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代表黃細花:推進出境游個人信用體系建設,促進遊客素養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 東方IC 資料

基於當前旅遊產品結構性失調、有效供給不足等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3月10日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

其建議加大政策和產業扶持推進智慧旅遊和未來景區建設, 同時利用互聯網加速推進出境游個人信用體系建設。

黃細花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的《關於推進“互聯網+旅遊”產業升級加快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建議》(下稱《建議》)提出, 當前, 旅遊業的互聯網滲透率仍主要表現為線上購買機票、酒店, 本質上跟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並沒有深層次的區別, 僅是預定方式從門店、電話變成了網頁、移動端, 且業內競爭也仍體現為一成不變的“低價策略”。

2016年12月26日, 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指出, 未來旅遊業尤其是全域旅遊將成為撬動經濟轉型升級、領跑中國經濟的新引擎。

對此, 黃細花建議, 在“景點打卡”似的旅行模式逐漸被拋棄、旅行者更看重體驗式、個性化度假方式的潮流下, 應加大政策或產業扶持, 推進各地加速推進智慧旅遊、未來景區建設, 出臺專門規劃、扶持政策推動旅遊業互聯網前沿技術的應用, 讓各地景區實現智慧化、智慧化的互聯網升級, 通過豐富線上旅行和度假產品、提供旅遊線上場景服務、利用大資料實現個性化旅行或度假服務等手段推動旅遊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建議》稱, 目前國家雲計算和大資料等互聯網前沿技術已經步入世界前列, 其發展成果完全可以、也應該加快應用, 為“互聯網+旅遊”產業升級服務。

黃細花建議, 加快大資料與雲計算前沿技術應用。 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大政策扶持、出臺指導意見鼓勵智慧景區等新型旅遊業態的探索和實踐。 通過目前已較為成熟的雲計算等互聯網基礎性服務完全能有效實現景區的智慧調節, 而不是像目前一樣僅僅是等到遊客到了景區門口方才看到電子屏上的入園遊客數字。

同時, 國家旅遊局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繼2015年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達到10.8%, 2016年前三季度, 中國國內旅遊人數達33.6億人次, 入出境旅遊總人數1.94億人次, 旅遊總收入2.9萬億元。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

《建議》指出, 目前出境遊人數的激增, 導致極少數遊客在境外國家和地區的一些不當言行總是引發輿論熱議,

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中國遊客在世界各國人民心中的觀感和認知, 進而影響到中國的國際形象。

對此, 黃細花建議, 利用互聯網加速推進出境游個人信用體系建設。 此前, 國家旅遊局推出的遊客“黑名單”制度已經做了有益嘗試, 效果明顯, 未來如何進一步利用基於互聯網的個人信用體系建設, 促進出境游遊客的素養提升, 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對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