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十八世紀歐洲,中國風家裝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18世紀法國的《Happer's Magazine》雜誌刊登的藝術評論中, “中國風”已經出現, 被稱為“Chinoiserie", 這個詞語一直沿用至今。

藝術家們往往是文化的先驅者。

洛可哥時期畫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中國風作品

梵古的《杏花》

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作品, 花鳥壁紙、飾品、別具風情的明清傢俱、富含寓意的圖案……這些成為西方家居空間中最受追捧的中式元素。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過去的歐洲, 中國風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12片陰刻漆器屏風, 在不同的房間的另一半, 17世紀晚期, 英國薩里漢姆莊園。

18世紀40年代 約翰·派克的妻子凱薩琳夫人, 繼承了薩爾特倫宅邸 (Saltram House), 他們著手進行改建和裝修, 張貼大量的中國壁紙。

18世紀紅色中國轎子(法國)。

19世紀的中國風廚櫃, 庫爾城堡, 最初是用來作為一個書櫃。

20世紀初流行的中國風格優雅裝飾。

1680年薩里漢姆莊園椅子。

1760年代,洛可哥風格的中國風雕花裝飾,by 盧克萊特福特,克萊頓樓(Claydon House) 白金漢郡。

1762-1868s 奧拉甯鮑姆宮殿(Schloss Oranienbaum)中國沙龍室細節。

1762-1868s 奧拉甯鮑姆宮殿(Schloss Oranienbaum)一個中國沙龍室。

1920s早期麥肯樓的中國室,麥肯樓是美國的第一個專業的室內設計師,亨利·大衛斯夢夏的家。

Coco Chanel 的家。

杜奎特的花園。

漢普頓宮,顏色鮮豔的中國畫牆紙。

皇后島宮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爾摩,瑞典。

1680年薩里漢姆莊園椅子。

1760年代,洛可哥風格的中國風雕花裝飾,by 盧克萊特福特,克萊頓樓(Claydon House) 白金漢郡。

1762-1868s 奧拉甯鮑姆宮殿(Schloss Oranienbaum)中國沙龍室細節。

1762-1868s 奧拉甯鮑姆宮殿(Schloss Oranienbaum)一個中國沙龍室。

1920s早期麥肯樓的中國室,麥肯樓是美國的第一個專業的室內設計師,亨利·大衛斯夢夏的家。

Coco Chanel 的家。

杜奎特的花園。

漢普頓宮,顏色鮮豔的中國畫牆紙。

皇后島宮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爾摩,瑞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