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出身名門世家,才華遠勝曹操,卻因為雞肋的口號被問斬?

在本篇開始之前, 魯速先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取自三國演義。 說曹軍和蜀軍僵持不下, 曹操進攻也不是不進攻也不是, 有一天傍晚, 曹操正在軍營裡煩躁, 夏侯惇進入到軍帳內問值夜的口號, 曹操煩悶不已, 隨便隨口說了一句雞肋, 於是夏侯惇傳令全營使用雞肋作為口號。

有個人聽了這個口號之後開始收拾行李, 夏侯惇看到很奇怪, 就問這個人為什麼收拾行李。 , 這個人說:雞肋,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主公這是要撤軍。 夏侯惇恍然大悟也回去收拾衣服了。

曹操就走出營帳散散心, 發現士兵們都在收拾行李,

便把夏侯惇叫過來問緣由。 夏侯惇便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 曹操聽完勃然大怒, 亂軍信者死, 於是把這個人給斬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 很多人也猜出來了, 這個人就是楊修, 很多人對於《三國演義》裡的楊修的死因深信不疑。 但這只是《三國演義》的說法。

《三國演義》是小說, 並不是正史!

那麼歷史上楊修是怎麼死的呢?

楊修死於曹操之手是毫無疑問的, 但並不是像三國演義裡面說的那樣, 曹操嫉妒楊修的才華以及最後楊修亂軍心這件事情。

對於楊修之死, 正史中是有記載的, 《三國志》沒有給楊修傳, 只有《裴注楊修傳》和《三國志》的隻言片語。

《裴注楊修傳》是這樣記載的:

至二十四年秋, 公以脩前後漏泄言教, 交關諸侯, 乃收殺之。 脩臨死, 謂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其意以為坐曹植也。 脩死後百餘日而太祖薨, 太子立, 遂有天下。

《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這樣記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 以楊修頗有才策, 而又袁氏之甥也, 於是以罪誅修。 ”

結合這兩個記載, 我們也能夠看出楊修到底是怎麼死的?歸納起來有兩個主要原因:

1、參與奪嫡鬥爭, 為曹操忌恨

很明顯, 這兩個記載都說明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楊修參與了儲位之爭, 而且楊修是支持曹植的, 《三國演義》也有說楊修幫曹植準備了答教條, 雖然正史沒有記載, 正史中卻記載了楊修是站在曹植這一邊的, 給曹植出了不少主意。

而曹操是個聰明人, 他很清初如果出現儲位爭奪的後果, 這會造成曹操勢力的分裂, 曹操還沒有奪得江山, 只是個丞相, 所以現在決不允許出現分裂, 因此通過殺楊修的方式叫停爭奪戰,

而楊修死後一百多天, 曹操也死了, 說明曹操不想楊修在自己死後還興風作浪。

2、身世顯赫, 楊修與其父的立場矛盾

楊修的父親是楊彪, 楊彪的地位很顯赫, 曾歷任三公(司空、司徒、太尉), 最重要的是楊彪是漢朝的忠臣, 曹操幾次想請楊彪出來任職, 都被楊彪拒絕。 曹丕稱帝以後要楊彪出來任太尉, 也被他拒絕, 後來還是給了一個名義上的光祿大夫。

有一個這樣地位的老爹在, 楊修肯定會受到曹操的猜疑, 加上楊修又是袁術的外甥, 有了這層關係在, 曹操更加不放心, 因此在曹操死之前一定要處死楊修, 以免留下後患。

楊修是很有才華的, 但是政治智慧不夠, 楊修的文學修養連曹操都自歎不如, 政治上的錯誤導致了楊修的死亡, 真是可惜了楊修這身文學才華啊。

真是可惜了楊修這身文學才華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