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為何能戰勝中國的軍隊,卻無法征服中國?日本大將的一句話道出真相

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 到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 在這14年抗日戰爭中, 我們先後經歷了淞滬會戰的失敗、廣州會戰的失敗、淞滬會戰等一系列戰敗,

可以這樣說, 在抗日戰爭中, 我們遭受的失敗要遠遠大於勝利, 戰敗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土淪陷、資源掠奪, 這些失敗一步又一步的縮小著我們有限的抗戰資源, 但奇怪的是, 雖然我們在抗日戰爭中承受了那麼多的失敗, 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 但是日本最終還是戰敗了, 這裡我們不談美國、蘇聯的直接幫助, 僅就中國而言, 日本為什麼能戰勝中國的軍隊, 卻不能戰勝中國呢?一位切腹的日本將軍的一句話揭示了其中的答案。

阿南惟幾是日本的陸軍大將, 也是抗戰時長沙會戰日軍的總指揮官, 在日本宣佈投降後, (阿南惟幾拒絕認錯, 切腹自盡), 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中一次十分關鍵的會戰, 其重要程度不在淞滬會戰之下, 長沙會戰直接關係到在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 中國能否堅持下去的問題, 要知道, 長沙失、則重慶危矣, 重慶不保, 則中國危矣, 所以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 中國軍隊在薛岳將軍的帶領下, 置生死於度外、同仇敵愾、軍民一心、一掃第二次長沙會戰慘敗的陰霾,
痛擊日本侵略者, 日本最高統帥阿南惟幾倉皇逃竄, 宛如喪家之犬, 他在路過中國的陶公廟時, 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歎。

阿南惟幾面對中國的陶公廟感歎道:戰勝一個國家的軍隊容易, 但是要征服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民族則要困難的多, 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才是我們這次戰役失敗的根本原因吧!

的確, 正如阿南惟幾所說的那樣, 日本的國力、士兵戰鬥力、武器裝備都要遠遠優於中國, 但是日本卻最終戰敗了, 美國、蘇聯幫助自然是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中國能堅持到底、戰勝日本的根本原因還是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極強的民族凝聚力。 古話說:胡虜無百年之運, 這本是說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政權的, 但在我看來, 對日本也同樣適用。

親愛的讀者, 你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