的同學考試作弊, 不就是為了多考幾分嗎?如果父母告訴孩子, 只要你盡力了, 父母依然愛你。 考的不好, 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 引導孩子考不好也很正常, 只要找到方法, 提高學習效率, 還是可以跟上, 不是差生而是後進生。 那麼孩子心理就會緩解, 也會有精力去努力學習。

孩子出現意外, 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孩子每種行為的背後都有原因, 所以做父母難就是難在孩子遇到問題, 父母的陪伴方式和應對方法。

當娃出生的時候,讓孩子自然的體驗挫折,孩子才會形成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饒的精神,當成年後遇到困難才更能勇敢面對。

為了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平時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和孩子交流談心,給予孩子自由和尊重,這樣的陪伴才是有效,有品質的陪伴。只有這樣,孩子遇到困難才會向父母求救而不是走上絕路。

有兩個可愛的女兒。2005開始研究心理學和親子教育,擅長育兒,婚姻問題,婆媳矛盾。

當娃出生的時候,讓孩子自然的體驗挫折,孩子才會形成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饒的精神,當成年後遇到困難才更能勇敢面對。

為了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平時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和孩子交流談心,給予孩子自由和尊重,這樣的陪伴才是有效,有品質的陪伴。只有這樣,孩子遇到困難才會向父母求救而不是走上絕路。

有兩個可愛的女兒。2005開始研究心理學和親子教育,擅長育兒,婚姻問題,婆媳矛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