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談天時論形勢,神算張淵不及他,多次戰事結果都被此人言中,真是算無遺策!

北魏是一個遊牧民族崛起的王朝, 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方政權, 在中國歷史上佔據100餘年的時間, 北魏的崛起不亞于任何一個王朝, 在南北朝時期就統一了北方。 湧現出了大量的文人墨客, 以崔浩為首的清河崔氏就是其中之一。

崔浩從小聰明好學, 有過人之處, 然而崔浩真正的本事就是運籌帷幄, 算無遺策, 從北魏拓跋燾一次又一次的軍事勝利中就可以得到證實。 比如在北魏太宗拓跋嗣的時代, 正值南方劉裕當權, 在劉裕滅了南燕之後, 出兵向關中進發要滅後秦, 當時有人向拓跋嗣提建議, 如果我軍在孟津一帶, 等劉裕進關的時候我們切斷他的後路, 那麼劉裕的軍隊不戰自亂。

拓跋嗣聽到這個建議後非常高興, 而且準備用這個方法對付劉裕, 於是就把這個計策告訴了崔浩, 徵求崔浩的意見, 不料崔浩卻說這個計策不行, 為什麼?三個原因:第一, 當時的後秦政權已經腐敗不堪, 而劉裕兵多將廣, 後秦是必然的事情, 短其後路也就用不上了;第二, 劉裕雖然可以攻佔長安但是不可能久居關中, 因為他的志向是要回南方取代晉做皇帝;第三, 如果等到劉裕退兵, 關中就是塊雞肋,

舍又捨不得, 守又守不住, 到那個時候大魏要取關中易如反掌。

果然劉裕回南方取代東晉, 劉裕他的兒子丟掉關中, 這些事完全在崔浩的預料之中。

再比如, 在拓跋燾時代, 想解決柔然的問題曾經九次北伐柔然, 其中在一次最大規模的北伐中別人都不同意,

只有崔浩支持他去北伐。 反對出兵的一派把當時的神算張淵請來說天時, 張淵說“如果這次出兵北伐, 我軍必敗無疑。 即使奇跡出現我軍僥倖取勝, 那麼主上也會有生命危險。 ”當時說的拓跋燾真有些迷惑, 這時候算無遺策的崔浩也發表自己的意見, 崔浩說他這幾天也在觀天象看水勢, 得出的結論是這次北伐一定成功。

這時候張淵又說:“如果我們出兵劉宋必然會襲擊我軍後方, 到時候我們將腹背受敵, 柔然處於漠北, 既是我們得到了他的地, 也不可用, 得到了他的民也不可臣, 冒著危險去北伐沒那個必要。 ”崔浩又反駁道:“我們出兵北伐, 劉宋必然不敢出兵, 而且北伐必勝, 柔然過去依附于我大魏, 所以他的地他的民都會歸順我大魏。 ”

在這次討論之中崔浩起到的是決定性的作用,雖然由拓跋燾拍板,但是至少在當時消除了也減少了當時人們的顧慮,使得北魏人民上下一心,建立了攻打北魏的信念,而且後來的形勢發展和崔浩說的極其相似,所以說崔浩運籌帷幄算無遺策實在了不起。

在這次討論之中崔浩起到的是決定性的作用,雖然由拓跋燾拍板,但是至少在當時消除了也減少了當時人們的顧慮,使得北魏人民上下一心,建立了攻打北魏的信念,而且後來的形勢發展和崔浩說的極其相似,所以說崔浩運籌帷幄算無遺策實在了不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