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影響世界經濟的重要海上要道,控制它們就能控制世界

1-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連接中東地區的重要石油產地波斯灣和阿曼灣的狹窄的海峽, 長約150千米, 寬56~125千米。 亦是阿拉伯海進入波斯灣的唯一水道。

海峽的北岸是伊朗, 南岸是阿曼, 霍爾木茲海峽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 16世紀初葡萄牙帝國開始入侵該地區, 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 作為當今全球最為繁忙的水道之一, 霍爾木茲海峽又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 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每天, 數以百萬桶計的石油都要通過這條航道運往世界各地, 平均每8~10分鐘就有1艘海輪駛過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被譽為西方的“海上生命線”、“世界油閥”。

2-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 1869年修築通航, 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 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 溝通地中海與紅海, 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 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 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 是亞洲與非洲、歐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 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 長190千米, 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

蘇伊士運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島變成非洲大陸, 埃及橫跨亞非, 西南亞、東北非以及南歐的貿易更繁忙。

當地時間(2015年)7月29日, 新蘇伊士運河疏浚工作已正式完成, 已於(2015年)8月6日正式開通。

3-麻六甲海峽

麻六甲海峽:又譯做麻六甲海峽,

是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 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三國共同管轄。 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 它的西段屬緬甸海, 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 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 西北部最寬達370千米, 東南部的新加坡海峽裡最窄處只有37千米, 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

經麻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從新加坡到臺灣附近)的油輪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 麻六甲海峽對於日本、中國、韓國, 都是最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 是東亞的“海上生命線”。

4-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 位於中美洲國家巴拿馬, 橫穿巴拿馬地峽, 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是重要的航運要道, 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世界橋樑”。 巴拿馬運河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 屬於水閘式運河。 從一側的海岸線到另一側海岸線長度約為65千米(40英里), 而由加勒比海的深水處至太平洋一側的深水處約82千米(50英里), 寬的地方達304米, 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

5-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門戶,全長約90千米。該峽最窄處僅13千米,其西面入峽處最寬,達43千米;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約375米;自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為每小時4千米。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們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探險船隊曾頻繁地通過這裡而到達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羅陀海峽仍是大西洋進入地中海,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道。

6-曼德海峽

曼德海峽,也稱巴布-埃爾-曼德(阿拉伯語,阿拉伯語意為“淚之門”,通稱“曼德海峽”或“曼達布海峽”是連接紅海和亞丁灣的海峽,位於紅海南端葉門和吉布地之間。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蘇伊士運河通航後,為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紅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經之地,戰略地位重要。海峽寬約26-32千米,平均深150米,其間分散著一些火山島,丕林島將海峽分成小峽和大峽,小峽在亞洲一側寬約3.2千米,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峽中主要航道;大峽在非洲一側寬約25.95千米,水深 33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島。盤踞在亞丁灣的索馬里海盜曾猖獗一時。

7-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位於亞歐大陸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大陸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西經169°40′,北緯65°35′,約85千米寬,最窄處約37千米,深度在30米-50米之間。海峽連接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的維他斯·白令,他於1728年在俄國軍隊任職時候穿過白令海峽,第一人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白令海峽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位於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隨著北冰洋航運價值的提高,白令海峽的戰略意義與日俱增。

8-土耳其海峽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瑪律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9-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又名拉芒什海峽,是分隔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法國、並連接大西洋與北海的海峽。海峽長560公里(350英里),寬240公里(150英里),最狹窄處又稱多佛爾海峽,僅寬34公里(21英里)。英國的多佛爾與法國的加萊隔海峽相望。歷史上,英吉利海峽為抵禦拿破崙和希特勒對英國的進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0-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 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德蘭群島之間,長300千米,寬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4750米。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其最大深度為5248米。在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以前,德雷克海峽對19和20世紀初葉的貿易起過重要作用。由於巨型油輪的出現和巴拿馬運河的日益擁擠,德雷克海峽有可能再度成為重要航道。

11-朝鮮海峽

朝鮮海峽(國際用法)範圍: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與日本九州、本州之間,連接日本海與東中國海(黃海、東海等)。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300千米,寬約180千米,一般水深50~150米。韓國的濟州島、巨濟島,日本的對馬島、壹岐島和福江島等,是控制海峽的要地。朝鮮海峽是日本列島與亞洲大陸聯繫的海上便捷通道,日本海連接東海和黃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東北亞海上交通樞紐。朝鮮海峽是軍事必爭的要地。1904-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雙方艦隊曾激戰於海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把朝鮮海峽作為封鎖的重點。朝鮮戰爭期間海峽是美國的後勤支援通道。海峽兩岸有眾多軍事基地,美日韓經常在海峽地區進行軍事演習。

12-巽他海峽

巽他海峽(Sunda Strait):印尼語作Selat Sunda,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狹窄水道(東經105度40分,南緯6度0分),溝通太平洋的爪哇海與印度洋,長約120千米,一般寬22-110千米,平均水深遠遠超過麻六甲海峽,非常適於大型艦船通航。巽他海峽因此成為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戰略通道之一。來往於歐洲與香港、日本之間的艦船常常經此。

13-望加錫海峽

望加錫海峽,印尼群島中段的海峽。位於加里曼丹與蘇拉威西兩島之間(東經117度30分,南緯2度零分),北通蘇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與弗洛勒斯海。既是中國南海、菲律賓到澳大利亞的重要航線,也是美國軍艦來往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重要的航道。長約800公里,一般寬250公里,平均水深967米。

14- 斯卡格拉克海峽與卡特加特海峽

斯卡格拉克海峽與卡特加特海峽,亦即北海與波羅的海的分界線。海峽南淺北深,最深處位於環繞挪威南海岸的斯卡格拉克海槽中,深725米。這一海峽溝通波羅的海和大西洋,為重要貿易通道,也是避暑勝地。

今天的世界經濟是一種全球化的經濟,沒有國家能夠再閉關鎖國,自給自足。90%的世界貿易運輸是通過海運實現的,儘管陸地運輸和空運也將快速增長,但是,海運的優勢在短期內依然無可替代。美海軍之所以堅持要控制麻六甲海峽、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朝鮮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等十幾個海峽是因為這些海峽,分別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洲際海峽、溝通大洋的海峽、唯一通道的海峽和主要航線上的海峽,它們均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可扼控艦船航行和縮短海上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意義,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控制海峽,就能控制世界。

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門戶,全長約90千米。該峽最窄處僅13千米,其西面入峽處最寬,達43千米;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約375米;自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為每小時4千米。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們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探險船隊曾頻繁地通過這裡而到達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羅陀海峽仍是大西洋進入地中海,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道。

6-曼德海峽

曼德海峽,也稱巴布-埃爾-曼德(阿拉伯語,阿拉伯語意為“淚之門”,通稱“曼德海峽”或“曼達布海峽”是連接紅海和亞丁灣的海峽,位於紅海南端葉門和吉布地之間。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蘇伊士運河通航後,為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紅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經之地,戰略地位重要。海峽寬約26-32千米,平均深150米,其間分散著一些火山島,丕林島將海峽分成小峽和大峽,小峽在亞洲一側寬約3.2千米,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峽中主要航道;大峽在非洲一側寬約25.95千米,水深 33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島。盤踞在亞丁灣的索馬里海盜曾猖獗一時。

7-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位於亞歐大陸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大陸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西經169°40′,北緯65°35′,約85千米寬,最窄處約37千米,深度在30米-50米之間。海峽連接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的維他斯·白令,他於1728年在俄國軍隊任職時候穿過白令海峽,第一人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白令海峽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位於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隨著北冰洋航運價值的提高,白令海峽的戰略意義與日俱增。

8-土耳其海峽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瑪律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9-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又名拉芒什海峽,是分隔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法國、並連接大西洋與北海的海峽。海峽長560公里(350英里),寬240公里(150英里),最狹窄處又稱多佛爾海峽,僅寬34公里(21英里)。英國的多佛爾與法國的加萊隔海峽相望。歷史上,英吉利海峽為抵禦拿破崙和希特勒對英國的進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0-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 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德蘭群島之間,長300千米,寬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4750米。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其最大深度為5248米。在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以前,德雷克海峽對19和20世紀初葉的貿易起過重要作用。由於巨型油輪的出現和巴拿馬運河的日益擁擠,德雷克海峽有可能再度成為重要航道。

11-朝鮮海峽

朝鮮海峽(國際用法)範圍: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與日本九州、本州之間,連接日本海與東中國海(黃海、東海等)。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300千米,寬約180千米,一般水深50~150米。韓國的濟州島、巨濟島,日本的對馬島、壹岐島和福江島等,是控制海峽的要地。朝鮮海峽是日本列島與亞洲大陸聯繫的海上便捷通道,日本海連接東海和黃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東北亞海上交通樞紐。朝鮮海峽是軍事必爭的要地。1904-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雙方艦隊曾激戰於海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把朝鮮海峽作為封鎖的重點。朝鮮戰爭期間海峽是美國的後勤支援通道。海峽兩岸有眾多軍事基地,美日韓經常在海峽地區進行軍事演習。

12-巽他海峽

巽他海峽(Sunda Strait):印尼語作Selat Sunda,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狹窄水道(東經105度40分,南緯6度0分),溝通太平洋的爪哇海與印度洋,長約120千米,一般寬22-110千米,平均水深遠遠超過麻六甲海峽,非常適於大型艦船通航。巽他海峽因此成為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戰略通道之一。來往於歐洲與香港、日本之間的艦船常常經此。

13-望加錫海峽

望加錫海峽,印尼群島中段的海峽。位於加里曼丹與蘇拉威西兩島之間(東經117度30分,南緯2度零分),北通蘇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與弗洛勒斯海。既是中國南海、菲律賓到澳大利亞的重要航線,也是美國軍艦來往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重要的航道。長約800公里,一般寬250公里,平均水深967米。

14- 斯卡格拉克海峽與卡特加特海峽

斯卡格拉克海峽與卡特加特海峽,亦即北海與波羅的海的分界線。海峽南淺北深,最深處位於環繞挪威南海岸的斯卡格拉克海槽中,深725米。這一海峽溝通波羅的海和大西洋,為重要貿易通道,也是避暑勝地。

今天的世界經濟是一種全球化的經濟,沒有國家能夠再閉關鎖國,自給自足。90%的世界貿易運輸是通過海運實現的,儘管陸地運輸和空運也將快速增長,但是,海運的優勢在短期內依然無可替代。美海軍之所以堅持要控制麻六甲海峽、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朝鮮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等十幾個海峽是因為這些海峽,分別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洲際海峽、溝通大洋的海峽、唯一通道的海峽和主要航線上的海峽,它們均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可扼控艦船航行和縮短海上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意義,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控制海峽,就能控制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