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原本只是一介布衣,不堪忍受清軍暴行,反清複明成民族英雄

明末清初年間, 各地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抗清將領, 如鄭成功、李定國、張煌言。 其中張煌言是最為特別的, 死後能夠被清朝皇帝追諡忠烈。

明朝滅亡的時候, 張煌言並沒有在朝中當官, 他只是一個舉人。 正當他準備進京趕考時, 李自成打入北京, 崇禎帝自殺, 明朝也宣告覆滅了。 這讓這個寒窗苦讀十多年隻為考取功名報效國家的書生一臉迷茫。

當時明朝雖忘, 但是南京、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還在明軍的手裡, 明朝的遺臣們有陸陸續續在各地建立小政權。 如在南京擁立福王即位, 年號弘光, 但是小朝廷維持了一年也滅亡了。 這時發生的“嘉定三屠”讓張煌言怒火中燒, 決心反清複明。

張煌言以舉人的身份起兵, 當時東南沿海有兩支最重要的抗清隊伍, 一支是鄭成功, 另外一支就是張煌言了。 接著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建立的小朝廷接連被滅, 只剩下四川桂王的永曆政權。

桂王聯合包括鄭成功張煌言在內的所有的抗清力量準備北上。 封鄭成功為招討大將軍, 張煌言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張煌言三進長江口, 等待跟桂王的會師。 那時的江南已是清軍的地盤, 張煌言一次比一次的深入, 可惜桂王就是沒能打到長江岸邊,

實現雙方的會師。

鄭成功中了清軍的緩兵之計, 被打的大敗退守臺灣。 這樣一來東南沿海就只剩下張煌言一支抗清隊伍, 必定引得大批清兵圍剿, 張煌言不想降清, 但手裡只有一萬多人根本無力抗衡, 決定就地解散, 歸為平民。

解散部隊後, 張煌言帶著幾個人來到附近的小島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後來由於叛徒的洩密, 張煌言被捕被押解到杭州, 本像張煌言這樣的抗清名將應該押送到北京再行處置, 但清廷怕外生枝節, 決定就地處決。

張煌言死後, 世人並遵照他的願望, 把他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 成為與岳飛、于謙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英雄, 後人稱之為“西湖三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