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煮米飯的3個誤區,淘米次數越多越好?

大米性平、味甘; 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很多人煮米飯為了乾淨, 喜歡多次淘米, 還有的人喜歡慢慢煲米飯, 這些其實都容易使米飯中的營養流失。 那麼煮米飯究竟有哪些誤區?應該如何煮米飯才營養?

煮米飯的3個誤區

不正確的煮飯過程會使營養成分流失, 如下面這些做法:

1、淘米次數過多

一般家庭在蒸米飯前都是先淘米, 而維生素B類是水溶性的, 又分佈在米的表面部位, 很容易隨著淘米水溜掉, 維生素B1的損失可高達20%~60%。 其實, 如今市面上賣的大米都很乾淨,

輕輕淘洗一兩次即可, 標明免淘米的品種就不需要淘洗了。

2、加熱過久

很多人煮飯喜歡慢慢煲, 其實這樣做不可取。 烹調的時候應該儘量縮短加熱的時間, 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煮前將米浸泡半小時左右;二是用開水煮, 既能讓自來水中的氯氣揮發掉, 減少對維生素B1的破壞作用, 也能煮得更快。

3、加堿

煮粥加堿的做法在北方常見, 認為加堿的粥喝起來口感更好, 殊不知這樣做會造成維生素B1的全軍覆沒, 也會破壞維生素B2和葉酸。

米飯這樣煮營養翻倍

要想吃到營養美味的米飯, 就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烹飪米飯。 下面就教大家科學煮米飯。

合理烹調

一般來講, 成年人一天需要攝入3~5兩主食。 米飯做為主食的一種,

是獲取能量的主要來源, 一日三餐不能缺少主食。 主食以白米飯為主的人群, 應注意烹飪方式, 要合理烹調搭配菜以免營養損失。

控制淘米次數

淘米次數越多, 泡時間越長, 水溫越高, 大米里的維生素B1、B2, 還有礦物質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在正規超市購買的有包裝的米, 用涼水淘洗一次就可以煮飯, 選用精煮, 口感會更好。 糙米的礦物質含量較高, 與精米搭配吃, 南北方米搭配吃, 都可以營養互補。

給米飯加點料

人吃飯難免有各種疾病, 比如有些人會出現一些不同程度的便秘, 在煮米飯時, 注意各種食材的搭配, 既可以補充身體能量, 有能滿足身體對不同營養的需求。 蔬菜米飯:在大米中加胡蘿蔔丁、南瓜丁、玉米粒煮飯。

這三樣食物可以一起加, 也可以分著加。 加這三樣食物後, 不僅米飯顏色好看, 而且是米飯更有營養。 橙黃色的食物含有胡蘿蔔素, 可以保護老年人呼吸道粘膜, 修復呼吸道受損的細胞。 還可以防治皮膚乾燥, 保護眼睛。

還可以試試做成南瓜飯、芋頭飯等。

南瓜飯

南瓜營養價值很高, 特別是胡蘿蔔素含量居瓜中之冠, 其中的果膠可以提高米飯的黏度, 使糖類吸收緩慢, 因此, 南瓜飯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另外, 南瓜中的甘露醇有通便作用, 可以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 防止結腸癌發生。

黑木耳飯

先將大米煮爛, 然後加入黑木耳煮成飯或粥。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膠質食用菌和藥用菌, 含鐵豐富, 賴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尤其高。

近些年來發現, 它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對心腦血管疾病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芋頭飯

在大米中加點芋頭, 蒸成飯。 芋頭質地細軟, 易於消化, 適合患有胃腸道疾病、結核病的人以及老人、兒童食用。 便秘或夏天身上紅腫時, 吃點芋頭飯尤其能起到通便、解毒的作用。 不過, 芋頭含澱粉較多, 多吃容易脹氣, 吃時應注意適量。

淮山藥飯

在大米中加入淮山藥, 煮成飯或粥均可。 淮山藥營養豐富, 一向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 由於其自身不含脂肪, 而且所含的黏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護動脈血管, 因而能防止動脈硬化, 並且可以使皮下脂肪減少, 避免肥胖。

還可以在煮米飯的時候加入一些豆類,

這樣營養又健康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