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醫共體試點縣增至66個 占全省農業縣市區的90%

華東六省一市安徽縣域醫共體現場研討會3月18日在阜南縣召開。 我省首創的縣域醫共體受到與會專家充分肯定, 其可複製經驗有望在全國推廣。

自首批納入全省醫共體試點後, 阜南縣緊緊圍繞“大病縣內治、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工作思路, 由縣級醫院牽頭, 充分發揮鄉鎮衛生院的基本醫療和村衛生室的健康管理功能。 整合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資源, 在新農合基金按人頭預算包乾機制的撬動下, 責任共擔、利益共用, 打造新型農村衛生服務三級網, 初步實現“強縣、活鄉、穩村”的改革目標。 以居民健康為中心,

縣鄉村三級醫師組建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團隊, 推進分級診療、加強醫防融合, 有效控制和減少疾病的發生。

2015年起, 我省首批15個縣啟動“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試點, 以縣級醫院為龍頭, “牽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組建醫共體, 實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機制,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2016年, 試點增至39個。 今年, 再增27個縣市區, 全省試點縣達到66個縣市區, 占全省農業縣市區的90%, 覆蓋參合人口4914萬人, 占參合人口的96%。

改革中, 各試點縣整合資源, 構建縣鄉村醫療服務共同體;新農合按人頭總額預算, 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新機制;明確縣鄉村各自功能, 形成分級診療的新秩序;醫療與預防深度融合,

踐行健康服務的新理念。 “通過強化醫共體牽頭醫院對鄉村醫療機構幫扶, 打造新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 力爭‘小病不出鄉, 大病不出縣’。 ”省衛計委基層衛生處處長夏北海說。 據統計, 2016年, 39個試點縣住院總人次中在縣外的占比為28.08%, 住院病人外流現象比非試點縣少5個百分點以上;縣內住院病人數平均增長9個百分點, 縣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活力和能力明顯提升。

我省首創的縣域醫共體模式得到與會專家的普遍認可。 國家衛計委基層衛生司副巡視員劉利群表示:“安徽縣域醫共體是醫改的重大創新, 不但能充分調動醫共體內各級醫療機構保護城鄉居民健康的積極性, 更有利於合理控制醫保費用。

這一系列改革措施非常得力, 是可複製可推廣的。 ”

(責編:胡磊、張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