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偷了唐文宗白玉枕頭的田膨郎,天下誰都不怕,為什麼只怕龍武二蕃將王敬宏身邊一個只有19歲的小僕

唐文宗皇帝很喜愛一個白玉雕成的枕頭, 那是德宗朝于闐國所進貢的, 雕琢奇巧, 真是希世之寶, 平日放在寢殿的帳中, 有一天忽然不見了。 皇帝寢殿守衛十分嚴密, 若不是得寵的嬪妃, 無人能夠進入。 寢殿中另外許多珍寶古玩卻又一件沒有失去。

文宗驚駭良久, 下詔搜捕偷玉枕的大盜, 對近衛大臣和統領禁軍的兩個中尉說:"這不是外來的盜賊, 偷枕之人一定在禁宮附近。 倘若拿他不到, 只怕尚有其他變故。 一個枕頭給盜去了, 也沒甚麼可惜, 但你們負責守衛皇宮, 非捉到這大盜不可。 否則此人在我寢宮中要來便來,

要去便去, 要這許多侍衛何用?"

眾官員惶栗謝罪, 請皇帝寬限數日, 自當全力緝拿。 於是懸下重賞, 但一直找不到半點線索。 聖旨嚴切, 凡是稍有嫌疑的, 一個個都捉去查問, 坊曲閭裡之間, 到處都查到了, 卻如石沉大海, 眾官無不發愁。

龍武二蕃將王敬宏身邊有一名小僕, 年甫十八九歲, 神采俊利, 差他去辦甚麼事, 無不妥善。 有一日, 王敬宏和同僚在威遠軍會宴, 他有一侍兒善彈琵琶, 眾賓客酒酣, 請她彈奏, 但該處的樂器不合用, 那侍兒不肯彈。 時已夜深, 軍門已閉, 無法去取她用慣的琵琶, 眾人都覺失望。 小僕道:"要琵琶, 我即刻去取來便是。 "王敬宏道:"禁鼓一響, 軍門便鎖上了, 平時難道你不見嗎?怎地胡說八道?"小僕也不多說,

退了出去。 眾將再飲數巡, 小僕捧了一隻繡囊到來, 打開繡囊, 便是那個琵琶。 座客大喜, 侍兒盡心彈奏數曲, 清音朗朗, 合座盡歡。

從南軍到左廣來回三十餘裡, 而且入夜之後, 嚴禁通行, 這小僕居然倏忽往來。 其時搜捕盜玉枕賊甚嚴, 王敬宏心下驚疑不定, 生怕皇帝的玉枕便是他偷的。 宴罷, 第二天早晨回到府中, 對小僕道:"你跟我已一年多了, 卻不知你身手如此矯捷。 我聽說世上有俠士, 難道你就是麼?"小僕道:"不是的, 只不過我走路特別快些罷了。 "

那小僕又道:"小人父母都在四川, 年前偶然來到京師, 現下想回故鄉。 蒙將軍收養厚待, 有一事欲報將軍之恩。 偷枕者是誰, 小人已知, 三數日內, 當令其伏罪。 "

王敬宏道:"這件事非同小可, 如果拿不到賊人, 不知將累死多少無辜之人。 這賊人在哪裡?能稟報官府、派人去捉拿麼?"

小僕道:"那玉枕是田膨郎偷的。 他有時在市井之中, 有時混入軍營, 行止無定。 此人勇力過人, 奔走如風, 若不是將他的腳折斷了, 那麼便是千軍萬騎前去捉拿,

也會給他逃走了。 再過兩晚後, 我到望仙門相候, 乘機擒拿, 當可得手。 請將軍和小人同去觀看。 但必須嚴守秘密, 防他得訊後高飛遠走。 "

其時天旱已久, 早晨塵埃極大, 車馬來往, 數步外就見不到人。 田膨郎和同伴少年數人, 臂挽臂的走入城門。 小僕手執擊馬球的球杖, 從門內一杖橫掃出來, 拍的一聲響, 打斷了田膨郎的左足。

田膨郎摔倒在地, 見到小僕, 歎道:"我偷了玉枕, 甚麼人都不怕, 就只忌你一人。 既在這裡撞到了, 還有甚麼可說的。 "

將他抬到神策軍左軍和右軍之中, 田膨郎毫不隱瞞, 全部招認。

文宗得報偷枕賊已獲, 又知是禁軍拿獲的, 當下命將田膨郎提來御前, 親自詰問。 田膨郎具直奏陳。 文宗道:"這是任俠之流, 並非尋常盜賊。

"本來拘禁的數百名嫌疑犯, 當即都釋放了。

那小僕一捉到田膨郎, 便拜別了王敬宏回歸四川。 朝廷找他不到, 只好重賞王敬宏。 (故事出康駢《劇談錄》, 篇名《田膨郎》。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