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俞敏洪:決定孩子教育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值得借鑒的 輕舟少年

12+

父母好好學習

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12+

眾所周知, 他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但在家庭裡,

他的角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他女兒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讀大學, 兒子在讀中學。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文章, 在網上廣為流傳, 講述了俞敏洪的家教心得。

俞敏洪

新東方創始人

一個曾經的留級生, 讓無數學子的人生升級;一個善於在演講中激勵學的“圓夢大師”。

12+

父母的心平氣和, 是孩子成長的最大養分

家庭教育既難, 又不難。 前兩天我讀到一篇文章, 父母的心平氣和是孩子成長的最大養分。

父母如果隨著自己的情緒好壞來教育孩子的話, 那麼這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無所依從, 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麼, 也搞不清自己怎樣去迎合父母的脾氣。

如果我們的父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任何時候都能充滿理性地跟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的話, 那麼孩子一定可以養成心平氣和的情緒, 這樣氛圍當中生長起來的孩子就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困難、挫折、失敗等等。

當父母的情緒被孩子可預料的時候, 被孩子接受的時候, 做父母才是合格的。

12+

在讀書環境下成長的孩子, 克服困難的能力強

我在很多家庭教育講座, 問過一個問題:請問多少家庭家裡是有書架的?

第二個問題:書架上面放滿五百本書的有多少?

第三個問題:有多少家長有晚上睡覺以前看半小時到一小時書的習慣?

我做過很多家庭調查, 喜歡讀書的孩子,

將來克服挫折的能力強很多, 他會把從書中得到的知識變成自己內心的思想, 當然, 書呆子型的讀書除外。

我在三四歲的時候, 母親只給我買書, 不買別的東西。 母親要營造一個讀書氛圍, 於是我喜歡上讀書。

父母種下的種子會在孩子身上生根發芽。 孩子在什麼樣的氛圍當中長大, 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這是非常關鍵的。

12+

為孩子花有品質的時間, 讓孩子在教育中長大

我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其實有意無意中已經通過自己的行為傳輸我們的人生價值, 孩子對父母一定是有樣學樣。

我們很難發現一個斤斤計較的家庭裡面能夠走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我們很難在一個庸俗的家庭裡面發現一個孩子有著高雅和清純。

我們總說為孩子花有品質的時間。 有品質的時間概念是什麼?我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最重要的是要對他們進行心情教育、性情教育, 塑造他們健康快樂的個性、積極向上的態度、寬闊的胸懷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

我們怎麼樣讓孩子在這種教育中長大?我一直認為比知識教育要重要很多。 如果把孩子的人格、個性、態度、精神、習慣、心理、能力、處世、技能培養好,即使在班裡是最後一名我也不認為這個孩子會沒出息。

12+

擁有堅毅品質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美國曾經有一個調查: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不是我們給幼年的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是在於能否幫助孩子培養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質。

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等等,這些將影響其一生。擁有堅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堅毅怎麼培養?我想到挫折教育。對於挫折教育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父母想的是,打罵得越多孩子越皮實。

很多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被打罵出來的,我小時候被打罵現在一點點心理障礙都沒有。因為農村孩子家家戶戶都打孩子,扯平了。語言也好,行動也好是不是給孩子造成心理障礙和心理傷害,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沒事。

定規矩有時候也是一樣,規矩的嚴厲性跟規矩的合理性是必須要考慮進去。

我兒子3歲左右的時候用餐巾紙擦完鼻子往地上扔,我回家看完讓他撿起來,他還故意再扔一張紙。

我也沒打他,冬天給他棉襖一披關到門外去,孩子在門外害怕,過了五分鐘敲門了。我說你幹什麼?回來撿紙。

撿起來扔到垃圾箱裡面去,從此以後不再往地上扔任何東西,這種嚴厲對他沒造成傷害。

我們很多孩子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也不願意參加團隊合作,他怕在團隊當中被人比下去。

家長需要告訴孩子:你自己不要跟別人比,只要在這個活動中感到快樂就可以了,孩子從小養成凡事都要比較的心態,比到最後心裡就會失衡。

我時常帶兒子去爬山,1700米、1800米一天爬上去,徒步30公里,走不動也得走,培養他的毅力,這跟學習沒關係。

我也培養他的創新能力,他對3D印表機感興趣我就給他買。誠信、誠實、負責、友好、善良……這些是我教育孩子的核心詞。

把握這些東西以後,其它東西都是生出來的樹葉,樹根在樹枝在,成績怎麼樣、上什麼大學都不是那麼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持續不斷的正確努力,中國有50%的家長在竭盡全力愛孩子的同時,也在把孩子毀掉。

12+

編輯:carrie

內容來源於網路

12+

如果把孩子的人格、個性、態度、精神、習慣、心理、能力、處世、技能培養好,即使在班裡是最後一名我也不認為這個孩子會沒出息。

12+

擁有堅毅品質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美國曾經有一個調查: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不是我們給幼年的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是在於能否幫助孩子培養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質。

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等等,這些將影響其一生。擁有堅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堅毅怎麼培養?我想到挫折教育。對於挫折教育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父母想的是,打罵得越多孩子越皮實。

很多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被打罵出來的,我小時候被打罵現在一點點心理障礙都沒有。因為農村孩子家家戶戶都打孩子,扯平了。語言也好,行動也好是不是給孩子造成心理障礙和心理傷害,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沒事。

定規矩有時候也是一樣,規矩的嚴厲性跟規矩的合理性是必須要考慮進去。

我兒子3歲左右的時候用餐巾紙擦完鼻子往地上扔,我回家看完讓他撿起來,他還故意再扔一張紙。

我也沒打他,冬天給他棉襖一披關到門外去,孩子在門外害怕,過了五分鐘敲門了。我說你幹什麼?回來撿紙。

撿起來扔到垃圾箱裡面去,從此以後不再往地上扔任何東西,這種嚴厲對他沒造成傷害。

我們很多孩子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也不願意參加團隊合作,他怕在團隊當中被人比下去。

家長需要告訴孩子:你自己不要跟別人比,只要在這個活動中感到快樂就可以了,孩子從小養成凡事都要比較的心態,比到最後心裡就會失衡。

我時常帶兒子去爬山,1700米、1800米一天爬上去,徒步30公里,走不動也得走,培養他的毅力,這跟學習沒關係。

我也培養他的創新能力,他對3D印表機感興趣我就給他買。誠信、誠實、負責、友好、善良……這些是我教育孩子的核心詞。

把握這些東西以後,其它東西都是生出來的樹葉,樹根在樹枝在,成績怎麼樣、上什麼大學都不是那麼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持續不斷的正確努力,中國有50%的家長在竭盡全力愛孩子的同時,也在把孩子毀掉。

12+

編輯:carrie

內容來源於網路

1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